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拳

武术拳种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多彩。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武术拳种的分类方法将呈现出多样的特征。纵观武术发展史,人们曾使用多种概念尝试划分武术内容类别。

战国初期成书的《司马法》中,已有长兵、短兵的兵械分类概念;明代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介绍当时流行拳法时,提到长拳、短打的概念,同时在介绍拳技时,使用了打(张伯敬之打)、踢(李半天之腿)、跌(千跌张之跌)、拿(鹰爪下之拿)四个分类概念;清初黄宗羲所撰的《王征南墓志铭》中,提出了内家拳、外家拳的武术拳种类别概念。民国初年,《中国精武会章程》使用了“黄河流域派”“长江流域派”“珠江流域派”的分类概念;陆师通在《北拳汇编》一书中,使用了“南派”“北派”的分类概念。

历史上这些分类方法,对人们研究武术的技法特征,了解拳术的分布区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将兵器分为“长兵”和“短兵”,在战国时有“长兵以卫,短兵以守”的战法,到明代就发展出了“长兵短用”和“短兵长用”的技法 。如江河流域说将武术拳种分为南派和北派,这种划分方法以流传地域为基础,指明了地理气候对拳术形成的影响,使分类由表及里,不断深入发展。再如,明清之际的“内家拳”仅是王征南传承的一个拳种,而“外家拳”仅指少林拳,到民国期间,人们将其发展成凡是“主于搏人”“亦足以通利关节”者,概称“外家拳”;凡注重“以静制动”“得以导引者为多”者,概称“内家拳”。①

内家拳是一种“主于御敌”的拳种。所谓“内家”是相对于“主于搏人”的“外家”拳技而言。

内家拳在明代流传于浙江。传习者说此拳传自宋代武当山道士张三峰。或云“宋微宗时,张三峰夜梦元帝授之拳法”(见《王征南墓志铭》,或云“张三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见黄百家撰《内家拳法》)。百年后,陕西王宗精此术,传温州陈州同,又有鄞县人张松溪(属浙江宁波人)得孙十三老传,张又传四明人叶继美,叶传吴昆山、周云泉、单思南、陈贞石、孙继槎等,他们皆各有传人。其中单思南传王征南。王之弟子黄百家著《内家拳法》,黄父宗羲撰《王征南墓志铭》,两文中都详细记述了王征南有关内家拳源说及其所传拳技。内家拳对后世拳坛影响颇深,曾产生过诸种附会说法。关于内家是否创自张三峰的问题,至今争论犹存,莫衷一是。②

内家拳基本手法包括:斫、削、抖、磕、靠、掳、逼、抹、芟、敲、摇、摆、撒、镰、嚣、兜、搭、剪、分、挑、绾、冲、钩、勒、耀、兑、换、括、起、倒、压、发、插、删、钓等35种。

基本步法包括:瓦步、后瓦步、碾步、冲步、撒步、曲步、蹋步、剑步、坐马步、钓马步、连枝步、仙人步、分身步、翻身步、追步、逼步、斜步、绞花步等18种。

基本击法包括穴法和应敌法打法两种。穴法的内容含有点打对方穴位和锁拿对方关节等打要害的技法。攻击部位有死穴、哑穴、晕穴、咳穴、膀胱、虾蟆、猿跳、曲池,锁喉、解颐、合谷、内关、三里等处。应敌打法的内容含有长拳滚斫、分心十字、摆肘逼门、迎风铁扇、弃物投先、推肘扑阴、弯心杵肋、舜子投井、剪腕点节、红霞贯日、乌云掩月、猿猴献果、绾肘裹靠、仙人照掌、弯弓大步、兑换抱月、左右扬鞭、铁门闩、柳穿鱼、满肚痛、连枝箭、一提金、双架笔、金刚跌、双推窗、顺牵羊、乱抽麻、燕抬腮、虎抱头、回把腰等若干种。

内家拳的基本套路有六路、十段锦。

有歌诀,其六路曰:

佑神通臂最为高,

斗门深锁转英豪。

仙人立起朝天势,

撒出抱月不相饶。

扬鞭左右人难及,

煞锤冲掠两翅摇。

其十段锦曰:

