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留下14首作品的富家诗人,写下的这首诗,诉说着灭不尽的豪情
中国人是热爱诗歌的民族,从古至今都是如此。自从《诗经》之后,多少诗人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在历史长河之中能够占据一席之地。然而,大浪淘沙,能留下来的才是精品,更多的则随着岁月一同湮灭。即使流传至今的作品,绝大部分知晓率并不高,能拥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就已经殊为难得了。毕竟,像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那样的天才实在太少太少了。
有一位诗人便是如此,他的名字叫做王翰,是与王昌龄同时代的边塞诗人。很多人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这不奇怪,因为他做官只做到通事舍人、汝州长史,正史没有他的传记。作为诗人,他的诗集也没有能够保留下来,《全唐诗》中仅仅收录了他的14首诗。但是,这14首诗中,便有一首艳绝古今、脍炙人口的《凉州词》:
《凉州词》是当时流传很广泛的曲调名,因为凉州即今天的武威市凉州区,在唐代属于边关要塞之地,因此《凉州词》又名《出塞》。这首著名的曲调之下,诞生了很多传唱千古之作。比如王之涣的那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又比如孟浩然的“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与他们相比,王翰的名气是远远不如,但就《凉州词》而言,王翰版的却也是脍炙人口。
它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由小见大,通过描写杯中的美酒以及酒杯的名贵,烘托出疆场之外的欢娱气氛。这种描写,让人很快产生了兴趣。
第二句“欲饮琵琶马上催”则话锋一转,刚刚正要痛饮美酒之时,马上的琵琶却突然大作,这是催促着将士尽快准备迎敌。一方面,它写出了战场的无情,刚刚还是温情脉脉的场面,立即就要面临生死的考验。另一方面,此处也暗暗写出了将士们为保卫国家边疆,做出的巨大牺牲。
第三、四句我们应该连起来解读,那就是作者站在旁白的角度,来赞美守卫家园的将士们:在沙场之上醉倒了,请君不要取笑,因为自古以来,前往战场的人,又有几个能够平安回来?也有人认为,这是宴席之上的劝酒之词,在急促的号令下,将军仍然让士兵们喝完杯中酒,以昂扬的姿态,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面对生死未卜的前途。
我们平时老用“葡萄美酒”点缀愉快的盛宴,谁能想到,这样温馨的几个字,却是诞生在如此慷慨悲凉的战场之上。作为诗人而言,他没有过分着眼于沙场的刀光剑影,更没有直接描述战场的无情,而是以这种方式,写出了饮不尽的美酒,诉说着灭不掉的壮志豪情。
古来的边塞诗,大多数与苦寒相关,与死亡相随,透露出一种肃杀的气氛。但是,在王翰的这首《凉州词》中,更多是杀敌报国的快感。这大概也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
与别的诗人不同,王翰的家境十分优越。他的家族在当地非常有影响力,这也让他养成了豪放不羁、慷慨大度的性格。他少年时就十分聪慧,更是早早及第,不过王翰似乎对于政治上的追求并不过高,整日喜欢交朋结友,饮酒作乐。他与张说、张九龄、贺知章等人的关系都非常好。
也许就是这种性格,这种境遇,才产生了与众不同的王翰。他对于军旅生涯,塞上风光,并不像一般人那么悲观。相反,他的边塞诗更注重豪情,只不过因为诗歌大多散失,只能从这首《凉州词》中窥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