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冰淇淋月饼,让我认清了家庭教育的两个巨坑

先来看一个发生在去年中秋节的故事。

有个爸爸拿起一小块月饼正准备吃,两岁半的女儿第一次见到月饼,跑过来也想吃,爸爸就跟女儿说:这个东西是大人吃的,小朋友还不能吃。

小姑娘想了一会儿,然后指着月饼奶声奶气的说:巧克力!

what?巧克力?这乍一听只是孩子“指鹿为马”的乌龙,但爸爸很快就明白了,为什么女儿会认为爸爸吃的是巧克力:就在几天前,一个类似的情景下,爸爸拿着一种圆形的、棕褐色的、有一定厚度的小东西说,这是巧克力,这个东西太甜了,小朋友还不能吃。

对两岁半的孩子来说,在没有亲口尝过味道的前提下,一块小月饼和巧克力仅从外观看完全可能是同一类东西,更何况爸爸的话无意中强化了这个判断:这东西小朋友还不能吃。

所以小朋友用自己的逻辑很机智的推理出,爸爸吃的这种东西叫做巧克力,因为长那个样子的小朋友还不能吃的东西,就叫巧克力。

不要以为这是一个很低幼的故事,万幸那个爸爸吃的不是很新潮的巧克力月饼,否则他该怎么和女儿描述这个东西?

又比如哈根达斯的冰淇淋月饼,这个食物真的不会让小朋友感到困惑吗?它到底是冰淇淋还是月饼呢?

每一个小朋友认识这个世界,都是从积累巧克力、月饼这些大大小小的概念开始的,然而这件事并不像家长们以为的那样稀松平常。

**********

概念,是人类知识体系里最小的认知单位,小到绝大多数人对概念这个词没有概念,小到绝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察觉到概念之间的差别。

一个小朋友弄混了巧克力和月饼倒不打紧,这事甚至还有一些可爱,可是大人犯同样的错误,悲剧可能是一辈子的:比如一个妻子在丈夫身上混淆了“爱情”与“婚姻”,比如一个妈妈在孩子身上混淆了“上学”与“读书”。

混淆概念是有毒的,如果大人都没有弄清,又怎么能指望孩子清晰的认知这个世界。

现在,我们要从源头上稍稍对“概念”做一些介绍。

所有人认知世界都是由3个步骤组成的:首先要有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我们叫“事实”;其次是事物在我们大脑形成的反映,我们叫“观念”;最后是我们通过“语言”,和别人交流这些观念。

而概念,就是人类为了便于交流所创造出的语言单位,概念是我们能获取的一切知识的细胞。

我们在日常语言中运用到的一切概念,都需要满足两个基本特征:有内涵,有外延。

内涵,就是回答“是什么”,比如月饼的内涵,是一种中秋节的时令糕点,它的核心性质不在于制作工艺,而在于“时令”,所以如果你偏要在端午节吃月饼,当然也可以,只不过旁人看了会觉得很怪异。

外延,就是回答“有哪些”,同样以月饼为例,我们会根据馅料的不同来区分种类,比如蛋黄莲蓉、豆沙、五仁等等。人们会不断依靠创新力扩展外延,就像千禧年之后出现的冰皮月饼是对传统月饼的一次颠覆,没有人知道未来还会出现什么新的做法。

是不是觉得这些听上去都很理所当然?那我们回到前面的问题:哈根达斯推出的冰淇淋月饼,到底是冰淇淋还是月饼?

这是一个典型的外延扩展到足以挑战内涵的问题。

从时令的角度说,冰淇淋月饼肯定应该算月饼,因为除了中秋节前后这段时间,商家绝无可能推广这种商品,但是它的做法已经触及了“糕点”这个概念的底线:

如果这么一块月饼从里到外完全是冰淇淋做的,那这种成分还能算“糕点”吗,“糕”在哪里?似乎只能叫做“甜点”吧!

如果这样的东西也叫月饼,那月饼这个概念不断演化的最终归宿只能是:

专供中秋节的任何固态食物(因为有“饼”做为限定,还不至于把液体都算上),都是月饼。

**********

这个世界的绝大多数矛盾,如果能往前回溯,本质都是概念理解上的冲突,同样的,绝大多数人出现的认知错误,都是概念惹的祸。

举一个在孩子身上容易用到的例子,比如孩子们聚在一起玩游戏,很多家长都会提醒孩子要懂得和其他小朋友“分享”。

这是一个很好的引导,但我们真的有仔细想过“分享”这个概念的定义吗?如果不假思索,我们以为的“分享”往往是:把好东西拿出来和大家一起享受。

乍一听好像挺对?但这个定义显然是有问题的,因为它缺了一个重要的前提:这个拿出来分享的好东西,必须是你自己的。这个前提甚至比share的动作本身还要重要。

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作为约束会怎样?最常见的,比如盗版这件事,即便无偿提供你的盗版成果,这也不是什么值得自豪的义举。把别人的好东西拿出来跟大家一起享受,这不叫“分享”,这叫“慷他人之慨”。

以上关于“分享”的例子是典型的内涵错误,也就是搞错了“是什么”,我们再来看一个外延错误。

大家都知道亲子关系中有一个概念叫“孝顺”,关于“孝顺”的表现有哪些,很多人喜欢引用《论语》的一句话:“父母在,不远游”。

父母健在的时候,做子女的尽量不要长期在外,这是不孝顺的行为。是这样吗?孔子完整的原话其实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后面“游必有方”这四个字,才是重点!如果子女为了追求理想出远门拼搏奋斗,或者说子女已经有了在外打拼的切实目标(“有方”),孔子是支持“远游”的。

落实到孝顺这个概念上,如果年轻人有自己的方向,能让父母安心,这就是最大的孝顺。所以你看,断章取义可能得到的是一个完全相反的结论。

当然,对于绝大多数孩子还比较年幼的父母来说,孝顺根本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教育才是。

所以很自然的,教育这条路上的“概念坑”尤其多,那些父母们被收取的智商税,很大一部分都可以回到“概念”的层面来找出真相。

比如“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至少说了三十年吧?三十年前站在起跑线上的那批孩子,现在都已经为人父母,他们的孩子又重新站上了起跑线。

听人家说“起跑线”说了三十年,怎么就没多问一句:这起跑线到底是个啥?

