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悲为美 | 底层人艰难生活的挽歌
孤岛上的神思—— 品读解智伟的《孤岛》
作者:卢发生
(一)
读智伟的诗歌,由于他独特的人生经历,我们似乎可以发现,他众多的诗歌里,有很大一部分作品具有挽歌的性质。当然,我这里说它们具有挽歌性质,更多地是感觉到他诗歌那种“以悲为美”的美学风格,似乎与中国传统士大夫的精神一脉相承而又愈加深刻。
我在阅读解智伟大量的作品后,我将他定义为一个孤寂的行走者,他仿佛总是在不断的行走,同时又在不断地歌唱,那些作品,正是他打坐在无人的大海上对着天地唱出来的最真实的声音。他看上去似乎从来都是一个人在行走,也许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然而在我看来,他留给读者的那种孤独行走的印象,其实正是他面对生命,面对生活,永远不会屈服的形象。
写诗,目之所及的首先是诗题。《孤岛》所透出来的情感、主题、意趣,大多指向悟道,指向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诗人另辟蹊径,以“孤岛”为文眼,以抒情为主导,低吟成一曲婉约的长调:“我就是一座孤岛 /打坐在大海上 / 修炼自己的灵魂 / 其实,哪一个人 / 不是在孤独中终老一生”。
读第一节,心情忽然陷入一种无法修饰的低沉,诗歌的“重”抒情,竟是这样的让人心疼!接着读到“只记得水边天外 / 泪溅黄昏 / 只记得惊涛拍落了风尘”两句时,这首诗歌所传递的沧桑感直达人心。 当 “又写诗了 / 用文字敲窗 / 回来的 / 还是当年峨冠博带的书生” 这两句跃然纸上时,诗人的从容与自信似乎也和当年峨冠博带的书生同时回来了。
感觉从来都与记忆为伴的,无论这种感觉是美丽与不美丽的。被感觉到的东西,通过传递,进入记忆,燃烧记忆,这样在记忆中就有深刻的印象,当然这一定要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诗人被感觉点燃的诗歌之火,会迅速地燃烧起来,漫延、燃烧、再漫延、再燃烧,直到成为灰烬,诗人在燃烧中实现着自己的欲望,而记忆中却毫不留情地留下伤疤,留下疼痛:
“我苦过 / 鱼化石里有穿越大海的印痕 / 我也很寂寞 / 海沟是裂开的回声”紧接着他笔锋一转:”但我从不后悔 / 我的石头是那么忠诚 / 我的大海爱我爱得那么深沉”。
把诗歌当成一种自我的阐解和对现实的呐喊或者启示,对生命遭际进行剖析,是诗人善良内心的真实表现。在这里,作者通过“石头”与“大海”表达了深沉的知恩感恩之情。至于“大海”与“石头”的具象意指,我们可以联想到父母、亲人、师长、朋友、诗迷、读者,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还有一位老船长……然而真正的答案,只藏在诗人自己心中。
知恩于心,感恩于情,报恩于行。诗人写道:“其实,我很幸福 / 我可以用整个海沐浴自己的灵魂 / 建一座灯塔 / 用自己的光 /去照看别人的航程 ”诗人是真诚而谦和的,他用的是“照看”而不是“指引”或“照耀”,他只是想用自己微弱的能力,去默默地帮助别人,如此而已。
心灵的过程是最残酷的过程。心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花朵,在所有的内核里面承载着所有的重负,包括承受不了的部分:苦、辣、酸、甜;生、离、死、别。心灵的空间永远只像一个鸟巢,装下的要装,装不下的,挤一挤也就装下了。解智伟在他心灵内存在增大的过程中,也演绎着他情感风暴的迭宕。现在,他很淡定,也很达观:“孤岛就是蓬莱仙境 / 氤氲似酒 / 喝与不喝 / 都醉一生 / 大海因我而沸腾 / 大陆替我看护 / 自己下沉的那部分”。