立起坐山虎势,

回身急步三追。

架起双刀敛步,

滚斫进退三回。

急身十字急三追,

架刀斫归营寨。

扭拳碾步势如初,

滚斫退归原路。

八步韬随连进,

滚斫归初飞步。

金鸡独立紧挚弓,

坐马四平两顾。

内家拳将拳架姿势和动作过程中的错误称“病”,列了14种“禁犯病”。包括懒散、歪斜、寒肩、老步、腆胸、直立、软腿、脱肘、戳拳、扭臀、曲腰、开门捉影、双手齐出。

内家拳“主于御敌”,讲究以静制动,非遇甚厄则不发,发则犯者应手即仆。

内家拳以“敬、紧、径、劲、切”五字为“心诀”。凡学内家拳术须知敬、紧、径、劲、切五字。此虽非拳术,然学者离此五字则不为功。盖拳术为我之国粹,于国于身均占重要地位。苟学而所宜。故学拳术者首先必敬,敬始能专,专俾察微,始可以语拳术。不然传非其人,欲盖发损,拳术之价值于焉坠矣。人能以敬重之心学拳而不持久,虽其初志可嘉,终属无底之成,欲除此弊在一紧字。盖敬继以紧,则其敬也始终不渝,敬不渝则万事可举矣。故紧之一字亦学拳术者所必知也。敬紧功夫既到,若学习不依门径,则次序颠倒。若小儿由步而趋,由趋而走,必经一定三阶段也。学能秩序渐进,然后继之以功(即持之以恒之韧劲),则成功速。劲而能切其要,则学必精。此敬紧外所以又贵乎径劲切也。

20世纪30年代《内家拳法研究》的作者认为,内家拳已如黄百家所言,成了“广陵散”了。在80年代“武术挖掘整理”中,有人自言其技为松溪派内家拳,然否,众说不一。不论内家拳是否还有传承,它的若干技法影响了后世武术的发展,却是不容置疑的。

清末民初,相继出现了将特点异于“少林拳”的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概称为“内家拳”的提法。这种提法在一部分武术习传者中约定俗成地沿用着。一些研究者则认为明清间的“内家拳”,仅是宁波一带流行的地方拳种;与后世的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并不是一回事,应该区别开来。民国年间关于后三种拳术总称为“内功拳”的提法,逐渐得到了学人的认可。②

从以上记述可以看出,所谓内外家是着重于战术的区分。“内家拳”是指是在战术上主张以静制动、后发先至的拳术。即主于防御型打法的拳法。它是相对于少林主于搏人的进攻型特点而言的。其实所谓内外家在技击上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战不过攻防,术不过奇正,形不过虚实,所有的拳术都是为了制人而不制于人,只是各自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技术特点。一般来讲,人们习惯把那种主于搏人,以动为主,先发制人的拳种称为“外家拳”; 而把主于御敌,以静制动,后发先至的拳种称为“内家拳”。值得注意的是,早先的内家拳与今人所讲的以内练为主的拳术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注重技击实战,而后者则注重调息养生,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①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武术概论》教材编写组.武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②康戈武.中国武术实用大全【M】.北京:中华书局,2014.

推荐阅读以下材料,以供参考:

少林派

少林派是武术中一个约定俗成的技术流派。因以少林寺传习拳技为基础形成,故名。把武术分为少林、武当两派,缘自黄宗羲《王征南墓志名》。当时说的少林拳还仅指与内家拳特点不同的少林寺传习拳法。后来由于少林寺内传习的武技内容日广,传出的武技量日增,少林寺又是官方支持或允许的习武场所,还由于少林寺僧传习的禅宗是释、儒、道合体的中国佛教,各阶层习武者多能接受其“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的教义(见该寺嘉靖间立《三教九流图赞》碑),于是逐步形成了以少林寺传习拳技为主体,与少林拳技技理相似、特点相近的拳种归附少林的少林派。至民国时,归附少林派、自称为少林派支绪的拳术愈来愈多。乃至使少林派拳技显得庞杂不经。现代武术学术中,已不再采用只将武术分为少林派和武当派的分类法。但是,作为一种俗称,仍在民间武坛中沿用。

