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77首唐诗,写尽大唐300年间的月色,白甫易70多首新唐诗,把当今的月色写神了
5377首唐诗,写尽大唐300年间的月色,白甫易70多首新唐诗,把当今的月色写神了。
一、5377首唐诗写尽大唐300年间的月色
唐朝,从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以来,到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前后历经二十一皇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在这近300年间,先后有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有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在唐玄宗即位后缔造全盛的开元盛世,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是中国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拒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中国人被亚欧国家称为“唐人”。
唐朝时万国来朝,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出大量名家,尤其诗歌创作,达到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涌现了2000多个留名至今的诗人,写下了49000多首诗,托起了这个值得我们膜拜的朝代。
也从来没有哪一个朝代,像唐朝一样,留下这么多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有妇孺皆知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等。
而在唐诗中,最显眼的就是写中秋节的主角——月亮,先后被唐朝人写了5000多次,留下了有5377首,占《全唐诗》的11%。流行至今的《唐诗三百首》中,涉及月亮的诗,81首,占比高达27%。
这些写月亮的诗中,你能想到的任何古典意境,唐朝的民俗文化、生活习性、传统事物,以及唐人的所有情感,都被唐朝诗人写尽了。
二、唐朝18位最牛诗人,把大唐最好的月色写绝了
在大唐写月亮的5377首诗中,把最好的月色写绝了的诗人至少有18位。
正如后人所戏说的:“一个当红的诗人,没有一首写月的诗流传下来,就好比当下的明星,不上一档爆款综艺节目,不算真的流量明星。”
排行“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他写了好几首月亮的诗,最有味道的是《山扉夜坐》:“抱琴开野室,携酒对情人。林塘花月下,别似一家春。”
有评论家认为“明月下,有花,有树,有琴,有酒,还有情人。这样的春夜,不仅是王勃个人青春的写照,也象征了唐诗的青春飞扬。”
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的张若虚,一生只留下了两首诗,其中一首《春江花月夜》成了千古绝唱。“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等名句都成了唐诗的丰峰,此诗也堪称“孤篇压倒全唐”,闻一多称其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无论做人还是写诗,总是特立独行,不入流俗的四川“富二代”陈子昂,用《春夜别友人二首》:“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告知天下人,明月并非只是见证团圆,相反也是见证了朋友间的别离。
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个名相张九龄风度无人能及,也是在唐朝诗坛上打开盛唐局面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诗风直追汉魏风骨,连李白对他都很膜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名句就是出自他的《望月怀远》。如果说,张若虚把“江月”写绝了,那么,把“海月”写绝了的,非张九龄莫属了。
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一首《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把山水间的月色写绝了,风轻云淡到几乎没有诗意,用闻一多的评价说是“淡到看不见诗了”,但这就是他的诗风。
做了一辈子官,却拼命想归隐田园的“诗佛”王维,写的月亮最能抓住人心。比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美好的句子,颇能慰藉和净化人心。
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上至八十老妪,下至三岁幼童,几乎人人能背。这轮明月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广为人知的。
