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介)郭红军主编:《民国时期西安秦腔班社戏报汇编》易俗社卷

《民国时期西安秦腔班社戏报汇编》易俗社卷目录

前言

序一

序二

凡例

陕西易俗社概观

上册

(1917年——1935年)

1917年演出日程

1918年演出日程

1919年演出日程

1920年演出日程

1921年演出日程

1922年演出日程

1923年演出日程

1924年演出日程

1925年演出日程

1926年演出日程

1928年演出日程

1929年演出日程

1930年演出日程

1931年演出日程

1932年演出日程

1933年演出日程

1934年演出日程

1935年演出日程

下册

(1936年——1948年)

1936年演出日程

1937年演出日程

1938年演出日程

1939年演出日程

1940年演出日程

1941年演出日程

1942年演出日程

1943年演出日程

1944年演出日程

1945年演出日程

1946年演出日程

1947年演出日程

1948年演出日程

1949年演出日程

附录1:陕西易俗社武汉演出戏报

附录2:章程

后记

《民国时期西安秦腔班社戏报汇编》易俗社卷,郭红军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16年6月版

《民国时期西安秦腔班社戏报汇编》前言

郭红军

秦腔是我国戏曲园地中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之一,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完整的艺术架构,堪称梆子腔系各剧种的鼻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秦腔不断地成熟、发展、流播,积累了丰富的剧目和精湛的表演艺术。清乾隆以后,秦腔艺术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流派纷呈,班社林立,各路秦腔争奇斗艳,相互取长补短,艺术交流空前繁荣;至同光年间,以西安为中心的中路秦腔,融合东、西两路秦腔之长,异军突起,雄霸西安剧坛;到民国时期,随着西北经济和交通的发展,中路秦腔逐渐向西传播,短短二十年间,迅速融合了流布于甘肃境内的三大秦腔流派,形成了大一统的格局,实现了秦腔艺术的大融合。中路秦腔之所以能崛起,主要因其兼收并蓄和博采众长,民国元年以后,进步的文人志士投身于中路秦腔创作,提升了中路秦腔的文化品位,为秦腔的流播也起了宣传作用。

作为地方剧种的秦腔,一直面临一个中国戏曲特别是地方戏曲共同面临的问题:“剧业”盛而“剧学”微,早期秦腔班社因种种原因,重视演出而忽视文字宣传,也不重视史料的积累,直到1921年陕西易俗社成立,这方面才得到了一些改善。易俗社是民国初年成立于西安的一个社会教育机关,也是一个集秦腔教育与演出于一体的新型戏曲班社,是由文人兴办的新型团体,相比于其他传统戏曲班社来说比较重视宣传和文献资料的积累,但多年来轶散较多,经常出现错讹甚至以讹传讹问题。

易俗社资料都有错讹,其他班社口耳相传的史料更让人多不放心。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觉得要研究近代秦腔演艺史,必须掌握翔实而可靠的史料,然而这方面的史料难寻难觅。限于时空,我本人不能长期在西安寻觅史料,幸赖挚友秦剧学社同仁张振秦和一痴两位先生,鼎力帮助搜集、挖掘相关一手资料。经商议,我们首先把目标集中在现存民国时期的一些报纸和期刊杂志上。2013年春,西安传来一则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张振秦从保存在陕西省图书馆的民国旧报纸上发现了大量易俗社等班社的演出信息。此后,张振秦和一痴利用节假日空余时间,通过手抄、翻拍等途径,陆续将1917年至1949年西安各著名班社的演出信息全部复制了出来,一痴又花费一年多的时间,将这些戏报分班社、分时间段整理成了文字稿,之后又请秦剧学社其他同仁进行了细致的校对和整理工作,前后历经三年之久。

《民国时期西安秦腔班社戏报汇编》是一项填补秦腔研究史料空白的文献,丛书共分为四卷,分别是《易俗社卷》(上、下)、《三意社卷》、《正俗社正艺社卷》、《榛苓社等28家班社卷》。通过《汇编》中的信息,我们能够较为详细地了解民国时期西安秦腔的演出概况,对于研究民国时期秦腔的班社、演员、剧目、演出活动、演出性质等,都是难得的原始资料。许多讹误将据此得以纠正,历史面目得以还原。如关于鲁迅是否在易俗社看过刘箴俗演出的争论和刘箴俗最后登台的时间争议,再如现有资料所记载李云亭先生的卒年为1921年,在整理戏报的时候发现李云亭先生1923年还在演出,等等诸如此类问题,都可一一找到答案。

