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怀明:《寻梦金陵话红楼》前言

编完这本小书,虽然面对的只是一个六百多KB的电子文档,但我可以想象一厚叠文稿堆放在一起、散发着油墨香气的情景,当然我更喜欢后者,因为它更为直观,也让人感到实在。

《寻梦金陵话红楼》,苗怀明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准确的说,这本书的书名应该叫《南京大学文学院2006级红楼梦研究课程作业集》,但这样不仅字数太多,过于直白,而且出版社也不会答应。于是征求同学们的意见,采用《寻梦金陵话红楼》这样一个叫起来顺口也颇有些诗意的书名。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语意双关,很符合这本书的写作、编辑意图。在《红楼梦》中,金陵不仅仅是一个地名,同时也是一个维系着梦想的地方:作品的核心人物是金陵十二钗;贾母不满意贾政毒打贾宝玉,喊着要“立刻回南京”;贾敬死后,天子下旨令其子孙“扶柩回籍”;王熙凤最后的结局也是“哭向金陵”。……作为贾氏家乡的金陵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种人生的归宿,具有象征意味。

对同学们来说,金陵也有着特别的意义,他们怀着美好的人生梦想从四面八方来到这座美丽的六朝古都,在这里度过了一段人生中至关重要的青春时光。四年之后,他们再从这里出发,将梦想变成现实。

之所以将同学们的作业结集成书,主要有如下两个想法:

《风起红楼》

其一,这与我开设的课程有关。

从2001年起,我每年都要为文学院三年级的同学开一门名为《红楼梦研究》的指导选修课。起初是讲红学研究史,后来改为按专题讲授。作业也比较固定,那就是每人认领一回作品,然后做如下三个工作:

一是以脂本或程本为底本,用其他版本系统的本子为校本,详细校勘,写出校记;二是在校勘的基础上,比较并归纳脂本与程本在人物、情节、词语等方面的异同;三是以这一回为核心,结合全书,写一篇小论文。

本书结集的即是作业的第三部分。每次批改作业,都为同学们认真的态度所感动,为其中一些精彩观点叫好,觉得一些好文章仅仅作为作业,打个分数,随即湮没无闻,实在太可惜了,应该刊布出来,让更多的人分享才是。

2008年冬,我把自己的想法向当时主管本科教学的副院长汪维辉汇报,得到他的鼓励和支持,于是决定将2006级同学的作业作为本科教学成果结集成书。

《话说红楼梦》

其二,这与我对当下红学研究状况的看法有关。

这几年红学红火的程度已非大红大紫所能形容,每年出版的所谓专著平均70部左右,至于各类刊物刊发的论文,更是数量惊人。这些红学著述的作者既有专业学者,也有不少爱好者。各种奇谈怪论,层出不穷,呈现出混乱无序的状况。

作为一般读者,应该怎样阅读和欣赏《红楼梦》,我们可以不理会社会上的种种喧嚣,但对自己的学生却含糊不得。

在我看来,与其在学养不足、研究能力不具备的情况下大谈特谈《红楼梦》的作者、版本等问题,提出一个个骇人听闻的所谓新观点,还不如老老实实、逐字逐句地阅读作品,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领略作品所体现的语言之美、艺术之美,得到人生的启迪和审美愉悦。

这才是我们对待《红楼梦》这部文学名著的基本态度。等到同学们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具备一定的学养和研究能力时,再探讨一些更为艰深、繁难的问题也不迟。

《明清文学的青春解读》

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要求他们这样做的。因此,编辑出版这本书意在实践我们的主张,为一般红学爱好者提供借鉴。

至于社会及网络上那些感觉良好,动不动就要推翻什么、开创什么的红学发烧友,我们并不苛求改变他们,我们只是为一般读者提供一种选择而已,毕竟现在是一个多元的时代,无论是欣赏还是研究,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至于自己的研究成果是否有价值,是否得到承认,那又是另外一件事了。