武当派

俗称内家拳为武当派。持此说者,以黄宗羲撰《王征南墓志名》为据。依内家拳始自张三峰,张三峰为武丹士之说,故名。黄宗羲之子黄百家撰《内家拳法》说:“张三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依此说,内家拳,或称武当派拳法是在少林拳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民国初,有人将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合称为“内家拳”,呼之为“武当派”。1928年成立的南京中央国术馆,曾一度依这种民俗和称谓,将该馆教学内容分为“武当门”和“少林门”,沿袭将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归入“武当门”其他拳技统归“少林门”的分类法。实际上,张三峰是否创造了内家拳尚属悬案(参见:康戈武.中国武术实用大全.【M】.北京:中华书局,2014.第四编“内家拳”),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也并不出自武当山,少林派亦不能包罗那么庞杂的内容。目前,武术分类中已不再采用“武当派”这一概念,只历史地把它看成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武术系类。

太极拳

太极拳是武术圆柔拳种。清初始见传于河南温县陈家沟。套路名称有“十三势”“长拳”“炮捶”。清代末叶,武禹襄(1812-1880)编著太极拳谱八篇,首录《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始以“太极拳”为名统称陈家沟流传的拳术。“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即阴阳。太极之理即阴阳相互对应、相互统一、相互转化之理。太极拳以此解析拳理,故名。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有几种不同说法。一说传自唐朝许宣平或李道子;一说传自宋代张三峰;一说传自明代张三丰;一说传自陈家沟陈氏始祖陈卜。据唐豪、顾留馨等人考证,这些说法均为附会,或者仅是没有依据的传说。陈家沟的太极拳是陈氏十四世陈长兴(1771-1853)时,始传外姓杨露禅。此后,太极拳从陈家沟陈氏一地一族的小范围传向全国,并逐步衍生出了与陈式太极拳特点有异的杨式、武式、孙式、吴式等多种太极拳流派。

八卦掌

八卦掌为武术圆柔类拳种。原名“转掌”,后称“八卦掌”,亦称“八卦转掌”“游身八卦掌”“揉身八卦掌”。后世传习者多以转掌的走圈似循八卦八方位的连线,其技法讲究纵横交错、随走随变,其击法讲究临机应变、以变应变,合于《周易》中“刚柔相摩,八卦相荡”,运动不息、变化不止之理,而惯称之为“八卦掌”。关于此拳的起源,传说不一。据考证为清代河北文安朱家务村董海川(约1813-1882)所创。此拳系以极似道教“转天尊”的绕圆走圈导引术和武术的攻防方法融合成基本运动形式,采用“易理”论述拳术运动规律,形成“以动为本、以变为法”的基本拳理。大约1866年,董海川在北京肃王府传出八卦掌法后,其术很快盛传京津冀,并不断传播各地。八卦掌的技术和理论体系也随之迅速发展。

心意拳

心意拳是武术拳种之一,全称“心意六合拳”,亦称“六合拳”。后世传习者以此拳强调“心之发动曰意,意之所向为拳”,而惯称“心意拳”。关于此拳的起源传说不一,一般认为此拳创自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姬际可(字龙凤)。据清雍正间李失名《六合拳谱·序》云:“惟六合出于山西龙凤姬先生。先生明末人也,精枪法······变枪为拳,理会一本,形散万殊,拳名六合。”

形意拳

形意拳是源出于心意拳的一个拳种。“取其以心行意之义”,亦称为“行意拳”。此拳讲究“象其形,取其意”;要求“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内意和外形高度统一,故名。形意拳脱胎于心意六合拳而自成一系。1856年,河北深县李飞羽(洛能),始以“形意拳”为名,在山西、河北等地传授该系拳技。此拳系借鉴“禽戏”增益拳式,采用“五行学说”论述拳术的运动规律。清咸丰后得到了较广泛的传播。并逐步形成了山西、河北两系不同的技法特色。

版权声明:武博鸿天致力于好文精选,本篇推送文章及视频来源于网络,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处理,并表示歉意,谢谢!^_^。

(0)

相关推荐

  • 武术杂谈之:太极拳究竟算不算是一种高明的拳术,在我看来,不算

    武术界有云:太极十年不出门,形意一年打死人.还有一句: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太极拳有几斤几两,其实古人的这两句话早就给出了答案.好多流派的太极拳,不过尔尔!李悟空说出这话,肯定很多人会不服气 ...

