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叔谈史║最后的北伐——明永历二十八年(清康熙十三年)大明招讨将军朱锦北伐始末
群胡乱宇宙,百折守丹诚。
海岛无鸾信,乡关断鸡声。
义师兴棘岫,壮气撼长鲸。
旗旆荆襄出,刀兵日月明。
一闻因色动,满喜又心惊。
原扫腥膻幕,悉恢燕镐京。
更开朝贡路,再筑受降城。
——朱锦《闻西方反正喜咏得诚字》
朱锦(1642年10月25日-1681年3月17日),一名经,字贤之、元之,号式天,昵称“锦舍”,明末、清初的重要反清领袖之一,袭封其父朱成功爵位延平郡王。其父郑森(即史书中的郑成功)因被明隆武皇帝赐国姓朱,并赐名成功,故被民间称为国姓爷。朱成功因战功卓越,先后被隆武、永历两代明廷封为延平郡王,潮王,为明廷柱石之一,和晋王李定国、巩昌郡王白文选、兵部尚书张煌言一起并称明朝末年“抗清四大名将”。朱锦之子朱秦(即史书中的郑克塽,人称秦舍,字实弘,号晦堂)降清后恢复本姓“郑”氏,追其父名为“郑经”。
大明永历二十八年,清康熙十三年,西历主诞后一六七四年四月。大明帝国最后一个行省东宁(现台湾)安平镇,招讨将军府,这座以荷据时期大员热兰遮城改建的古堡内,朱锦理政的银銮殿上,此刻早已经是一片人头攒动,几乎所有的东宁政权的文武高官尽数齐聚于此。左首第一个站的是日后被民间奉为天地会创立者的通奉大夫、咨议参军、监军御史陈永华,不过和民间传闻中能文能武的陈近南形象相比起来,年近四十的陈永华的真实面貌却一如循循儒者。而且陈永华之所以能被人尊为“郑氏诸葛亮”也只是因为其长于内政而已,明郑方面的军略用间其实跟他浑然没有关系。
此时,负剑站在殿门口做护卫状的侍卫冯锡范乘机也挤进了重臣的行列。在潜入大陆的天地会情报中,吴三桂在云南昆明誓师反清,四方震动。一心光复祖先基业的大明监国朱术桂(永历皇帝被吴三桂绞杀后,明王朝不再立皇帝,只立监国,延用永历年号)下旨,要求招讨大将军、延平郡王朱锦立即誓师北伐中原,驱除鞑靼,恢复中华。
五月,东都明京承天府(承天府辖天兴县与万年县,在今天台湾南部,为明王朝末期首都,明皇宫及朱成功所立监国朱术桂在此居住)校场,十万明军誓师北伐,大明监国朱术桂学汉高祖刘邦状,登台拜将,招讨大将军、延平郡王朱锦接过帅旗,下令北伐。从此,朱锦开始了长达六年的漫长北伐之路。五月十日上午,朱锦率侍卫冯锡范、兵不赞画陈绳武、吏官洪磊等自台湾出发抵达厦门。三藩乱起,据守厦门的清军本无斗志,见明军大举来袭便不战而降。朱锦旗开得胜,自是得意非凡便派人前往福州向已经宣誓效忠明廷的耿精忠(耿精忠反正之后,自称罪臣,宣布要反清复明)索要漳州、泉州两府及其的“全闽沿海战舰”。
耿精忠此时已经坐拥全福建并向浙江伸出了自己的触角,自然不愿把已经属于自己的东西吐出来让给他人。但他又怕明军因此心生不满在自己出兵浙江时在福建祸乱后方,于是便先派亲信以接洽的名义前来厦门窥探明军实力,以便由此定夺该如何应对。结果却发现明军的先头部队兵不满二千,船不过百只,实力极其有限,当下就没了顾忌,不但不同意将漳、泉两府移交明军而且撕破脸皮食言而肥,拒绝将答应的战船、水师交与朱锦调度。
兴冲冲的朱锦遭此迎头一棒,顿时恼羞成怒,于是招降了海澄总兵赵得胜、同安守将张学尧、化尚兰以作示威。见到两县易手,耿精忠便回报以在其闽浙控制区内恢复封界令,断绝和台湾的贸易作为报复,双方的蜜月尚未开始便走到了拔刀相向的地步。
但是泉州、漳州、潮州陆续投靠朱锦,耿精忠见朱锦声势逐渐高涨,向他交涉,希望将泉州交还,朱锦不允许。耿精忠决定用武力夺回泉州,朱锦派大将刘国轩于涂岭(今泉港区涂岭镇)击退耿军,接着又为了争夺漳浦而发生战斗。直到永历二十九年(1675年)正月,耿精忠履行之前的约定,提供5艘战船给朱锦,并以枫亭(今仙游县枫亭镇)为界线,北方属耿精忠、南方属朱锦,双方才停止斗争。
永历三十年一月,明军分多路出击,攻打广东全境。此时,尚可喜已经处于病危弥留的状态,而吴三桂所部周军也自肇庆、韶关一线分别逼近广州,广州人心惶惶,不少尚军将士纷纷自第一线潜逃,包括碣石镇总兵苗之秀等亦向明军方面投降,看起来形势一片大好。二月初,尚可喜在穷途末路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在向清廷通报屈身事敌保土的方略后正式投降吴三桂,对于老朋友的首鼠两端,吴三桂心知肚明。但此时清军已在湖南发动反攻,为了尽快将得力部队抽回,吴三桂只得接纳尚藩的投降,并册封尚可喜为辅德公。不过,为了削弱尚可喜的力量,同时也是为了不让明军独占富裕的广东,吴三桂示意尚之信派人与明军方面进行谈判,双方划地自守。
