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陈何芳/邱敏:硕士生对于“科研育人”有何期待

关键词:硕士生;“科研育人”;期待

摘    要:硕士生成长离不开基于科研活动的学习与锻炼硕士生对于“科研育人”的期待,一方面具有“学术性”,期待导师进行多样化的科研训练;另一方面看重“产出性”,期待学校提出具备“强支持”基础的论文发表要求。

科研活动从外在表现来看,主要是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聆听专家报告讲座、参与科研项目等。硕士生期待“科研育人”,也就是期待在不同层次类型的科研性活动中,能够有更强的参与和更多的收获。然而,当前高校针对硕士生开展的科研活动,往往容易招致不满。为了增强满意度,必须首先明确硕士生对于“科研育人”的具体期待。

一、学术性期待:导师进行多样化的科研训练

硕士生参与科研存在“提升科研技能”的期待。有受访者提到了横向和纵向课题在提升科研技能方面的差异问题。访谈中S1说:“我目前参与的是导师的横向项目,对于理论研究接触较少。导师对横向项目很看重,但没有纵向项目。但从我们学生的角度来讲,我们更喜欢纵向项目,在科研上更有学习价值。所以,虽然我参与了导师的项目,但感觉科研能力并没能得到较大提升。而且这个项目耗费了我很多的时间精力,也妨碍我学习其他本领。”可见,高校老师应改善过分关注横向项目的风气,提高纵向项目的地位和占比。学生不是完成科研任务的工具,而是亟待培养的面向未来的人才,需要切实参与到能够提升科研能力的研究中去。

硕士生参加讲座怀着“感兴趣且有收获”的期待。有受访者提到了制度异化问题。很多高校设置了讲座的学分要求,使参加学术型讲座的目的变成达到毕业要求,降低了专家学术讲座的实际价值。在对南京五所高校的教育学硕士生培养方案调查中,发现有三所高校对学术专家讲座有学分要求。比如A校要求学生至少选听8次学术专家讲座,并且每位硕士生必须选听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法律、心理健康讲座至少各一次。B校强制要求学生听满10次学术性讲座10次以上,博士生导师讲座至少4次,公开学术报告至少1次,由指导教师负责对其学术报告效果进行考核。但有受访者表示,学校开设的专家讲座也没让学生有特别大的收获,“打卡”的形式意义似乎更大。S2说:“我们学校开设的讲座很多,学校硬性要求学生听讲座要达到一定的数量,这样才能修满学分。有时候听讲座的人数太多,就可能拥挤嘈杂,听不太清楚。其实这背后是'抢名额’问题,看起来没意思的讲座,大家都不想去。但对于那些看起来很有吸引力的讲座,学生常常抢不到名额。这时候就可能增补名额,导致现场人数太多,影响听讲效果。所以对我来说,讲座不得不听,但真正的收获也不是太大,有些不感兴趣,有些没有基础听不懂,有些闹哄哄听不清楚。”可见,参加讲座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只是为了达到毕业要求。强制性要求学生听讲座,不仅让讲座人数增多,降低了讲座质量,还让学生形成排斥心理。达到毕业要求后,大多学生不再想要听讲座,再听就感觉吃亏了一样,违背了学校开设学术讲座的初心。因此,学校应加强学术讲座的管理,开设学生需求的讲座,让学生有所收获。同时,学校应提高学术专家讲座质量,对基础学术规范、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可以强制要求,但其他类型讲座可让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择。学校也应了解学生真实需求,根据学生需求开展各类专家讲座,激发学生参与学术活动的积极性。讲座质量的提升,有利于避免学生为达到毕业要求而被动听讲座。

二、产出性期待:学校提出强支持的发表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是硕士生阶段最重要的学术成果,其中必须经过论文选题、论文计划及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学术论文、论文预审、论文评阅、论文答辩等环节。对于学位授予的论文要求,有些高校坚持要求,有些相对低要求,都会影响硕士生的“科研育人”期待。

“高要求”的高校在学位授予时需要有论文发表。这类学校的硕士生,毕业时需要在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或参与完成一项专利成果,因此学生在学习方面就不得不投入更多时间。在练习写作过程中,硕士生能够收获论文写作经验,同时在文献阅读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尤其是小论文成功发表后,能有效增强自信心。S3说:“我们的培养方案中设置了论文发表要求。我觉得这种要求挺好的,因为对绝大多数同学而言,发表小论文是对自己学术能力的极大肯定,能树立起科研信心。我自己也受益于这种科研要求,让我能专注于科研能力的提高,追求发表的目标。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学校重视目标,但不重视过程,对学生论文的考核与监督不够,如果能定期检查督促学生的论文完成情况更好。毕竟论文不是速成品,没有过程管理就不容易提高质量。”可见,学校学位授予设置论文要求,能够让学生产生外在学习动力,促进学生投入时间学习,并在小论文撰写的过程中收获科研成就感。

“低要求”的高校在学位授予时不需要论文发表。这类学校的硕士生,只需完成毕业论文即可毕业,导致有些学生对学习投入的时间与精力较少。研究生阶段课程少,作业和考试少,如果不重视学习,可能感觉比本科阶段还轻松。S4说:“我们学院的毕业要求比较低,没有发表小论文的要求。所以我在学习方面也没有付出太多努力,整个读研过程也没有什么可见的成果。现在想想,如果学院毕业要求高一些,或者对学生的学位论文关注度更高一些,比如定期考核学生的论文进展,也许我就不会像现在这么懒散了。其实刚进校时,我还有过读博的想法,但外界也没有明确的任务和节点,我就逐渐懒散下来,现在只求顺利毕业了。”可见,硕士生依旧需要外在监督,才能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学习。有一定毕业要求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业成就感。但学校也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提供充足的指导,帮助硕士生逐步达成学业目标。可见,硕士生具备一定的科研潜力,但需要外在指导和督促,才可能将潜力转化为实力。反之,过低要求会让学生被周围环境同化,降低自身追求,同时也降低学习成效。所以,学校应提高论文要求,加强论文进度监督,比如说让学生定期讨论汇报当前学习进度,同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指导。

总之,硕士生对于“科研育人”的核心期待,是增强科研活动的学术性与产出性。“学术性”依赖于科研活动的活跃度,要求学校积极举办学术会议、专家讲座、科研项目研究等,以繁荣学术。“产出性”依赖于“高支持的发表要求”,即学校对学位授予的论文发表要求可以提高,但要为学生的论文发表提供足够的条件支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