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手提敌寇首级来领赏,戚继光正要赏赐,旁边老兵看后泪流满面
大家好,我们的小胡子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飞鸟尽,良弓藏”,出自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这句话讲述的是为臣之道。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分封了大量的异姓诸侯王,多是帮助自己的打天下的有功之臣。谋士张良在刘邦建立汉朝后,便选择了退隐山林,很多人都不理解他为何放弃那些荣华富贵,而大将军韩信就不一样,在自己的封地内,尊享各项特权。当刘邦准备肃清功臣集团时,首个目标就是韩信,而张良却用自己的大智慧逃过了一劫。封建时代的皇帝,最看重的就是自己的手中的皇权,最怕的就是别人觊觎他的皇权。不管手下的臣子想或不想,只要你有力量威胁到他的皇位,他都会想尽办法打压你,甚至除掉你,目的就是为了将权力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公元1555年,民族英雄戚继光正在抗击倭寇。军营内,有一个士兵提着一个“敌人”的头颅过来邀功,军营中有一个老兵看到这颗人头后,突然嚎啕大哭起来。原来,这个所谓的“敌人”并不是倭寇,而是这位老兵的弟弟,也是大明的士兵,也就是说,那位邀功的士兵杀害了明朝士兵来冒领。戚继光得知事情原委后,主持公道将那名冒领的士兵斩首示众了,然后明令规定,谁敢冒领,即可斩首。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经过戚继光的整顿后,军营内部团结一心,共御强敌,戚家军成为了倭寇心中的噩梦,戚继光本人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但就是这么一位经世之才。晚景却也是十分的凄凉,戚继光在民间的威望太大了,而且手中掌控着强大的戚家军,尽管他忠心耿耿,却还是引起了皇帝的不满。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公元1582年,张居正去世,新皇帝万历立马将张居正抄家了,连张居正已经下葬的尸体都差点拿出来“鞭尸”,至于还活着的老将戚继光,他是张居正一手提拔的,万历可不管戚继光功绩有多大,为了将权力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像戚继光这种“定时炸弹”,他自然是不能留,可碍于其威望太大,又是有功之臣,便将其贬去了广州,让他远离政治中心。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公元1585年,女真人势力渐长,不断侵扰明朝边境,一心为国的戚继光上奏,请求再次披甲出征,为国尽忠,可万历不仅没有答应他的请求,反而一气之下将其官职俸禄全部剥夺了,郁闷的戚继光只能够怀着忧愤回到了家乡,没多久就离开了人世,终年60岁。戚继光是忠心,但他在民间的声望远远超过年轻的万历皇帝,而且他又是前朝旧臣,这让万历不得不对他怀有戒心,如果让他领重兵在外,一旦反叛,万历的皇位恐怕就坐不稳了。而且万历对待这些功臣,已经算的非常仁慈了,像他的先祖朱元璋,当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几乎将功臣全部杀害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这就是所谓的“伴君如伴虎”,一个臣子,风头是绝对不能够胜过君王的,否则,轻至被打压,像戚继光这样,终至被杀害,像韩信这样。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