绝大多数父母都是从早教的维度理解这句话,所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就演化成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别人家孩子都上各种早教班兴趣班,各种抢跑,我们家孩子也不能落后,也得抢跑。

如果你也曾这么想过,那这只能证明你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兴趣班上。

显然,兴趣班不是孩子的起跑线,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或者再精确一点说,父母共同构建的那个家庭环境,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一般情况下,孩子出生之后最先接触到的都是父母,哪怕那只是个婴儿,父母的言谈举止,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都已经开始作用于这个小生命。

当然了,如果你是那种工作忙到完全没时间陪孩子的父母,那么这个孩子的起跑线可能是他的爷爷奶奶,也可能是你们家请的阿姨。

搞清楚了什么是起跑线,我们再来看看孩子怎么起跑。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几乎所有的成长(也就是“起跑”)都是通过大量模仿来达成,所以模仿对象的质量就成了关键。

孩子的模仿对象当然不只一个,但父母一定是他们最重要的素材来源。如果你希望孩子拥有某种品质,那最好你自己能有这种品质的雏形,或者至少不要成为那种品质的对立面。

所以,想要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作为起跑线本身的父母,应该考虑自己先往前挪一挪。

有的家长看到这里可能会反驳了:

你这不是变相贩卖焦虑吗?鸡娃已经很辛苦了,你还鼓吹父母应该鸡自己?咱能不能不和别的孩子比?快乐教育这种理念不好吗?

快乐教育,又一个关于教育的经典概念陷阱出现了,并且这个陷阱比起刚才的“起跑线”要隐蔽很多。

所谓“快乐教育”这个说法的提出者,中文出版界基本都指向同一个人:19世纪英国著名社会学家、教育家斯宾塞,他也是著名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

但是斯宾塞很冤枉,他并不是什么“快乐教育”理念的先驱。斯宾塞1861年在伦敦第一次出版的那本书叫《教育论》,另有一个完整书名叫《教育──智育、德育和体育》,是由4篇他本人的教育论文汇编而成。

所以很明显,如果你看到的是《快乐教育》这样的中文书名,那一定是某些现代中国人假借斯宾塞之名生造出来的玩意儿,这书也绝不是斯宾塞的原版译本。

如果你翻开原版的目录,然后搜索“快乐”这个词,会发现只有一个如何培养孩子快乐性格的章节稍微沾点边,但这也和绝大多数家长听到的那个“快乐教育”完全是两码事。

家长所理解的“快乐教育”,大概是指那种“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快乐”的教育模式,把这个逻辑再往前推一步,就变成了:不要强迫孩子去学那些他不想学的东西,因为那会带来痛苦,学了那些孩子就不快乐了。

所以总结一下,大体而言,家长们是把“快乐教育”和“轻松教育”画了等号。

可是“快乐”和“轻松”,甚至连近义词都不能算:我们至多只能说,一个人快乐的时候,那种状态里有一点轻松的感觉,但得到快乐这个状态(或者说这个结果)的过程,很可能一点都不轻松。

人的天性都是趋向懒惰的,这一点我们做大人的应该深有体会,那又凭什么认为孩子能主动寻求挑战?一个孩子几乎不可能100%甘愿学习,所以他必须多多少少接受一些被强迫的“不快乐”。

然而无论是被迫学习的不快乐,还是学习效果不佳的不快乐,都是在未来体验到真正快乐的基石。

一个孩子数学考了70分,在班里排名靠后,回家还要被妈妈一顿数落,这大概是他成长过程中最不快乐的一类事情,但如果他凭借努力走出这个困境,这种自我提升之后的快乐(无论提升了多少),才真正能帮助孩子塑造健全人格。

斯宾塞当年想强调的,大概是希望孩子们能在快乐的情绪下享受学习,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实话讲这几乎是教育的终极目标,绝大多数家庭都无法实现,所以一味放大“快乐”,忽视了“教育”本身的客观规律,到最后也就成了很多父母放养孩子的高级借口。

所以你看,我们日常会踩到的绝大部分思维陷阱,源头上都是概念在作祟,只不过有些是别人有心蒙你,有些是自己麻痹自己。

**********

尼采曾有一句很夸张的表达:“没有事实,只有理解”,这个“理解”其实就是对各种概念的准确把握和辨析。

不要觉得这是在抬杠,在吹毛求疵,父母们每一条有关教育的困惑,其实都可以从概念上寻找突破口,带着这样的思维习惯去理解问题,最起码能避免一些毫无意义的焦虑。

曾有人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一个孩子是否聪明:看他是否准确掌握了足够多的概念,是否能自主连接各种相关的概念。

如果照这个标准,那么让孩子思考“冰淇淋月饼到底是冰淇淋还是月饼”,应该是个不错的开始。

作者:duni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