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的勋贵二代们大权在握,为什么还是在高平陵之变中一败涂地?
在正史的记载上,并没有记载曹真和曹休的出生年月,只记载了他们死亡的年代。曹真死于公元231年,曹修死于公元228年。
最近的考古发掘证明,曹休享年51岁。按照这个记载推算的话,就应该出生于公元177年。比司马懿大两岁,司马懿出生于公元179年。
曹丕比司马懿小三岁,生于公元182年,死于公元227年。也就是说,曹真,曹休,司马懿和曹丕大体上是同龄人。
曹丕临死的时候,任命的四位辅臣是曹休,曹真,司马懿和陈群。但他死后仅过了一年,曹休就死了。三年后,曹真也死了。
所以,如果曹休多活15年的话,就是死于公元243年。如果曹真多活15年,至死于公元246年。而司马懿真正掌握曹魏政权的内外军政大权,是在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之变之后。
从这个角度说,即便是曹真和曹休多活15年,你还是撑不到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的话,情况也会不一样。
曹休和曹真在世的时候,司马懿接触军队的机会很少,大多数时候只是一个文官的角色。还在曹休和曹真死后,曹魏政权的初期和中期的高级将领大多数已经凋零,所以只有司马懿才能领兵出征,东抗孙权,西拒诸葛亮,北征公孙渊。
也正是在司马懿这样领兵四处征讨的过程中,提拔起来一大批曹魏后期的主要将领。比如郭淮,邓艾,毋丘俭,胡遵等,都是在司马懿掌握军权的时期成长起来的。
战争和军事指挥是需要经验的,而这种经验只能在实战中磨练和获取。这就是传统上所说的猛将必起于卒伍。没有经历过战争锻炼的将军,一旦遇到战争,表现必然都是不及格的。
这也是历代所有王朝我经历过的,一旦持续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国家的军队里,战斗力最强的往往是长期驻守边关的军队。这就是因为,内陆的军队不是长期面临作战任务,战斗力退化比较快,他驻守边境的军队,因为面临着比较险恶的军事战争环境,战斗力还比较强一些。
而曹魏的功臣宿将和和曹氏夏侯氏的宗室亲贵后人们,在他们的父辈凋零的时候,都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他们的军事经验还很不足,比如夏侯楙,曹爽,夏侯玄,夏侯霸都是这种情况。
夏侯楙在镇守长安时,碰到诸葛亮北伐,表现非常糟糕,完全没有独自处置军政事务的能力。曹爽在被任命为辅政大臣之前,也没有任何军事上的表现。夏侯玄也是同样的情况。
曹爽在得势之后,把夏侯玄从掌管禁卫军的中护军调任为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之后,曹爽不顾司马懿的反对,主动请缨,讨伐蜀汉,同样表现非常糟糕。这说明,他们这些人作为勋贵二代,事先没有任何军事上的锻炼,经验非常不足。
如果曹休和曹真我的时间更长一些,无论是在对孙吴还是在对蜀汉的战争中,都可以逐步磨练和培养他们自己的子弟,积累军事经验,让他们更快的成长起来,掌握军权。
这样,他们死后,曹魏也就不需要像后来那样,几乎所有重要的战争都必须由司马懿负责指挥,否则就无法完成战争的任务。即便这些人,没有能力指挥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也可以通过在那些战争相对比较少的地区的小规模军事行动中来积累经验,可以让他们获得最基本的军事经验和常识。
比如曹爽在高平陵之变中的表现就是极端缺乏军事经验的,连最基本的分析敌我双方形势,各自的优劣都做不到。所以才会被司马懿人数并不多的一点军队就吓倒,拱手让出了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