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民║人到中年(散文)
又是一年十一月,每年到了这个时节,我才有人到中年的感觉。不觉又在晃荡中度过了一年,已是三十五年路云与月。烟雨纷飞的特区深城,满眼是杂乱耸立的楼宇,人在蚂蚁间爬行。我猛然发现我在水泥森林中找不到那宽阔的路。
沧海桑田和离愁别绪竟是自己挥之不去的情结。韶华感觉不再,童趣让我不断回忆儿时辛酸中的甜蜜。蝉声阵阵,我在季节的更替中与青春渐行渐远。
这个年景,责任与压力培增。既是酒池肉林,仍觉得生活的苦涩与无奈时时相伴。禀性早已定格,生活早已习惯,一切早已麻木。漠然的内心深处仅存的欲恋在慢慢消融。先年在电话中还时常勉励远在他乡工作的兄弟要如何好好生活和工作,那些看似洞察世事的话语如今早已忘记。已所不能,勿施于人。还是先贤们有才。
假如不是到了中年,我怎会知道这一颗泪水的沉重与温热.....纵然是走遍千山万水,总有一些花朵、一种芬香,让我们永不能亲近.....读到这样的句子,窗外正是暮春。沁凉的雨丝弥漫薄雾似的惆怅,溅湿糅碎一地红瓣,石砌的坛间泛着阴湿的青光。青春似乎还未来得及开始,无意回头,已是匆匆结束。那些还未细细阅读的片段与芬香,在凝目徐徐纡旋的坠落下,又归为一种怀念了。
人到中年,似乎格外的敏感。年轻时,有大把的光阴,眼睛一直往前看,到了中年,开始喜欢回忆。“多情应数中年”,说的就是中年的心渐变得温和纤细,经过岁月的琢磨,没有年轻时的急躁冲动。目光开始充满柔和,有意留心身边的人,逐渐变得深沉睿智、谦逊平和。并懂得重新去认识一些事情,懂得取舍与珍惜。
许久来,我幽闭在一间室内,初春薄寒,帘幔紧闭。偶尔泡杯清茶,在某种流逝中静静回味。近来是愈发迂缓、沉默寡言了。我想我大概是老了罢。为什么面对身边来去流动的人与事竟无感觉?而在逝去的一段日子印象中又格外的敏感清晰?有些事,明显的散淡、力不从心。偶尔意欲回头,记忆稍作闪跳,便又收拢。隐忍着,不惊动内心的平静。谁料到,在这一个暮春的午后,心弦就这样被一层无形的酸疼扣住,来回轻轻拨动。掩卷后眼底有微湿的热气。如果不是内心的寂寞,怎能体会到这一颗泪水的沉重与温热?如果不是人生的寂寞,又为什么总有些花朵和芬香是我们无法靠近.....
那些使我们永无法亲近的花朵,是在提示我们:对于某种阔大无垠,自己原本是多么微小;是告知自己:这世间一直所谓的遗失,是自己的局限永不能够抵达的。当我们明白了,就会释怀一笑,就会重新去多看看身边的那些花朵。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李思民,文学爱好者,因读书岁月喜欢上“十一郎”写的的歌曲,而采用笔名:十一郎。广东省梅州市人,目前在深圳工作,曾担任梅州文学网(嘉应文学网)论坛管理员。梅州文学网(嘉应文学网)特约编辑。
编辑:陈静嫣;校对:柳馨梦
策划:曾庆礼;责编:周逸帆
投稿邮箱:79041784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