这套《汇编》的整理刊印,应该是秦腔界和学术界、出版界的共识。希望借《民国时期西安秦腔班社戏报汇编》的出版,推动秦腔艺术和近代戏曲的研究,期待更多人通过和利用这些资料迈入秦腔、戏曲研究领域,期待《汇编》能为涌现出新研究成果而发挥作用。

2015年6月

《民国时期西安秦腔班社戏报汇编》后记

郭红军

《民国时期西安秦腔班社戏报汇编》的编撰工作主要是在秦剧学社几位同仁们的努力下完成的。秦剧学社是由一些热衷于秦腔研究和秦腔史料挖掘的业余爱好者发起并成立的,以“发掘秦腔史料、研习秦腔理论”为宗旨,本着务实、严谨的学术作风,期望完善和填补秦腔研究的空白和理论。

这本《汇编》的出版,最应该感谢的是苟登财先生,《汇编》内容的绝大部分整理工作,都是由他独立完成的,他务实细心的工作作风,让我时常感动不已。秦剧学社不是专业的研究机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所有的文献整理、研究和采访编撰工作,都是大家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来完成的,很多工作是枯燥和乏味的,但是为了能够给以后的秦腔多留一点资料,为了避免以讹传讹,为了还艺术以本来面目,大家本着同一目的,不离不弃,不计回报,敢于奉献,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团队合作精神,互相配合,以期做的更好,做的更严谨。

《汇编》能够顺利出版,我们要由衷感谢上海戏剧学院科研处处长、博士生导师王云教授。《汇编》编成以后,对其史料价值、学术含量,我们心内常怀惴惴,也为出版而愁。王云教授知道后,对《汇编》的价值给予肯定并慷慨允诺资助出版。王云教授平易近人、崇尚学术、奖掖后学的精神将激励我们在秦腔研究方面继续深入。我们还要感谢秦腔研究专家王正强先生、苏育生先生慨然赐序;也要感谢上海戏剧学院叶长海教授、张伟品老师对《汇编》价值的肯定,以及对我们从事此项工作的鼓励。

最后希望藉此《汇编》出版,吸引更多的学者和爱好者参与到秦腔的研究队伍中来,为弘扬和发展我们的民族戏曲艺术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5年6月

《民国时期西安秦腔班社戏报汇编》凡例

一、丛书汇编的戏报资料,大部分来自陕西省图书馆所藏民国时期各种报纸。

二、丛书将经见之戏报全部汇编,班社无论大小,戏报无论完整与否,凡所见者尽行收录,内容涵盖易俗社、三意社、正俗社等大班社,还涉及若干小班社。

三、丛书所涉及戏报按照年份从早到晚编排。戏报包括演出时间、演出剧目、主要演员、场别等。

四、戏报以表格形式整理罗列,便于读者阅读利用。每年度演出信息表后附有注释,注释内容主要是对舞台布景、演出性质等所作补充说明。

五、为保留文献原貌,对演员姓名、剧名等涉及异体字者,一般不做更正。但对于明显印刷错误、所载剧名与剧中人物及剧情不契合者、涉及历史人物姓名讹误者等酌加更正,如《张卖布》改作《张连卖布》,《哭刘缤》、《哭刘演》改作《哭刘縯》等。六、正文页主演信息空缺未加注释者,系原报纸缺如。

七、除特别说明外,丛书涉及之日期悉为公历。

八、因馆藏报纸不全,搜罗过程或也有遗漏,故所编汇内容尚有不完备之处。

九、丛书分四卷五册。易俗社卷分上下两册;三意社一卷一册;正俗社、正艺社合一卷一册;其他28家小班社合一卷一册。

主编、副主编简介:

