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尽屈辱时,曾国藩从不对人言,只有一句话可以形容他的心境
小珏说历史——《曾国藩及湘军》系列四十二 请勿转载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的晚清政坛,就是曾国藩大展身手的舞台。他创办湘军,将这次农民运动镇压,挽救了岌岌可危的清王朝。然而,在当时的社会中,曾国藩的成功就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他没有高门的背景,身为汉人备受猜忌,却能脱颖而出,建功立业,这是为什么?
曾国藩在他的日记和家书中,曾经不厌其烦的告诉他的弟弟和子侄们:做人就要有“打掉牙齿和血吞”的精神。他之所以能成功,这种精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说这句话是在曾国藩率领湘军,打下武昌后,他的恩师、首席军纪大臣穆彰阿送给他的。又有人说,这是曾国藩根据祖父星冈公曾玉屏所说:“怯懦无刚乃男人最大之耻”,自己揣摩,又融合贯通,领悟到“刚毅”两个字后,生动形象的写就的。
不管哪种来源,当时能将这句话运用得炉火纯青的,唯有曾氏一人而已。这句话的内涵并不复杂,它的意思就是指遇到挫折的时候,应该默默忍受,不对人诉苦,不抱怨,咬牙坚持,等到最后胜利的那一刻。这种精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因为这是一种强者的精神,一种强者的特质,不是人人都可以拥有的。在曾国藩少年时代,曾经参加了六次乡试,结果前四次都失败了,第五次还没有录取,仅仅考上的是“佾生”。所谓“佾生”就是指乡试落榜但成绩还算不错,允许下一年可免县试、府试,只参加院试即可,故称“半个秀才”。
然而,曾国藩以此为耻,拒绝接受了这个身份。他将授予这个资格为奇耻大辱,回到家后,他以百倍的努力用功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坚韧的努力下,他如同醍醐灌顶一般,突然开窍。在第七次乡试种,终于考上了秀才,第二年考中举人,四年后,考中进士,点为翰林,从此飞黄腾达。
在湘军成立之初,本来是放在长沙开办团练的。在这里有诸多好处,既可以就近找湖南巡抚筹措经费,又可以坐镇省城,随时防范太平军。然而,曾国藩发现,在长沙的日子并不如同他想象的那么轻松惬意。
当时,曾国藩将湘军和绿营放在一起训练,规定每周有几天是合练时间。然而,绿营当时已经腐败透顶,训练完全就是走过场。曾国藩的严格训练,让绿营的抵抗情绪很高,他们不敢公然向二品大员挑战,就转而为难湘军。
特别是有一次,绿营挑衅湘军,双方大打出手。曾国藩没有权力直接管束这些绿营官兵,反而被他们找了个苗头,围住了曾国藩会馆。最后,这群打仗不行,扰民有术的绿营军队,竟然冲进曾国藩的府邸,杀了他好几个随从,还差点要了曾国藩本人的命。
曾国藩跑得快,这才保住一条小命。但他了解到,这并不是单单绿营几个胆大妄为的人所做,而是受到长沙官员的怂恿。在当时,湖南巡抚就在隔壁,却没有露面。曾国藩本来就只有二品虚衔,并没有实职,即使威信扫地,也不能拿长沙的官员怎么样。总不能一纸奏折弹劾所有的长沙官员吧?
曾国藩将此事记录在日记之中,却没有对人言。等到他的湘军有成,攻克武昌,南下又破九江等重镇之后,朝廷对湘军刮目相看,将他们视为挽救大清的唯一希望。这个时候的绿营,仍然还是丢盔弃甲的败军之将,而曾国藩的湘军,却是令太平军望而生畏的部队。当日的胜负,现在高下立判。
直到这个时候,曾国藩才在日记之中向弟弟们披露了这个过程,当时他就将这口恶气吞下,为了避免和绿营冲突,将练兵所在改为衡州。他并没有服输,而是郑重其事的说,此事暂且记下,忍让一时,准备好后,再做较量。
“打掉牙齿和血吞”的精神,是一种真正的强者精神,它不向人展示软弱的一面,不乞求他人的怜悯。它是化悲痛为力量,从哪里跌倒重新爬起来再干的倔强性格。曾国藩告诉我们,人生道路何其曲折,如果没有这种强者精神,又怎么能走得更远?
参考资料:《曾国藩传》、《曾国藩日记》、《曾国藩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