基于这两种想法,我选择2006级同学的课程作业结集出书。除了少数几篇之外,多数同学的习作都收进来了。我没有像通常编书所做的那样,精选其中一部分出版,而是意在保存原貌,让人们看到当代大学生阅读、欣赏《红楼梦》的真实情况,为有兴趣的读者提供研究资料。

自然,这种做法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它不能藏拙,一些稍平的文章也许会令读者失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把同学们的作业随便印出来。

《红楼梦研究史论集》,苗怀明著,辽宁人民出版社2019年1月版。

在完成作业到本书出版之前,我至少给同学们三次修改的机会:一次是我给大家要电子版进行汇编的时候,一是我读完全书,提出具体意见,让大家修改的时候,一次是大家看校样的时候。力求每篇文章都能反映出作者本人的最高水准,对读者负责,也对自己负责。由于各人的学养、能力不同,文章的水平自然也难以做到整齐划一。

总的来说,我对收在本书里的文章还是比较满意的,同学们大多写出了自己阅读作品的真实感受和心得体会,起码有一半以上的文章写得不错。有些文章不乏精彩之笔,颇能给人启发,比如卞心怡同学通过叙事视角的细腻分析,谈到《红楼梦》对以往才子佳人文学的超越;韩诗颖同学从香这个独特的视角来谈钗、黛性格、气质之别;柳玲同学对《红楼梦》空间叙事的细致分析。

还有一些同学所写为商榷文章,比如段天姝同学对刘心武“秦学”的商榷、周敏同学对王伯沆观点的批驳,都能做到摆事实,讲道理,颇有说服力,表现出良好的学风。其他如刘思敏、梅爽、舒迟、王一卉、吴心越、朱琳、朱姗等同学也都写得不错,皆有可圈可点之处。与市面上一些专家所写《红楼梦》欣赏、品读之类的书籍相比并不逊色,甚至要超过他们。

能写到这种水准,对这些大学三年级的同学们来说,已经相当可以了。从这一点来看,本书也是值得出版的。有如此好的专业基础,再加上个人的努力,这些同学将来如果继续深造的话,真是前途无量。

《王伯沆批校红楼梦》

作为一名教师,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这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只是希望我这个老师没有误人子弟,还能教给他们一些东西。

当然,审稿过程中也并不总是愉快的。尽管我多次告诫同学们,一定要尊重前人的劳动成果,凡引用别人的话,一定要注明出处,否则有抄袭之嫌。文章一定要写出自己的东西,哪怕写得不好。

但我还是看到一些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念及这些同学还年轻,人生的路还很长,我给了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希望他们以后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诚实做人。人可以不拘小节,但不能不讲原则。

不管怎样,这本小书的出版无论是对同学们还是对我本人,都是很有意义的。它既是一本特殊的红学论文集,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阅读欣赏《红楼梦》的真实情况,同时它也是一份珍贵的记录,记录了一段有意义的人生轨迹。

《红楼梦》是一部一生都读不完的文学经典,它提出的许多问题跨越时空,直到今天都不会过时。不同年龄的人读《红楼梦》,会有不同的感受,常读常新。阅历的增长会加深我们对《红楼梦》的理解。

《曹雪芹》

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无论将来所处的境况如何,希望同学们在有空闲的时候,还能再翻翻《红楼梦》,相信一定会有与今天完全不同的感受。至于读者诸君读后的感觉如何,我们还无法知道,但希望这本小书不会让你们失望。

由这本小书想到很多,其中一些场景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

每当我上课的时候,总有一杯热茶放在讲台上,它让我感到温暖,后来知道这个细心的同学叫韩诗颖。

编书过程中,需要不断与同学们沟通,做一些协调工作,我随机找了一个同学,这个同学自始至终都很耐心,也很细致,她叫卞心怡。

感谢这些热心的同学们,是你们让我深切感受到做老师的快乐,是你们让我感到所有的辛劳都是值得的。感谢你们,祝福你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