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杀朋友圈打卡,微信的良性社交决心

5月13日,英语阅读APP流利阅读接到这样一条投诉信息。

消费者“Quickpop03684”向第三方平台反映:“今天流利说更新,要求必须只能图片打卡,才能返学费。之前是图片和链接两种方式,图片占朋友圈页面比例幅度更大,的确更适合营销。但是应该在课程介绍打卡时说明情况,更不能中途变更,这种营销手段钻空子,消费者不再会真心为他做宣传。”

转天,流利阅读即发布公告,称此后朋友圈打卡不会对返费产生任何影响。看到这份公告,这位网友或许会自喜“维权成功”,但很可惜事实并非如此。

真正的推动力来自微信安全中心发布的一份《关于利诱朋友圈打卡的处理公告》。该公告称,近期某些公众号、APP软件等主体通过以返学费、送实物等方式,利诱微信用户分享其链接(包括二维码图片等)到朋友圈打卡,严重影响朋友圈用户体验,违反了《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同时微信还公示了部分违规案例,上述提到的流利说旗下产品流利阅读,以及火箭单词、薄荷阅读等纷纷中枪。

这一棒子,几乎断了所有靠裂变营销续命的教育平台。不止教育平台,所有基于裂变分享的营销方式,此后都要掂量一下了。

朋友圈打卡时代就此终结,吃瓜群众长舒一口气:“终于不用再看到烦人的刷屏链接了。”

长久以来,微信庞大的流量池给很多新兴平台提供了充分、便捷的流量入口,通过现金奖励、实物奖励、虚拟奖品、集赞、拼团等各种各样的形式,诱导用户分享,获得品牌在微信生态下的更多曝光。这种低成本、高收益的裂变方式,使诸多小平台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指数级别的用户增长,极大地降低了获客成本。

去年8月,网易为导流云音乐与第五人格游戏开发的H5页面《第五人格》在微信刷屏,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了《第五人格》的话题度和下载量,但很快这一裂变式营销手段就遭到了微信封杀。

而在微信大规模封杀此类营销活动之前,许多刚刚成立的公众号仅凭抽奖游戏+强制关注的方式,两三天内收获几十万粉丝是常有的事情,而且营销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中奖概率完全操控,0%也行,除了开发人员的工资,策划一次H5裂变营销完全可以0成本。当然这种行骗手段太低级,用户越来越不买账,微信的查处力度也越来越强了。”一位小程序开发人员告诉蓝媒汇。

于是,许多平台“退而求其次”,依靠现金补贴的形式来继续这种拉人头式的裂变活动。在线上电商平台获客成本愈发高涨的时代,这点成本已经十分划算了。上述提到的流利阅读、薄荷阅读等平台,以及此前的拼多多等拼团网站都曾享受过微信带来的这波红利。

拼多多赴美上市前的招股书显示,凭借腾讯给予的巨大社交便利,2017年拼多多的获客成本仅为11元/人。

不仅对外毫不手软,微信疯起来连自己都打。

5月6日,腾讯官方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全文仅有9个字的文章,且被标注为“原创”文章。网友质疑:“为何9个字也能声明原创,腾讯是否用了特权?”真相是文章编辑抖了个机灵,把剩下的文字颜色改成了白色。

事情随即反转,微信违规处理通知显示:腾讯官方公众号因“通过特殊方式躲避原创识别检测违规识别原创”,被判定违规,撤销原创标识。

有网友开玩笑:“是内斗吗?是大义灭亲吗?”但想来这波操作,更像是“父子”间一次自导自演的营销秀,目的或许是为了表明微信对自身生态的整改决心。

而这份决心,张小龙早有显露。

今年初,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在微信之夜上谈及,朋友圈本质上是一个社交场所,是一个广场。把广场走完,你就参与了朋友的生活,是比单聊更加丰富、更高效率的社交行为,你当然很难离开它。

“如果能有重来的机会,我会重新设计朋友圈,把朋友圈和个人相册分开,作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一个公开展示,而另一个仅自己可见。”

“悔做朋友圈”的张小龙不是无病呻吟。

微商、广告、营销链接正在搅乱朋友圈的一池春水,首当其冲的风险就是口碑下降导致的日活危机。微信始终秉承“良性社交关系”,所以势必会选择封杀一切可能影响到这种良性社交关系的行为。

根据推断,微信生态下的社群或许还存在一定的流量红利,被封杀的各类营销玩法或许会在接下来扎堆其中,但这点仅剩的红利还能维持多久也是个问题。而朋友圈作为微信生态下的重要流量阵地,也必然成为过度营销的重点打击对象,此后除了通过优质内容占据朋友圈外,其它依靠运营玩法和机制的“刷屏营销”将会越来越少。

依靠“运营”高效获取流量的可能性越来越低,未来的微信生态下也许只允许一种“运营方式”存在,就是优质内容带来的良性社交。

此外业内人士也指出,微信将会毋庸置疑的把基于朋友圈、公众号的流量分发能力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并很可能将基于此放大其商业化能力,不出意料的话,接下来在朋友圈、公号投放广告的官方玩法将会越来越多,门槛则将越来越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