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球这一大磁体到太空寻找反物质星球_comradezhang_新浪博客

(2011-12-02 20:11:35)提示:文章中与地球磁场起源有关的理论请参考《中国科技信息》杂志2008.18期“地球磁场及其应用”,这是此文中的一段地球磁场的倒转与反物质狄拉克把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结合起来,用以描述电子的运动,建立了著名的狄拉克方程,由此揭示了正电子和反物质的存在,狄拉克获得了1933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狄拉克认为宇宙中正、反物质是对等的,由正、反物质组成的星球在宇宙中应各占一半[23]。正电子、反质子、反氦核的相继发现,证明狄拉克的反物质理论是正确的,但至今尚未发现反物质星球。1998年丁肇中先生主持了一次人类探寻反物质的活动,这次活动向太空发射了带有一块大磁体的探测器,依据通过这块大磁体的正、反物质粒子会有不同的反映来识别反物质粒子。由于宇宙的空间太大,要用光年和万光年这样的尺子来测量。而探测器所探测的范围太小,在宇宙中只相当于一个点,所以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我们的地球也是一块大磁体,因为地球磁场是由大气电与地球的相对运动产生的,所以,地球在银河系中遨游,遇到正、反物质粒子时会在它的磁场中有相应的记录,在可探测的历史过程中,地球磁场曾经发生过多次极性倒转。地球在太空的运动状态没有变化,地球的旋转方向没有变化,由此可以得出地球的大气环流也没有变化,地球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在变化,地球的宇宙环境在变化。下面看一看现在地球所在的宇宙环境,“在地球大气层顶部,已测到宇宙线粒子中86%是质子,13%为α粒子,1.4%为重核(Z≥3),另有约1%的电子”[15],“在晴天区域的大气电流是由离子的运动形成的。大气中经常存在有带电粒子,引起空气分子电离的主要原因是贯穿整个大气的宇宙线”[16]。产生磁场的电流改变方向,磁场的极性就会改变方向。如果宇宙线的质子换成反质子,大气电流就会改变方向,由电流产生磁场的极性也会改变方向。因为产生地球磁场的其它条件都没有变化,所以只有地球运动到反物质星球的环境中,地球磁场的极性才会发生倒转。地球的变化磁场产生涡旋电流,在空中和地球内部已经探测到这种电流的存在。当地球运动到正、反物质星球环境的交界处,宇宙射线的正、反质子和各种正、反带电粒子相等,地球大气不能被电离,所以就没有大气电流,地球也没有磁场,更没有地球的变化磁场和地球内部的涡旋电流。而地磁变化磁场产生的涡旋电流给地球感应加热,一旦感应加热没有了,地球就降低了温度,表现为冰河期的到来。有些科学家发现冰河期与地磁倒转有一定的关系[17]。地球大气氮气占大多数,氧气居第二,氩气居第三。每1000m3干空气中氩气占9340升、氖气占18.18升、氦气占5.24升、氪气占1.14升、氙气占0.086升。氩气特别多,由此可以看出一些问题,地球内部的热源是否是氩气的根源,因为惰性气体可以由放射性物质蜕变生成,还可由核反应生成,地球的历史已有几十亿年了,放射性同位素的数量、质量与几十亿年前相比已少了很多,而地球的环境温度且没有多少变化,不得不考虑地球内部的热能是否是由涡旋电流点火核聚变产生的,这些有待今后经实验的证明。按照狄拉克的理论:正、反物质星球在宇宙中各占一半,地球磁场的正向极性和反向极性所占时间应各占一半,但目前还没有找到证据,“在中生代期间正向极性时间占50%,在中生代后期大于90%,在晚古生代期间小于10%”[17],但可以证明银河系中反物质星球很多,我们所见到的星球就有反物质星球,彗星天象就是反物质星球在太阳系中的表现。1985年10月19日哈雷彗星运行到距离太阳2.09个天文单位时,经观测此时的彗头直径2.3×105公里[18],经计算彗核表面受太阳辅射温度约-80℃左右,此时彗发中气体以每秒0.5公里的速度从彗核表面向外喷射达11.5万公里[19]。从1986年1月1日到3月21日期间彗日距小于1个天文单位,2月9日最近为0.587天文单位,观测得这期间彗核表面温度是300~400k[18],并且表面有许多隆起、坑窝,裂隙和洞穴[20]。以上事实说明组成彗星的物质低温时能巨烈“升华”,长期高温暴晒表面不融化。彗星的彗尾是背向太阳方向的,但有少数彗星在某一段时间内会出现朝太阳方向的彗尾,人们称反常彗尾[21]。彗星的亮度会在短期内发生突变,如1858Ⅲ彗星在1973年5月20日为14m星等,但7天后却亮至4m星等,亮度猛增了一万倍[21]。1986年3月未哈雷彗星彗核分裂,理论计算彗核的分裂速度不大于每秒几米,而实际彗核分离速度是每秒20米左右[18]。