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国庆电影大联欢,两次都有徐峥。
去年国庆档,《我和我的祖国》大获成功,徐峥导演的单元作品《夺冠》,广受好评。
今年国庆档,《我和我的家乡》再次拿下不俗的成绩,徐峥导演的单元作品《最后一课》,更是赚足了观众眼泪。
两部电影,将徐峥的事业推上新高度。
人们在电影院里流泪,而徐峥的眼泪,早在拍电影时就流完了。
《最后一课》结尾有场重头戏,多年后范老师和学生姜小峰重逢,满含热泪地对他说:“我终于看懂你的画了。”画面里,范伟带着笑,眼角挂着泪,手微微颤抖。画面背后,徐峥坐在监视器前,半张着嘴巴,眼泪从眼角滑落。那一刻,导演和演员有了共情,这是艺术强大的生命力。结尾,冬冬为了扶住天线,放弃了和心爱女孩的最后一次见面。一切结束后,他一把抱住父亲,嚎啕大哭:“我们家天线太烂了……”不足10岁的小演员韩昊霖在画面里哭,导演徐峥在监视器前哭。他精准捕捉到演员的情感,成就了电影名场面。能够如此细腻地处理情感,和徐峥的专业素养分不开。到今天,影视行业里,他足足摸爬滚打了30年。三十年的经验用在职业上,能量场被急剧放大,也成就了他如今的事业。演员、名演员,导演、名导演……徐峥身上的标签太多,但他却总觉得,自己只是个电影手艺人。影帝,最佳导演,拿过几十亿票房,获得过太多掌声,徐峥还是不甘心于此。这些年,他总是在尝试新的表现手法。拍摄《囧妈》时,他反复思考人和母亲的关系——长大的成年人,往往羞于表达对母亲的爱。电影手法上,他开始尝试长镜头,同时调度十几位当红影星配合,难度很大。也开始调整节奏,用细节调动情感,深入小人物背后……人们还在怀念他给人带来的欢笑,他却往人性更深的地方去了。徐峥故事的起点,是老上海的弄堂。他家紧邻上海人民剧院,父母都是文艺从业者。小时候,剧场是他的游乐场。三年级,徐峥被选入剧院一部儿童剧,随后被选为儿童戏剧组组长。到了高中,他已经是剧院里有名的配角,甚至跟国家一级演员奚美娟对戏。小瘪三、路人甲、乞丐、流氓、尸体……找不到人演,就有人去喊徐峥。考戏剧学院的路上,徐峥第一次受阻。他在学校门口碰见一个学姐,对方很惊讶:“你长这样还来考戏剧学院?”天真烂漫的年纪里,他跟着同学排话剧,在图书馆里研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偶尔谈谈恋爱,到点回家吃饭。他有一个颇为得意的外号“三七分”,这指的是头发。一头茂密的秀发,手指随便一捋就是流行的三七分,徐峥没事就捋。因为头发飘逸,徐峥还成为“发模”——将自己的发型拍下来发给杂志社,提供给理发的人选择。捋头发捋到大二,徐峥傻眼了。一天早上洗头,白色泡沫里,头发一抓一大把……他想了很多治疗脱发的方法。什么民间秘方、中医西医,跑遍各大医院,都没效果。最后,有人告诉他,先用生姜抹在头上,然后用毛笔沾着生发水抹头皮,这很有用。从此每天早上,徐峥一睁眼,就是治头发。生姜和生发水的味,透过宿舍的门缝飘出去很远,同学敲着脸盆围观。一不小心,生发水打翻,洒在桌子上,同学起哄:你说,这桌子不会长毛吧。另一个同学答:你看徐峥的头发不就知道了,效果也不怎么样啊……
很多年后,徐峥回忆起自己掉头发的原因,觉得跟父亲的去世有关系。那一年,徐峥18岁,读大一,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在国外。五彩斑斓的年纪,徐峥的世界一片漆黑。一直到毕业,他才走出阴影。冲到戏剧学院后巷的理发店,他干净利落地剃了个光头。出门那一刻,他形容自己从没这么精神过。“我似乎看到了某一种光芒,这种光芒不是我头皮散发出来的,而是在我身体里,我以前从来没有发现过。”但毕业后的日子,月光照进窗子,梦想照进现实,全是破碎的声音——“根本就没有人找你演戏,不管你是不是秃顶”。无处施展才华,他选择泡在话剧舞台上打磨自己。他和几个交好的朋友筹备剧团,表演原创剧。跟着单位老前辈,打磨经典舞台剧。《胡雪岩》《陪读夫人》《商鞅》一系列厚重的话剧,他要求自己坐下来闭上眼,脑子里能过一遍舞台上所有的细节。破旧的场馆里灯光昏暗,他常常跟同伴打趣说,自己的脑袋能发光。
徐峥话剧剧照
