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全人”理想

孔子的“全人”理想

贴近地面飞行2021-03-24 12:09:58

◤《论语》感人至深、启人发奋的就是孔子的“全人”理想。“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所阐发的正是这一理想。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在《论语》中出现两次。第一次出现缺少语境,第二次则出现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之中,顺序略有不同。“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显见,成为一个融知者、仁者与勇者于一体的“全人”,是孔子一生为之奋斗不已,也向弟子们率先垂范的一个根本方向。孔子之所以能够数千年来如永恒的活火般照耀中华民族的心灵世界,这至少为一个原因。梁启超先生曾有见及此,演绎出一篇精辟通透的演讲——《为学与做人》,指出,一个人如在知方面做到不惑,在情方面做到不忧,在意方面做到不惧,即能自觉自动、成长成才。但梁先生未直接就《论语》本身详析孔子“全人”理想,故本文拟作尝试。

  “知者不惑”:做学问的道路

  “知者不惑”,指示一条做学问的道路,倡导人通过成为知者达至不惑的境界。孔子以“学”“知”强调做学问的态度。他倡导人的精神成长应当发端于“志于学”,教诲弟子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的力求真知的态度。在他看来,一个人如能志于学、求真知,即便是“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也能在一种“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何常师之有”(《子张》)的人生状态中做出真学问乃至大学问。在做学问上,学思结合是入门之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已为今人所耳熟能详。学不忘思,思不忘学,是“温故而知新”(《为政》)的法门,是渐进累积与瞬间突破的历程。在做学问上,下学上达是登堂入室。“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子罕》)要努力从形而下的“器”层面向形而上的“道”层面升进,“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做学问能一以贯之,必是有立有权。立,即“笃志固执而不变”;权,即“能权轻重,使合义也”(《论语集注》)。做学问之化境就是臻于“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的活泼通达之境,至此,当然是疑释惑解。

  “仁者不忧”:“挺立道德主体,开辟价值之源”

  “仁者不忧”,指示一条“挺立道德主体,开辟价值之源”(牟宗三语)的道路,倡导人通过成为仁者达至不忧的境界。“仁”即孔子对“道”的彻悟。“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欲成仁者,在自己一面,是克己复礼。欲成仁者,于人己之间,是忠恕之道。尽己之谓忠,推己及人之谓恕。一个人尽己、善推,其所展现的便是感通天地万物、与之为一体的儒者气象。欲成仁者,彻上彻下之道,是仁者安仁。在孔子看来,为仁由己不由人,如果一个人能够深切内省,则仁当下即是,“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心之安处即安宅广居,故中国人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可简明概括为“心安理得”四字。仁者的人生时时处处展露中和气象,“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参赞天地之化育,致力于“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的治理佳境,由此,在人生的操心奔忙中极易滋蔓的成败得失之忧自然脱落殆尽。(社会科学报社融媒体“思想工坊”出品 点击“了解更多”获取全文)

了解更多

收藏
举报
1 条评论
  • 两千多年来最大的谎言就是圣贤的《三字经》。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可数不清的贪官污吏都是圣人子弟啊! 为什么一个善良的孩子因为熟读圣贤书却变成了贪婪无德之徒呢? 仁德不是喊喊口号就行,践行才是王道!

    回复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