  • 形意拳杂谈31:内家拳开胯的核心功法,简单易学,人人皆能掌握

    人体有四把锁,五条线,练习拳术者不可不知. 四把锁,分别锁住两肩两胯,以至于肢体动作迟滞,转换不灵.练习拳术,不管何门何派,都需要逐步打开这四把锁,让自己的四肢出入于自由之境. 五条线,两臂两腿一共四 ...

  • 了解三大内家拳劲路特点,让你学拳更有方向

    探密内家拳:了解三大内家拳劲路特点,让你学拳更有方向 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被称为内家拳三大拳种,虽然其核心都符合内家拳的核心理论,但三种拳的劲路却各不相同.本来我是想先分别详细介绍下内家拳的三大拳种 ...

  • 这个羞于启齿的地方,竟然是内家拳的核心秘密!

    内家拳秘要中之秘要:提肛 自古以来多数武林前辈们都有很多秘而不外宣的功法,很多拳师把提肛这一关看成是内家拳秘要中之秘要,当这一张簿的窗纸没有冲破之前,个个觉得神乎其神,其实,若讲清楚了是一件非常简单的 ...

  • 内家拳发劲秘要

    发劲掌心微相前送,人自身被两力相拉,一力由肩及顶项向上,一力向地下微踩,瞬间己身被内气填充,即丹田气炸向四肢周身,瞬间脚踩大地,故如大地打人 . 普通人是十二经脉通,而奇经八脉只每两时辰与十二经脉通一 ...

  • 探密内家拳:神秘的内功到底是怎么练出来的

    一说起内家拳,大家都会想到内功,而内家拳三大拳种,无论是太极,形意还是八卦,也都有内功这个说法.那么内功到底指的是什么,又如何练出来的呢?在这里我只说说自己看法,有哪位大师觉得不对的话请指正下,先谢谢 ...

  • 探密内家拳:科学解读内家拳将人打飞秘密

    上回我说了下内家拳的发力原理,很多朋友都有评论,非常感谢大家.看到大家一说内家拳,有人会想到气,有人会想到内功,整的很高大上似的,当然这么讲也没毛病,老祖宗就是这样教的嘛.不过我这里想说,这其实是练功 ...

  • 内家拳的“根”

    推荐阅读 经典原创文章:鹅梨帐中香的前世今生 正身歌诀 领起神明升百会.松身勾尾裆成环: 沉肩坠肘鼓命穴.含胸拔背气归丹: 松膝座胯缠双腿.裆劲下行势如山: 下实中束上虚灵.松正沉稳此为关: 下盘歌诀 ...

  • 内家拳功夫|欲松腰胯舍尾闾何求?

    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 练内家拳功夫讲"尾闾中正神贯顶,气透三关入泥丸",动功与内家拳都注重松腰胯,但罕有谈及松尾闾者.然尾闾能运动周身之阳气(阳 ...

  • 内家拳塌腰、坐胯、提肛|何理?

    身心性 修身智慧,修心智慧,投资智慧 公众号 内家拳塌腰和坐胯 内家拳塌腰和坐胯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两点做不到位,其他的无从谈起.要做到坐胯首先腿部力量要强大,固本需强根,这是一般的常识.胯坐到位 ...

  • 内家拳到底练什么?听一位医学工作者怎么说

    大国崛起 民风尚武  炼拳纪与修行手札 在很多人心中一谈到内家功夫,一下就会联想到内力,内劲,内气等等,其实,内家和外家练的主要的是一个东西,只是方式和功效不同而已. 看到很多人包括一些拳家的文章中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