郭红军,供职上海戏剧学院,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专业教育学,志趣在戏曲,业余研秦腔史论和木偶戏史论。参与编写和主编过《折子戏赏析》、《名伶名剧赏析》等著作,有秦腔史论方面论文发表。近年来从事木偶戏研究,出版专著《中国木偶戏史稿》,主持上海市哲学和社会科学课题等四项木偶戏研究课题,发表木偶戏研究论文多篇。

张振秦,工程师,业余从事秦腔史论研究,发表秦腔史论文章多篇。

苟登财,工程师,业余从事秦腔史料钩沉和研究。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相关推荐

  • 【随笔】怀念肖若兰先生

    怀念肖若兰先生 文/张佳辉 维一九九六年某月日肖先生离世,距今廿四春秋矣.曾未谋面,幸先生有音像存世.吾慕秦腔,故可聆音观容,宛若在世般,动人心弦. 先生生于西安未央,其父筮易,社之七期学员,技工青衣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 易俗社剧场

    易俗社剧场位于西安碑林区西一路282号 民国六年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易俗社剧场在钟楼以北,距北大街很近.从北大街经过时看到这栋与众不同的建筑,灰色墙面,大红柱子和窗扇,虽不算宏伟,但在这条不 ...

  • 秦剧学社:《民国时期西安秦腔班社戏报汇编》四卷五册全部出齐

    日前,由秦剧学社策划编撰."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计划"资助.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秦腔史料丛书<民国时期西安秦腔班社戏报汇编>四卷五册全部出齐,丛书总字数110余万字 ...

  • 民国时期西安大药房开了几十年的治腰痛腰酸灵验秘方

    By 吧啦者at 2020-08-28· 配方: 杜仲,小茴香,花椒,当归,补骨脂,知母,青盐 各等量. 制法: 将上面药材一起研碾成细粉末,密储备用. 用法: 每次取上述药粉50克左右,和在鸡蛋里, ...

  • 【行走在乾县】乾州人文历史博物馆藏品推介(九)民国时期乾县教师张芸芝的教育故事

    民国时期乾县教师张云芝的教育故事 张芸芝先生(我们没有张芸芝先生的年龄.性别.籍贯及生平简历等更详尽的信息,只能推断先生大约应该是男教师,姑且称之为先生,其实在解放初期乾县人本来就称教师为先生)民国时 ...

  • 验方秘方:民国时期西安大药房的祖传秘方

    第一个秘方,治腰疼,这个秘方从1951年冬天得到,一直沿用到现在,医好病人无数.随便举一例,90年代,本地北山,一个姓王的妇女,30多岁,腰疼,老公和他弟弟用架子车把她拉来的,20多里山路,那时还没有 ...

  • 民国时期西安大药房的祖传秘方

    治腰疼,这个秘方从1951年冬天得到,一直沿用到现在,医好病人无数.随便举一例,90年代,本地北山,一个姓王的妇女,30多岁,腰疼,老公和他弟弟用架子车把她拉来的,20多里山路,那时还没有村村通水泥路 ...

  • 民国时期西安大药房的腰疼方

    治腰疼,这个秘方从1951年冬天得到,一直沿用到现在,医好病人无数.随便举一例,90年代,本地北山,一个姓王的妇女,30多岁,腰疼,老公和他弟弟用架子车把她拉来的,20多里山路,那时还没有村村通水泥路 ...

  • #健康科普排位赛#民国时期西安大药房的祖...

    民国时期西安大药房的祖传秘方 第一个秘方,治腰疼,这个秘方从1951年冬天得到,一直沿用到现在,医好病人无数.随便举一例,90年代,本地北山,一个姓王的妇女,30多岁,腰疼,老公和他弟弟用架子车把她拉 ...

  • 郭聚义 | 民国时期西乡寨窳炭窑纪事

    往期回顾  ·  孝义干部南下概况 ·  山西唯一 | 中国最年轻的民歌收集人 ▼  点击收听  ▼ 作者:郭聚义 民国十二年(1923年),孝义市第五区公所所在地郭家掌的村东头,金斗山下的寨窳沟,开 ...

  • 民国时期最细腻的西安游记,城外是漫漫绿野

    如果说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红楼梦>,那么前来长安寻梦的人们感受到的长安也是不一样的吧! 李长之先生毕业于清华大学,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他1937年来与同伴一起来西安寻梦,寻找唐诗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