经观测得知彗核表面温度比过去人们认为彗核表面温度要高得多[18]。2005年7月美国“深度撞出”“坦普尔”彗星,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迈克尔·赫恩在撞击后的简报中说“彗核绝不是人们原先认为的那样是个大冰坨”[22]。这等于他宣布了彗星“脏雪球”理论的死亡。2006年美国的“星尘”号彗星探测器带回了彗星微粒,发现含有极高温度下形成的物质[22]。2007年8月17日《参考消息》报道美国科学家发现,有一巨大恒星带有13光年长的彗星般尾巴。从以上论述可以得出彗星不是由水冰、干冰、宇宙尘埃组成的“脏雪球”式的正物质星球,由彗星现象可以得出彗星不是“铁质”或“石质”的正物质星球,即彗星不是正物质星球,所以彗星是反物质星球。通古斯大爆炸有可能是彗星与地球相撞,彗星是反物质星球的一个证据。(2009年6月 美国康奈尔大学公布研究成果称,通古斯大爆炸可能由彗星撞击引起)1994年彗木相撞产生了巨大的爆炸和巨大的火光。2005年7月“深度撞击”彗星产生了明显的爆炸和火光。而正物质陨星与月球相撞是经常发生的事,由月球上密布的陨石坑可以证明,但我们从没有看到火光。反物质组成的彗星在太阳系中运行,与太阳风的正物质粒子发生湮灭反应,形成了彗星现象。由彗星现象我们发现在彗星表面有一种特殊物质形成保护层,它阻碍着正物质与反物质湮灭反应的进行,它是什么物质?人们是否可以利用它实现正物质与反物质湮灭反应的人工控制呢?(2008年10月美国费米实验室的实验 费米实验室正反质子对撞机产生“幽灵粒子”)由地球磁场的多次倒转,我们知道银河系中有很多的正物质星球和反物质星球,以此类推可以得到宇宙中有很多正物质星球和反物质星球。这许多的正、反物质星球在运行中一定会有相撞的机会,那么正、反物质星球相撞,就应该是我们所能看到的最巨烈的天文现象。超新星爆发是人类观测到的最巨烈的天文现象。有人说超新星是恒星死亡前的“回光反照”,到目前人类已观测到1020颗主序星,(太阳是一颗主序星)恒星的寿命是1010年,如果有万分之一个恒星发生死亡的“回光反照”并被人类观测到,那么每年我们可观测到106个超新星现象,可实际人类每年只能观测到20多颗超新星现象[11],而多数是人类未观测到的星,即1020颗主序星以外的星。再有宇宙中物体相撞能产生大爆炸这种理论我不能认同,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变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如月球与陨石相撞,(2009年10月美国发射卫星撞击月球探水,没有看到预期的闪光现象)1976年吉林陨石钻到冻土里很深也没有爆炸等现象。我认为超新星爆发是正、反物质星球相撞产生的,超新星爆发后有遗迹存在。说明正、反物质相遇并不完全湮灭,而这种遗迹物质即不与正物质发生反应,也不与反物质发生反应,所以我们可以把它放在正.反物质之间,利用它控制正、反物质的湮灭反应。(2009年7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科学家观测到110亿年前超新星爆发 宇宙的年龄是137亿年,恒星的年龄是100亿年,这颗恒星27亿年就死亡了?)彗星在接近太阳时其周围有气体,成份主要是二氧化碳,月球和谷神星比彗星质量和体积大很多,但是它们周围没有气体。金星的质量和体积是地球质量和体积的百分之八十多,金星距离太阳0..72个天文单位,金星表面大气压是90多个大气压,大气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碳,金星表面温度是480多摄氏度。金星与地球的对比就如同哈雷彗星与谷神星的对比一样,从而可以得出结论金星是反物质星球,金星表面温度高是由于太阳风正物质粒子与金星反物质进行湮灭反应的结果,所以二氧化碳气体不是温室气体。主要参考文献[1] 徐文耀,地磁学,地震出版,2003年,第49页20行起,第18页7行起,第5页表1.1,第41页倒数第7行起,第338页第11行起。。[2] 扬诺夫斯基,地磁学,刘洪学,周珧秀译,地质出版社,1982年绪论,第3页12行起。[3] 梅里尔·麦克尔希尼,地球磁场(中译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第8页22行起。[4] 马文蔚,物理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158页倒数第6行起。[5] 赵伦山,张本仁,地球化学,地质出版社,1988年,346页第19行起。[6] 傅承义、陈运泰、祁贵仲,地球物理学基础,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18页第3行起。