整整4年冷板凳坐穿,他拿到了中国戏剧届最高奖项白玉兰奖。那一年,他仅仅26岁。但徐峥有徐峥的烦恼。跟着他一起出道的朋友们,在影视剧里乘风破浪,收入翻倍。他就在舞台上,拿奖后工资还是那个数……更痛苦的,是他颇为先锋的艺术没人理解。得奖那年,他搞出实验剧《拥挤》,一个人在舞台上说40分钟长台词,表达“人群拥挤”的内心感受。两个徐峥在打架,胜出的徐峥是妥协的那个。放下面子,荣誉,他接拍了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这部电视剧创造了当年的收视奇迹,首播高达23.42%。震惊整个电视剧行业,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徐峥的专业素养。一次徐峥下楼吃面,有人突然冲到他面前,对儿子说:看,这就是猪八戒……徐峥内心万马奔腾。但多年以后回忆,什么明星、片酬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猪八戒”遇到了自己的“仙女”陶虹。也因为陶虹,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一个叫宁浩的年轻导演,希望他的妻子陶虹能给自己串个戏。徐峥帮着看完剧本,立马给导演打电话,希望得到个角色。结果对方苦笑:“哥,我们真没钱。”赶到重庆参与电影拍摄期间,他还认识了一个满口山东方言的丑小伙,动不动就拉自己喝酒。后来,这个小伙成了他电影的主演。某种程度上,《疯狂的石头》改写了中国商业电影的进程。徐峥意识到专注打磨故事,依旧能获得巨大的市场反馈。他也意识到,自己也能演喜剧。
徐峥《疯狂的石头》片段
打开任督二脉,2008年,徐峥主演的小成本喜剧《人在囧途》,在网络飞速传播。一系列密集的笑点和跌宕起伏的剧情,抓住了很多观众。2012年,修改了无数遍剧本,采集无数条反馈意见,《人在囧途之泰囧》上映,短短一个月,拿下 12.67亿元票房。更惊喜的还在后面。他搭档黄渤主演的电影《心花路放》,票房突破11亿,拿下国庆档票房冠军。他自导自演的喜剧《港囧》拿下16.13亿票房,成为现象级喜剧电影。有人说,徐峥拍电影,像是开了印钞机。但这背后,却是他20年对电影的死磕。朋友说,徐峥常常在剧组沉默寡言,脑子里自顾自过戏。也经常在剪辑室里,一坐24个小时,只为磨好几个分镜头。喜剧,不过是徐峥的壳,其中包裹着的,仍是他年轻时的心。一个喜欢艺术,追求自我表达的心。相比于《人在囧途》,他更喜欢自己《无人区》里那股黑色幽默的高级。相比于让别人笑,他更喜欢《港囧》笑点里,包含的中年男人的梦。如何突破,徐峥能做的还是死磕,这是他自己和自己的战争。
《港囧》片段
这股冲突,最终在《我不是药神》里得到完美呈现。这部他主演、监制的电影里,徐峥经历过太多的挣扎,也让他找回表演的本真意味。一个嘶吼后哭泣的镜头,徐峥一气呵成,之后沉默在原地,久久无法走出人物内心的悲痛。
《我不是药神》片段
最终,这部电影拿下30.7亿的票房成绩,获得了大众一致的好评。更为重要的是,这部电影之后,我国进口抗癌药的零关税,把17种临床急需、疗效好的抗癌药纳入医保范围等举措,取得了积极进展。像一场浮华的梦,梦里他成功了,但还像当年坐在上海街头,跟三五好友为艺术碰杯的年轻人一样。经历过失败,品尝过胜利,徐峥越来越成熟。他太知道观众喜欢什么,又会因为什么走进电影院。很多人把这称为一种圆滑,但这只是一个老手艺人的经验。不在泥泞中挣扎,不沉湎于“自我”的困境,不偏执于想象中的“高贵和坚持”,48岁的徐峥越加游刃有余。两部国庆档“命题作文”,他成绩不俗。更多对小人物内心悲喜的诠释,更多对观众内心的窥探,更多电影艺术的尝试,徐峥自得其乐。2018年,他凭借《我不是药神》,拿下影帝大奖。这是他个人获得的最高荣誉。
《我不是药神》海报
接受采访,有人问他是不是特别在意?他反倒表现出了一种平淡:“我心里只认可一种奖,就是终身成就奖。他说明你一辈子都在做电影这件事。”他幻想自己老了的一天,舞台底下坐满亲朋好友。他缓缓走上舞台,鞠个躬,说一句:“从此以后我不干这行了。”徐峥对专业的追求和京东金融一直秉持的专业理念不谋而合。也因此,京东金融邀请徐峥成为首位品牌代言人,并提出品牌主张:一个懂金融的朋友。
正如徐峥在最新广告片中演绎的,当你想理财却抓瞎时,想借钱却不得不四处卑微求人,想买保险但担心踩坑时,京东金融都希望成为你身边朋友般的存在,给你支持,甚至关键时刻拉你一把。
即使是拍广告片,徐峥也追求极致,据说“抓虾”的画面,他反复抓了好几次,差点真被虾给抓了。最终片子的效果,也充满了“记忆点”,不信你看看。
滑动查看更多
赚钱不容易,如何花钱、打理钱,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决定。这件事上,京东金融懂钱更懂你。京东金融希望成为你身边一个懂金融的朋友。让你在钱上、在生活上,都更有规划、更加自由。希望在你做金融决策的每个节点,都能为你提供支持。
最近,京东金融APP推出“百万富翁”合伙人活动,闯关通过就有可能获得一百万体验金,最长可用一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