屹立于金华市城区东南一隅的“八咏楼”,是一座楼高数丈的精致古建筑,之所以风流千古,是因它与诗人名篇以及英雄故事融合一起,八咏楼原名“玄畅楼”,后改名为“元畅楼”,它坐北朝南,面临委江。李清照曾经登上八咏楼写下了著名的《题八咏楼》...。“诗坛泰斗--艾青亲笔题写了“八咏楼”3字,为八咏楼增填了浓浓的诗韵色彩。
八咏楼现存建筑共四进,依次为楼阁,前厅,二厅和楼屋。建在高8.7米的石砌台基上。
保宁门。金华市古子城,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金华的城市之根,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八咏楼亦在古城中。八咏楼”前的八咏路,是金华有名的古玩一条街。
穿越八咏路去往“八咏楼”。八咏路两旁全是古朴的仿明清建筑,内有数十上百家店铺与摊档。
路过“徐家古里”老宅,越过院门口卖衣服的漂亮女主人咔嚓内院,很文人雅士气息的宅院...。
穿过“八咏路”--古玩市场一条街,由圆门进入后,拾阶而上登上'八咏楼。
八咏楼建于石砌台基上,有石阶百余。现存四进的建筑--八咏楼,第一进为主题建筑,重檐楼阁,歇山屋顶。冀角起翘,石砌台基。
八咏楼以形取胜,以绝唱闻名,从此即成历代诗人骚客会文吟诗之处,留下不少绘景抒情的名篇。
“八咏楼”系南朝齐隆昌源年(494年),东阳郡太守,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沈约建造。
这里不仅是历代诗人骚客会文吟诗之处,而且,元末农民起义军重要将领胡大海,明代抗日英雄戚继光,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等,都曾登上八咏楼检阅其部队...。
沈约,曾以文学游于竞陵王萧子良门下,与谢眺等共创“永明体”,提出“四声,八韵”说,为近体韵文创作开创了新境界。
南宋著名爱国女词人李清照避难金华时,登八咏楼写下的《题八咏楼》诗云:“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诗作充分表述了八咏楼的气魄和金华重镇的形势以及李清照的爱国炽情,成为历代题咏八咏楼的出类拔萃之作。
“八咏楼”竣工后,沈约曾多次登楼赋诗,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唐代诗人李白在《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中叙述魏万出游经历时曾云:
径山梅花桥,双溪纳归潮。
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
沈约八咏楼,城西孤岩峣。
“八咏楼”在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进行过扩建,将沈约的“八咏诗”勒于石碑......。
1500多年中,“八咏楼”不仅与历代文人名士结下了亲缘,也与英雄人物有着密切关系。诸如:唐代的严维,宋代的李清照,吕祖谦,谢翱,元代的赵孟頫等诗人,书法家都曾慕名前来登临题咏,留下不少绘景梯怜的诗文名篇。
八咏楼位于八咏路,南朝时创建,毁于火灾后,明万历年间重建,1984年大修。
浙江金华市古城的古玩一条街--八咏路
金华的古子城内有太平天国侍王府,八咏楼等国家级和省级文保单位5处,几十处文物古迹。
(从义乌客运中心乘坐B字头城际大巴,才一个多钟头2元车资即到达金华高铁站,太方便了!)
(年底去库存)--谢谢来访! 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