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后园有片竹林
我家后园有片竹林,竹林生于低山坡上。每次回到老家,晚上明月初升,山村灯火寂寥,我会泡一杯清茶,携一竹椅,独坐于竹林中石凳前,沐明月清辉,看竹影婆娑,听竹叶瑟瑟作声,赏远近蛙鸣,思绪不由得回味起与故园这半生的情缘。
村子旁边,是直通长江的河汊,离长江不远,不过也有一段距离;河汊与长江之间建有水闸,丰水季节河闸关闭,以免长江水倒灌,枯水季节河闸开放,长江中的鱼蟹可以溯游至河汊中。
家乡附近,有数个湖泊,湖泊很大,烟波浩渺,近岸边水草繁盛,水上有若干洲渚,洲渚与湖岸间的水或深或浅,生长在江边的人倒是都会游泳,奈何这些湖泊面积都很大,我们土生土长在湖边的人也轻易不敢往湖中闯荡,一旦迷了路,也许数日无法走出。
河汊与湖泊中,多莲藕与菱角,以及各种鱼类;水草丰美,又吸引众多鸟雀栖息。夏季时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晨露中有圆圆的水珠在荷叶上滚动,晶莹剔透,闪着五彩的光,一不注意,滚落到水中,消失不见,不由顿生遗憾。河面浮生的菱角,可以直接生吃,稍成熟些,也可以煮了吃;莲蓬长成的时候,莲籽有股清苦味,吃起来满嘴清香生津;水下的莲藕,在冬季既是菜,又半似主食了。
这些河汉与湖泊中的鱼,生得自由自在,水面宽阔,因而很少有鱼腥味,味道特别鲜美。我们喜欢吃小个头的鲫鱼,筷头长短,无论鱼肉或者鱼汤,均鲜美无比。有一种刀鱼,多刺,一般吃两斤左右的居多,味道也极鲜;这种刀鱼也来自长江,但与现今长江下游的刀鱼有所不同,现今长江下游的刀鱼个头没有那么大,也许是被滥捕的结果,大的早被吃光了,只好吃半大的小鱼了。还有一种江鳝,个头大,习性凶猛,食腐肉,包括夏天江中淹死的人的死尸,因而乡民多忌讳食用,但有大胆的捉了吃,竟也是异常鲜美;这种鱼要用青蛙作饵钓,用蚯蚓做鱼饵它绝不上钩。
稻田里也会生有各种鱼蟹、黄鳝。村人犁田时,会背上一个背篓,稻田泥水掀翻的时候,也会翻出一些黄鳝,随时捉住,扔进背篓。
在这鱼米之乡的长江边上,物产丰富,生活相对富足。不过,那时候,长江水经常泛滥,稻田被淹以后,粮食就没有了指望,鱼虾藕蟹毕竟不是主食,仅仅吃这些无法填饱肚子。
小时候,我对捕鱼捉鸟很在行。
家里来客的时候,妈妈就会喊我,去弄几条鱼来。于是我很乐意地跑到河汊里,支两根竹片,撑起一个布袋,布袋里撒上一些鱼饵,很快布袋中就吸引了满满半袋小鱼。也不求多,捉上几条,看看够吃,就罢手而归。
有时候也会用鱼钩钓,这一般用来钓大一点的鱼。
暑假一过,要开学了,没有钱交学费,就采点菱角,或者捉些青蛙去换钱,赚够两块五毛钱的学费就行,不会以此做为生财之道去赚钱。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买了个汽枪。那时候高压汽枪太贵,要两百多,买不起,花一百多买了普通的汽枪,用铅弹,在门前树荫下,电线杆旁,举枪瞄准,基本弹无虚发。晚上竹林里栖息有小鸟,在黑漆漆的竹林中,打开手电筒一照,鸟雀的白色羽毛的肚子就暴露出来,一打一个准。更早的时候没有汽枪,冬天的时候,也曾经用鲁迅的《闰土》中的办法,用个竹筛子支在雪地上,筛子下面撒点粮食,有小鸟进去吃食,拉倒支撑的木棍,就能捉到小鸟。于是我家门前两棵树之间拴的绳子上,就晾晒了好多鸟雀,有亲戚来,我妈就会让亲戚带走一串回家尝尝。
回想起这些,不由得满满的满足。
那时候,没有更多物质的需求,没有对物质的贪欲,都是知足就好,适可而止。
这些院子与竹林,前几年我回来整修过,房子了重建的,平常只有妈一个人在家住。
那时候的生活,简单,而朴实。回忆,更是满满的充实。
远处村子的灯火渐渐稀了,而月光更加皎洁,有露水不觉间浸湿了竹椅的把手,略觉微凉。
且回屋休息,可以一夜酣睡到天明。
(丁酉年十一月初三日,阳历2017年12月20日晚,永济某饭馆,酒酣,听师长何鸣兄闲叙,以兹为纪)
2017-12-21,于山西永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