[7] 杨槐,地问,关于地球的千古之迷与地学创新,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第78页第15行起。[8] 亚力克·泰克里兰,地球空洞之谜,程云琦,徐曙蕾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9] 马宗晋等著,中国九大地震,地震出版社,1982年,第81页第1行起,第82页倒数第3行起,第156页第14行起。[10] 陈道汉,刘麟仲现代行星物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70页第5行起,第230页第2行起,第2页表1.1,第68页倒数第10行。[11] 李宗伟,肖兴华,普通天体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86页11行起,第315页14行。[12] 李启斌,李宗伟,汲培文,90年代天体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6页15行起。[13] 汪克林等,近代物理学展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7页第2行起。[14] 胡文瑞,赵学博,太阳十讲,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33页表1.4。[15] 阿尔科费尔著(德国),宇宙线入门(中译本),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34

页13行起。[16] 张三彗等著,电磁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第87页2行起,第190页第1行。[17] [英]雅各布斯,地磁场倒转,许天铭等译,科学出版社,第1989年,第216页19行起,第147页倒数3行起。[18] 哈雷慧星(1986Ⅳ)观测研究文集,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106页13行起,第124页15行起,第122页15行起。[19] 王德昌等,哈雷慧星观测手册,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第143页16行起,第194页27行起。[20] 余明主编,简明天文学教程,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94页27行起,第173页12行起。[21] 张明昌,肖耐园,天文学教程上,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363页图6.16,第365页11行起。[22] 新华通讯社主办参考消息,参考消息出版社, 2005年7月10日第7版倒数9行起,2006年12月16日7版第2大标题。[23] 何香涛,观测宇宙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76页倒数6行,第66页第5行起。[24] 王永生等编著,大气物理学,气象出版社,1987年,第36页倒数第3行起,第4页第22行起。[25] 徐四大,核物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366页第8行起。[26]程守洙,江之永主编,普通物理学(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27]V.L.Ginzburg等著,廖建军等译,二十世纪物理学历史与展望,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86页倒数第5行起。[28]赵凯华、陈熙谋著,电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97页表。[29]李瑞浩编蓍,重力学引论,地震出版社,1988年第14页第14行起。[30](日)永田等蓍,鲁守范译,物理海洋学,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16、117、118页。[31]庄洪春编著,空间电学,科学出版社1995年。[32]倪永生编,地磁学简明教程,地震出版社1990年。[33]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编 中国地震地下水动态观测网 地震出版社 1990 第4页8行起[34](日)宇津德治著 地震学 中译本 地震出版社 1981 第205 206 207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