其实“诗仙”李白也是“酒仙”,余光中说李白的入肠之酒,“七分酿成了月光,出口成诗就是半个盛唐。”
而另外半个盛唐,就是在“诗圣”杜甫那里。
后人之所以称杜甫的诗为“诗史”,因为他是现实主义诗人的最佳典范,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亲历者。都说苦难出诗人,唯独他写的这首《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让家庭的悲离中却充满了细腻的柔情。
边塞诗人王昌龄一首《出塞二首》(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与王昌龄一起,还有高适、岑参、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他们写月色的诗歌多多少少隐藏着“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
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诗魔”白居易的“良夜信难得,佳期杳无缘。明月又不驻,渐下西南天”(《效陶潜体诗十六首》),韩愈的“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朦胧诗”鼻祖李商隐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写尽了不眠月夜的离别和劝慰,还有无可奈何和悲悲切切。
“诗鬼”李贺,又称“鬼才”,这位浪漫主义诗人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但对于月色也是没有免疫力的,写了“今宵好风月,阿侯在何处?”“未持寄小姑,且持感秋风”(《绿水词》)这样温情的小调。
与李贺并称“小李杜”的杜牧,一首《长安夜月》:“寒光垂静夜,皓彩满重城。万国尽分照,谁家无此明。古槐疏影薄,仙桂动秋声。独有长门里,蛾眉对晓晴。”写得悲凄沧桑,酒醉心凉。
到907年唐朝落幕,近300年间的唐诗,也随着一个朝代的悲喜而结束了。
见证唐诗兴衰的月亮还是天上同一轮明月,正如李白《把酒问月》的诗中所写:“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三、白甫易写诗700多首,开创了新唐诗派
1114年前的唐诗虽然日渐没落了,但也留下了49000多首,而《唐诗三百首》至今还是儿童的启蒙教材,也是学古诗和爱古诗之人的枕边书。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像学书法一样在学写古诗词,相反现代诗似乎正在被边缘化,有学者认为古诗热有望唐诗复兴。
有没有这种可能,谁也不知道。但文化复兴的事,一直有人在做。中国诗坛的一匹“黑马”——白甫易,号江南弱书生,本性天真,喜山水,爱读书,好天问,游历东西,略通古今,矢志文化复兴,他开创了新唐诗派,写了700多首古诗词。
在当下快节奏式的生活中,一个人能够静下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写诗更像是一种奢望,需要灵感的支撑和赋能。但是,对白甫易来说,他似乎注定是为写诗而生的,是天生的诗人。因为在他眼里什么都能写,什么都能入诗。
他将历史或现实中千事万物的美、精气神和正能量,统统写入他的新唐诗,尤其是用他独特的视角,让千事万物都可入诗,这是历代诗人都很难做到的。
作为格律诗的唐诗之一近体诗,其最大的缺陷就是严格的格律的限制,白甫易的新唐诗重点突破了这一点,取唐诗的古体诗和近体诗的所有优点,去其不适合创作和现代阅读以及传播的缺陷,通过生动的提炼,精辟的概括,精准的表达,诗意的创造,使词和句颇有画面感,并充满了意境。在创作理念上继承“诗言志”“诗为心声”的优良传统;在音韵格律上不强求循规蹈矩,只求朗朗上口,有易于口口相传和网络传播;在内容的表达上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他写的700多首诗中有五言绝句,更多的是七言绝句,还有七言律诗、词和长达100句之多的长诗。按唐诗的派别分类,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浪漫诗派、现实诗派,他都占全了。
他的新唐诗,每一首都朗朗上口,别有情趣,气韵雅致,回味无穷,令人遐想。最大的特点不仅画面感强,而且一气呵成,生动自然,毫无“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娇柔做作和无病呻吟。他坚信“好诗行行流传奇”,他要“让新唐诗,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文化窗口,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如果这些新唐诗没有署白甫易的名字,很多网友会误认为这就是唐代诗人所写的唐诗。
比如这首在低吟浅唱中忘记时间的《瑶琴颂》:“夜半红月寂照时,壁上瑶琴最相知。天地人弦齐为乐,鸡鸣五更未觉迟”;还有这首坐在窗前一边思念家人,一边又独自安慰自己的《元宵吟》:“大雪如花梅如雪,明月似玉灯似月。此心若向光明去,何时何处非佳节”;以及思念至极,故乡入梦乡的《江南》:“昨夜好梦飞江南,小桥流水万重山。堂前新燕翩跹飞,琴舍书剑齐交响”。