永历三十年二月底,朱锦与尚可喜父子正式达成和议,尚氏传令提督严自明从撤惠州撤出,将惠州以西及琼崖领地(海南)交与明军,双方分界而守。朱锦随即册封东莞守将张国勋为征虏将军、苗之秀为灭虏将军,调两部及水师五镇章元勋、萧琛等部出兵增援耿部水师。
朱锦虽于之前数次击退来犯各路清军,但后方仍然有潮州府的辖县不肯服从。与耿精忠和解之后,朱锦打算回征潮州,他先派刘国轩在福建边境击溃满清王朝派遣南征的女真八旗部队,自己则率军抵达海澄。这时漳州守将黄芳度私底下和清朝联系,朱锦怀疑他的忠诚,要他出城和自己见面、或者是派兵一同进攻,这两项命令黄芳度都不服从,并于六月举兵降清反明。朱锦亲自包围漳州,于十月初六(11月22日)将漳州攻陷,迫使黄芳度投井自杀。为了报复黄梧破坏郑家祖坟,朱锦车裂黄梧、黄芳度的尸体,黄芳度留在漳州的族人都被处死。
永历三十一年,朱锦已经拥有漳州、泉州、潮州、惠州四座州府,但附近都是盟友,没有清军的领土让他夺取,因此容易因领土争夺和盟友起冲突。五月,耿精忠打算会合吴三桂进攻江南,征召汀州总兵刘应麟出师,刘应麟不愿派兵,暗中联络朱锦,攻下汀州。
这件事造成明、耿同盟再次破裂,耿精忠面临明、清包围,只好向清朝投降。少了耿精忠,朱锦必须直接对抗清军主力,他先派3万人进攻福州,却于十月十五(11月20日)在乌龙江被清军击败,伏尸千里。朱锦战败后,试图坚守厦门。他派出将领防守福建、粤东、浙南沿海的岛屿,稳定军心,等到刘国轩返回厦门,朱锦任命他统帅大军,反攻闽南。
永历三十二年二月十八(1678年3月10日)朱锦派遣刘国轩先攻下虎渡桥,切断漳州、泉州的联系,经过约3个月的包围,于六月初十(7月28日)攻陷海澄,但接下来在漳州、泉州一带的战斗,都没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战况出现僵局。
1678年和十二月,清朝再度恢复迁界令,北从福州、南到诏安的沿海都设立要塞,并且盖围墙当作界线,使得明王朝的商业活动大受打击,无法再透过贿赂清将进行交易。经过多年的征战,以一府之力以抗天下(陈永华语)的明王朝财务已经严重透支,军队又缺乏补给,朱锦只得放弃东南沿海的所有据点,并试图利用海军优势水路攻打南京(清时称江宁),由于汉奸告密,事情败露,水师大将朱一贵率三万海军降清。朱锦吐血而倒,仰天长啸,叹数年北伐功业毁誉一旦,于永历三十四年三月十二(1680年4月10日)退回台湾,并将国事都交给儿子朱钦(即史书中的郑克臧,土字旁臧)处理。
永历三十五年(1681年)正月,朱锦病逝,年仅40,其病危时授长子朱钦监国剑印,并托孤大将刘国轩,曰:“此子干才,颇有希望,君辅之!吾死,九泉亦瞑目也!”郑氏宗室和冯锡范不愿延平郡王位置由朱钦继承,打算拥立其弟朱秦(即郑克塽,同时也是冯锡范的女婿),便说服朱成功之妻董氏在北园别馆(今台南开元寺)废掉朱钦的监国职位,但是朱钦不肯交出监国玺。冯锡范等人便诬赖朱钦不是朱锦亲生,派人将其绞死(另一说为自杀),而这场宫廷政变距朱锦死亡仅两天。朱钦妻陈氏已怀有身孕亦于绝食数日后投缳殉死。今台南市延平郡王祠(祭奠朱锦、朱钦父子)有“夫死妇亦死君亡明乃亡”之联即追忆朱钦夫妻。
1681年,朱秦继其父之位,同时追谥朱锦为潮文王,朱成功为潮武王。并袭封其祖父朱成功潮王爵位,舍弃二字王延平王爵位。
1683年,清朝水师提督施琅于澎湖海战大破明军舰队,攻占澎湖,明军主将刘国轩逃回台湾。冯锡范遂劝说朱秦降清。七月初五,冯锡范命朱秦写降表。七月十五,冯锡范将朱秦送交施琅。八月十三,施琅进入台湾受降,明监国朱术桂一家三十余口并各宫太监、宫女尽数被屠。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彻底落下序幕。
陈永华创立的天地会在以后的数百年里一直以反清为己任,著名的堂口有致公堂、青木堂等。后致公堂红棍孙中山先生更率领天下汉民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起了共和。而致公堂堂主陈炯明先生更改组致公堂为致公党加入了新中国建设,那就是后话了……
参考资料:《南明史》、《清史稿》、《台湾通史》等
——原文标题:明永历二十八年(清康熙十三年)明招讨将军朱锦北伐始末 2007年7月
『作者简介』肖登,又名:周华景。常用笔名:周逸帆,梅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文史爱好者。
责辑:张沛霖
校对:李伟霞
审稿:张岩松
投稿邮箱:790417844@qq.com;30212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