在《孤岛》第一首的结尾,他写下了本首诗中最有分量的两段:
假若有一天我死了
小岛就是我的孤坟
灯塔就是我光芒四射的碑文
在风化的石头里死去
又在石头里诞生
如果有来世
我还是轮回做荒无人烟的孤岛
哪怕是孑然一身
我也会拒绝成为漠漠大地
让别人的蹂躏
折磨自己的一生
生与死,是世间无法改变的自然法则。面对生死,我们是悲观沮丧地生活呢,还是寻找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说老实话,可能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尤其是在当下,战争,瘟疫,腐败,欺诈,环境污染,底层百姓如此艰难的生活状况,事实上已经让生活在这个小小地球上的不同地方不同层面的人们都有了一种不安定感和不安全感,生死往往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这样一来,如何面对生,如何面对死,已经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与关心。诗歌何为?我想,解智伟已经用属于他的方式,回答了这个问题,那就是:生,要生得有尊严,死,要死得有价值。他的诗歌给我的感觉就是一种生命的呈现,呈现之后的撕裂,撕裂之后的涅槃。不如此,我们就还不能说我们的生命已经获得了存在的意义。
(二)
事实上,对于一个诗人来说,写作与否,外在的因素和显性的理由都是一种貌似合理的借口,真正的诗性写作与诗人自身有关,与灵魂有关。诗人解智伟不仅用诗歌做了回答,而且以一个修行者的姿态,用诗歌的方式独照自己的魂灵。他在《孤岛》第二首开头写道:
把岛拉上岸就是山
把山推到海里就是岛
陆地上的山席地而坐
身居庙堂之高
每座山都有自己的封号
江海余生的孤岛
却无人知晓
入笔,诗人即刻竟在自然的怀抱突生一些意象。象征、隐喻与深刻的哲思,让这一首具有非同寻常的魅力。尤其是开头两句,他是怎么想出来的?简直是神来之笔!
这首诗在艺术形式上呈现了一种“深度意向”。解智伟对反复,通感,对比,夸张,拟人等修辞的运用及反问感叹跨段式的自如应用交替,既使这首诗语意繁复,意象丰满,又体现了诗人成熟的定型的艺术风格,而且诗歌的语言带有知识分子的气质的理性和思辨,使意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特别是某些句子也含有警世的力量,这也是他诗歌具有的绝对的力量。比如:“一座火的石雕 / 在海水里孤独地燃烧”“惊涛拍岸 / 也只是偶尔心血来潮”“每个人都有一片海 / 隔海而望 / 都有飘泊而至的妖娆”“我一丝不动 /也一直不敢老/ 怕宿鸟归来时不认得当初的旧巢”“孤鸟不懂花间词 / 却谙故乡调 /乡音提醒天涯蓬海客 / 去多来少”等等。
文字沉雄,情绪佻宕,诗意迭出,又具有饱满的人生启悟。而就诗的美学角度,从炼意、余味、炼句、起句与结句、跳跃、重叠等艺术形式,体现出解智伟的诗歌语言在“道”与“技”中,两者结合、互为骨肉的坚实的写作个性。
诗人打坐在大海之上、天空之下,以诗性的哲学智慧,叩问和探索中国人现代的生存困境和突围的可能,让神性的指引召唤人们前行。也许这一切还不能从根本上完全改变他们的生存方式。但是,在这个精神贫乏的时代,诗人并没有缺席和失语,他在不停地思索。他的诗歌也因此在淡然中归于平静,又在平静中催人奋起,在挣扎于搏斗中走向重生。这是诗人灵魂深处的召唤和呼喊,也必将到达受众的心灵深处,让受众在目睹苦痛之后产生奋然向上的力量。他尽到了一个诗人应有的历史责任。
写到这里,窗外已雨住云收,推窗远眺,寒风中树枝瑟瑟,落叶飘零,室内暖气微微,网络上红火闹热……咀嚼着解诗人《孤岛》的味道,我竟自也气定神闲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