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名著个性化解读——《巴黎圣母院》
2017.10.09 《巴黎圣母院》
放纵不羁爱自由 2017-11-22
作者 石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们介绍《巴黎圣母院》。
作者是法国的雨果。说到这一点,我想大家一定要注意一个知识点。我们高考要求的名著当中,有一个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还有一部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
这两部作品,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放在一起。作者都是法国人,并且都是19世纪的作品,不过从创作手法上来看,《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而《欧也妮·葛朗台》则属于现实主义。
这两个人就好像我国唐代的李白和杜甫,从不同的方向一起爬上了文学创作的巅峰。
很多同学不知道浪漫主义是怎么一回事,或者会有错误的理解,所以在这儿我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概念。浪漫主义是一种文学思潮,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它强调直觉、想象力、和感觉。
这一点在李白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李白的作品多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又多用联想和想象,这是典型的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这一点起源于战国的屈原。形成的原因,我就不在这里多说了。
现实主义又称“写实主义”,简单点说,就是强调对自然地忠诚,关心身边之事,关注国家和民生。
《巴黎圣母院》被誉为“长篇小说中的莎士比亚”、“巨人般的作品”、“法国浪漫主义历史小说的杰作”、“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它为雨果“成为法国以至欧洲最重要作家之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是在 1830 年法国 “七月革命”爆发,封建复辟王朝被推翻的影响下创作的。作品表现了反封建的现实主题,深切谴责了给卡西莫多和爱斯美拉达带来深重苦难的社会。作者雨果与巴黎圣母院渊源极深。少年时代的他就对哥特建筑艺术有浓厚的兴趣,到青年时期,他更是屡次进入圣母院,广泛阅读有关资料,并假托曾在巍峨高耸的钟楼的黑暗角落,发现墙上有一个中世纪人物手刻的希腊词:命运!这个词无所不在的宿命寓意深深打动了作者,处于激动中的雨果便以巴黎圣母院为背景,展开大胆想象,为世人塑造出了善良纯真的吉普赛女郎,外表丑陋而内心善良的敲钟人,道貌岸然却满腹淫欲的弗雷洛等经典人物形象。而《巴黎圣母院》确是为了叙说“命运”而写的。雨果这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寻求的是命运的真实内涵。无论是克洛德,还是卡西莫多,他们归根到底是社会的人,他们内心的分裂和冲突,反映的是他们那个时代神权与人权、愚昧与求知之间,庞大沉重的黑暗制度与挣扎着的脆弱个人之间的分裂与冲突,这终于导致小说的悲惨结局。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其中有三个主要人物,可以用简练的语言对其进行概括。
爱斯美拉达
善与美的化身,她纯洁、善良、坚贞不屈、极富同情心、舍己救人。小说主人公,一个在巴黎街头卖艺为生的吉普赛姑娘。
克洛德·弗罗洛
教会势力的代表,是淫邪、虚伪和凶残的化身,其虔诚的外表下掩藏的是野心和毒心。
卡西莫多
外表丑陋,内心善良。
下面分析一下这部作品的艺术特征,希望大家能掌握几个关键要点。
整体来看,《巴黎圣母院》是以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离奇的情节,巧合、夸张、怪诞、富于幻想。多重对比手法的运用,表现人性中美与丑的对立和交织。
具体表现在:
1、奇异曲折的故事情节:(小说情节环环相扣,紧张激烈)。有太多的巧合,并且在希望越大的时候,失望来的越突然。这都使这部作品有很大吸引人的魅力的愿意之一。
2、不同寻常的环境描写:巴黎圣母院“既永恒又多变”,“是一部规模宏大的石头交响乐”,“是民族的宝藏,世纪的积累,人类才华升华的产物 ”,“是一种岩层”,“人类的智慧在哪里凝聚起来,时间就是建筑师,人民就是泥瓦匠” ,再通过卡西莫多有如神助的敲奏的美妙的钟声,激活这座建筑,使之有声有色更为神秘庄严。又如对巴黎城的描写是一部伟大城市的编年史“一个中世纪建筑学与历史学的产物,一部石头的编年史。”
3、夸张的描写:
在人物的刻画上,卡西莫多丑得让人不可思议——鼻子是个六面体,嘴是斜的,甚至一只眼睛上还长了个瘤子,头发如茅草一般,驼背,瘸腿,这一切的因素和在一起,简直是个怪物。而爱斯美拉达,则又美得叫人难以至信,她的美貌使太阳失色,以至巴黎市民都如此喜爱她,乞丐们如此尊敬和爱护她,连身为副主教的弗罗洛也难以不自觉的想得到她。正是通过对两人面貌的夸张描绘,才增大了两人之间的反差,使故事的浪漫主义色彩更为浓厚。
4、美丑对照的原则:
雨果阐述过在艺术作品中美丑对照的原则:“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整部作品通过两个王朝,两个国王;两个法庭,两种审判;两个社会,两种场面;两组人物,两种命运的鲜明对照,构成了一个对比的系统,突出了作品反封建、反教会的主题。
这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1)同一人物自身外在形象和内在德行的对比卡西莫多外表丑陋,但内心善良,在受刑时他表现出超人的顽强和忍耐,可是在爱斯梅拉达送水给他
喝的时候,他流出了感激的眼泪。这是人性的自然流露。
弗比斯虽英俊潇洒,但风流成性,极为卑鄙,在玩弄爱斯美拉达之后,还率领弓箭队去追捕她。
(2)不同人物的对比
卡西莫多的丑陋和爱斯梅拉达的美貌、她的善良与弗罗洛的狠毒、她的钟情与弗比斯的轻薄,都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在对爱斯美拉达的爱上,卡西莫多天使般的爱与弗罗洛魔鬼般的爱的对照;卡西莫多的真诚、无私与弗比斯的虚伪、自私的对照。
(3)人物不同成长阶段的性格对比(人物行动前后不同的对比)
早年的弗罗洛勤奋好学,潜心钻研科学,他怜爱弟弟,收养了弃儿卡西莫多。可以说早期的他博学而富有爱心。后来他当上副主教,恪守教规,可是却爱上了爱斯梅拉达。在宗教的禁欲主义的压抑中,他的精神开始扭曲,对爱斯梅拉达的爱变成要么得到,要么毁灭的变态欲念。他成了精神上的畸形人。此时的他变成了一个阴沉、残暴的魔鬼。
以上是关于这部作品的常识。最后给大家留一个思考题:世界上美与丑存在的意义各是什么?何为真美,何为真丑?(不要谈外表和心灵这些俗之又俗的道理)
好了,今天就到这儿。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