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劭自认晓畅军事,足以稳住局面,即位后曾对百官道:“你们只要替我整理文书就可以了,不必担心战阵之事。如果真有贼寇前来发难,我自己就能抵挡,我还怕他们不敢来呢。”然而,得知四方真的起兵时,刘劭开始慌了,下令戒严,将正在休假的将士全都召集起来,又将秦淮南岸的百姓迁到秦淮北岸,而把诸王和大臣全都聚集在建康城里,强迫江夏王刘义恭住在尚书下舍,把他的几个儿子分别软禁在侍中下省。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四月初一,柳元景统领宁朔将军薛安都等十二路兵马从湓口出发,司空中兵参军徐遗宝率领荆州军队相继。四月初五,武陵王刘骏从寻阳发兵,沈庆之总领中军随在左右。四月初八,刘骏的声讨檄文传到建康,刘劭拿给太常颜延之道:“这出自谁的手笔?”颜延之淡定道:“臣子颜竣。”刘劭冷笑道:“措辞为何如此不堪?”颜延之回答道:“颜竣连臣的安危都不放在心上,哪里还能顾虑陛下呢?”刘劭的怒气稍稍平息。接着,刘劭把刘骏在建康的儿子全都抓起来囚禁在侍中下省,南谯王刘义宣的儿子也都关在太仓内,还打算把雍、荆、江三州将士们留居在京城的家属全部杀死。刘义恭和何尚之劝说道:“凡图谋大事之人,都不会顾念家人,而且很多人是出于无奈,如果把他们的家属亲人全都杀了,正好坚定他们的斗志。”刘劭认为他们言之有理,没有继续追究。刘劭怀疑刘义隆的旧臣不为己用,因此特别厚待鲁秀和右军参军王罗汉,将军事全都交付给他们,又将萧斌视为谋主,殷冲掌管文符。萧斌劝刘劭亲自率领水军西上迎战,不然就据守梁山,刘义恭认为南军起兵仓猝,船只简陋狭小,不利于水上作战,献计道:“刘骏年轻,未习军旅,远道而来,将士疲惫不堪,应该以逸待劳。现在,如果远去梁山迎战,京师兵力空虚,东边的叛军就会乘虚而入。假如兵分两路,又会分散兵力,不如养精蓄锐,等待叛军前来。到时,还可以放弃秦淮以南,用木栅围起石头城,这也是对付外来入侵的老办法。”此时,刘义恭虽然无法脱身,但无时无刻不在盼着刘劭失败,所以反向操作,故意献上歪计,刘劭果然被其忽悠,表示赞同。萧斌急了,声色俱厉道:“刘骏年已二十,能领导如此大事,怎能小看他?三州同时作乱,又占据着上流有利地形,沈庆之军事练达,柳元景、宗悫也曾屡建战功,非不堪一击的小敌。唯一的办法是趁军心还没有分崩离析,拼死一战。如果坐等,还能坚持多久呢?如今,主上和宰相都没有打仗的决心,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刘劭对萧斌之言不以为然,又有人劝他保住石头城,刘劭道:“过去,人们之所以能固守石头城,是因为能够等到援军。我固守石头城,有谁前来援救呢?所以,我只有全力与敌人决一死战,不然必败。”同样是想要决一死战,萧斌认为宜早不宜晚,刘劭选择被动等待。但是,在等待过程中,军心可以一直维持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为此,刘劭每天亲自来到军营慰劳将士,亲自督促都水制造船只。四月初十,刘劭放火烧毁了秦淮南岸所有的房屋建筑和秦淮河上的游船画舫,将百姓赶到秦淮河以北,又以刘濬的岳父褚湛之为丹杨尹,以刘濬为侍中、中书监、司徒和录尚书六条事,加南平王刘铄为开府仪同三司,以南兖州刺史建平王刘宏为江州刺史。这时,太尉司马庞秀之从石头城逃走,南去投奔讨伐军,刘劭军心大震。刘劭又以营道侯刘义綦为湘州刺史,檀和之为雍州刺史。四月十一,刘骏屯兵于鹊头。宣城太守王僧达收到刘骏的檄文后,不知该何去何从,一位门客劝说他道:“如今,叛逆弑父之贼罪恶滔天,古今未有。为将来计,你不如接受这檄文,同时将檄文转告邻近各郡。假若良心还在,谁不响应?这才是上策。如果办不到,还可以率领归附正义的人,从水陆交通便道全身而退,逃往南方归附武陵王,也不失为中策。”最终,王僧达选择了中策,从小路向南方逃奔,在鹊头正好遇上刘骏,刘骏以他为长史,成为刘骏麾下一员。
王僧达,出身琅琊王氏,王导玄孙,王弘之子。王僧达少年时即以好学著称,长于文章,深得刘义隆赏识,将刘义庆的女儿嫁给他。
不到二十岁时,王僧达就担任刘濬的后军参军,后又迁太子舍人、太子洗马及宣城太守,和刘劭、刘濬都关系匪浅。此番,他能够果断加入刘骏阵营,不失为明智之举。
柳元景自知船舰不坚固,害怕同刘劭的船队在江上作战,一路倍道兼行。四月十四,柳元景到达江宁码头,派薛安都率领铁骑在秦淮河畔炫耀兵威,又给朝廷官员写信,以策反分化。四月十六,刘骏抵达南洲,从建康前来归降的人络绎不绝。四月十七,刘骏驻扎于溧洲。表面上看,刘骏的形势一片大好,但鲜有人知道,他也游走在死亡边缘。从寻阳出发时,刘骏就因为患病不能接见将佐,只有颜竣可以出入他的卧室。颜竣将刘骏抱在膝上,亲自料理他的生活起居。刘骏的病情几次加重,无法接受请示、听取报告,一切都由颜竣独自决断。除了军政大事,颜竣还要处理公文、信件,并亲自接待安排远近前来归附的人士,还要每天两次代替他到刘义隆灵前致哀恸哭。就这样过了几十天,船上的士兵竟始终不知道刘骏病重之事。毫不夸张的说,没有颜竣此时的悉心照料和守护,也就没有刘骏后来的一切。然而,能够共患难不一定能同富贵,颜竣最后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