白甫易是位写景高手,“袅娜白云飘山间,红墅青舍绕林田。绿地如茵棋盘布,蓝河弯弯伴客眠”(《初见》)。他写的《村庄》更妙,“墅房错落绿丝上,碧水静流湖泛光。清雾爱追丘林去,玉镜无染照雪山”,先静后动,不动声色地描绘了一幅意境深远的水墨画。
更绝的是这首《野趣》,“人浮碧波跌宕游,胡杨含笑伴沙洲。大漠夕照忘言语,但闻长空雁声悠”,他把景色写成了情趣,把情趣变成了互动的景色,尤其这“大漠夕照忘言语,但闻长空雁声悠”,与王维的山水名篇《山居秋暝》中的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可以一较高低。
白甫易既是“妙哉众生独我笑”的温文尔雅的谦逊君子,又是“号角声声催人起,万千将士杀敌忙”的雷厉风行的战士,更是一位能让“千事万物入梦来”的诗人。
四、70多首写当今月色的新唐诗,神了
在白甫易700多首新唐诗中,有70多首是和月色有关的,并且把当今的月色写神了。
这里所说的“神”,首先是指神采奕奕,其次是诗中的诗风诗骨,就是精气神,最后才是读后让人心驰神往。
“兵城昨夜春风起,净土含芳红尘浥。月映桃花夭夭色,人间天上欲何依。”他写的这首《春夜》,月下的桃花,很多人都看到过,但又有几人能体会到月映桃花之美,堪比人间天堂。这种区别在于我们常人都是情为景不致,而他是因景生情,借景抒怀,而且情感细而不腻,恰到好处。
比如这首“秋分细雨夜朦胧,狮山敦厚苍莽松。卧波仰望青云渡,明月羞涩露真容”的《月亮雨》就是。还有“桃花岕夜访古寺,翡翠湖卧享月光”(《桃谷》),“杨柳曼妙朝君舞,月影婆娑随风流”(《楼外楼》),“樱花羞涩海棠红,回眸银月恋岸柳”“星月多情伴我泳”等。浪漫多情,笔触率性,连遐想都写得那么可爱可亲。
借景抒怀最精彩的要属这首《月光》,“子夜倚剑走深山,俯首皆拾水墨样。暗香疏影随泉流,琼草玉树遍地黄”,诗中写的是月光下的深山奇景,感叹的却是人生的无常、烦恼,还有“无处不精彩”的相随相伴。
同样,《初心》中的月下独思:“月影恍惚催鹅眠,静观亭上忆当初”,以及《野趣》的“花烛摇红山,林野闻草香。茅舍频问道,星月染松岗”,写的虽是野趣,实则为“问道”。
“总是故地风情好,清风明月不忍归”(《归乡》),写故乡之月,尤其年轻时谁都想千方百计逃离的那个故乡,能写出自豪感的诗人并不多,能写出内心欢愉和幸福感的就更少了,比如这首回到故乡,纵情高歌到天明的《故乡月》:“江水无心月有情,素裹银装万物新。故乡今夕十六夜,百曲琴歌换天明”。
而一首《月圆》,更是把故乡写得金碧辉煌:“夜深山清水更秀,风偕白云蓝天游。仙雾袅娜客自舞,皓月流金耀婺州”,月照故乡,连白月光都成了金月色了,心中的喜悦和豪迈之情溢于诗句,故乡就是他内心世界的巍峨宫殿。
这自然有别于写他乡别处的《月出》:“杨庄荷花别样红,风卷草香秋渐重。惊喜东山月出时,银光普照炫大同”,同样是月光,最慷慨也只给了银光,和白天的阳光已无多大区别了。
与其说这是故乡之月与他乡之月在诗人心中的天差地别,不如说是每个地方,每个城市的月色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风光。
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现代城市的月色,既有“明月有情照古寺,塔吊碌碌写春秋”(《湘家荡》),又有“碧空明镜映花树,阑珊夜色倾城欢”(《名湖》),更有“晨观日出暮赏霞,窃喜月悬紫竹楼”(《泳之乐》),而“老天如海雪无涯,白杨何处非奇葩。皓月忽然当夜幕,满地晶珠溢芳华”(《月亮雪》),这样的月色是生在边陲,而长在了诗人的心中。
更多写月色的诗篇,流露的是他的气宇轩昂和豪情万丈,这不仅极能感染人,而且令人向往诗中之地之境之情。
“塞上夜来白雪厚,三杯红茶两盏酒。抚琴轻唤明月来,一曲关山飞杭州”的《雪夜琴歌》,“风生涟漪荡天涯,光照万物催奋发。驾得神龙逛沧海,揽月擒鲨一壶茶。”的《神龙》,“风清林白天幽蓝,月朗星低思梦乡。号角声声催人起,万千将士杀敌忙”的《校场》,“客自东南来,洗尘赴沙海。红火冲天去,明月下凡台”的《萍聚》,“仲夏夜泊金鸡岭,举手可摘满天星。山泉爱偕百草香,清风遥寄万里情”的《仲夏》,“新疆万里送全羊,菰城草地露芬芳。明月爱伴有情人,道声珍重天地长”的《夜来香》,“待到彩云归去时,倾国倾城江河休”的《中秋》等等,诗人的志向、抱负、理想,和朋友的相聚、别离、情谊,甚至连中秋的思念都写得荡气回肠。这也是当今诗坛所罕见,因为真情率性是白甫易写诗的硬核。
任何时候,都不缺失眠人。而他写失眠却充满了诗意,比如《无眠》:“月照西湖静,茶润红尘清。抚琴闻幽远,焚香参古今”,还有这首《子夜》:“仲夏夜半独自行,两岸运河风清清。星月有情照行者,千里蛙声共枕眠”,这与齐白石的水墨名画《蛙声十里出山泉》的美妙意境相媲美,而“千里蛙声”相伴的失眠又有谁体验到过?这简直是一种诗意的享受。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色如人生,人生似月光。正如《月下独泳》诗中所写:“岸风送稻香,山雾知浅秋”,一个“知”字道出了人生何尝不是如此的联想。唯有“浮卧仰望月当空,星云际会渡从容”的广阔胸襟,才能笑对人生,尤其是下半场。
总之,这70多首新唐诗,不仅写出了人生的悲欢离合、担当哲思和意义,也把当今的月色写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