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怀明:发现另一个中国
编者按:
惊悉王学泰先生去世的消息,深表哀痛。谨以这篇小文表达对先生的景仰和哀悼之情。
王学泰先生
“发现另一个中国”,这句话系著名学者李慎之为王学泰先生《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一书所作序言的题名,也是他对该书十分恰切的评价,笔者这里借用作本文的题目,自然也意味着对李慎之先生这一评价的赞同。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
“另一个中国”的评语形象地道出了王学泰先生这一重要学术成果的价值和意义,他以自己十数年不懈的努力揭示和复原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另一个世界,这就是书中着重探讨的中国古代游民社会,一个长期被学术界忽视的隐性社会。
《发现另一个中国》
应该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中国古代帮会、秘密会社等相关课题的研究比起先前要系统深入得多,相互出版了一些专著,但总的来看,这一课题仍未有很大的学术探讨空间。指出当今中国古代史学、社会学或文学等领域存在的空白和缺憾固然是必要的,但是更需要用研究的实绩来证明和弥补这种缺憾,《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一书正是这种具有填补空白、缺憾意义的学术著作。
《王学泰自选集》
作者对中国古代游民文化进行探讨的意义和学术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即便是仅仅着眼于它的现实意义,因为中国现代社会在转型过程中也正面临着类似的社会问题,只不过表现的形式有所不同而已,李慎之先生在其序言中对此已有很精彩的分析。
《一蓑烟雨任平生》
王学泰先生的研究弥补了学界在该领域研究的不足,以大量实证分析证明了古代游民社会、游民意识以及游民文化的客观存在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正面、负面影响,揭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儒道之外的另一种传统,使人们对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状况有着更为深入全面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改变人们长期形成的一些偏见和成见,比如对先前对农民起义的无原则的吹捧和赞美、对明末资本主义萌芽一相情愿的确认等,使一些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得到更为合理圆满的解释。
《“水浒”识小录》
作者将社会学、历史学和文学的研究融为一体,打破了学科的简单分界,力图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的观照和整合,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变迁发展这个大的话语背景下对中国古代游民的形成演变、文化意识、审美情趣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和介绍,这种富有新意的研究无疑会引起学界对游民文化的高度重视。
《水浒传与三国演义批判》
全书的重点在利用中国古代通俗文学特别是以《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为代表的古代通俗小说作品作为分析游民文化的第一手材料,将它们视为游民文化的特殊载体。这种角度的切入和观照也是出于研究策略的考虑,因为中国古代关于游民文化的直接记载相当缺乏,而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从宋代开始就与游民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探讨游民文化,古代通俗小说应该是最丰富、最具说服力的材料,当然对这些材料还需要做新的阐释。
《水浒·江湖》
应该说这种着眼于游民文化的独特解读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其对古代通俗小说与游民社会进行的社会学性质的研究是富有新意和创见的,尤其是它对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生成及影响机制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弥补了此前研究的一些缺憾和不足,为中国古代小说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其中对游民知识分子、民间文化、古代小说所体现的游民意识、古代通俗文学和秘密组织的互动关系等所作的分析和阐释颇能新人耳目,同时这种综合观照的研究方式还有方法论上的启发意义,让人们看到古代文学研究的更大空间和潜力。
王学泰先生画像
对游民文化诸方面的问题还有许多可以深入探讨的地方,王学泰先生的系列研究为学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并由此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