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过大年:深深记忆 浓浓乡愁
我的老家在河南农村,浓浓的年味自然给童年留下了最深深的记忆。
戊戌春节将至,记忆中的传统年味便越加浓烈。眼前常会浮现出经典图景:风雪夜归,阖家团圆,围炉夜话,守岁至明,燃放爆仗。新年游,看花灯,百戏竞阵,货郎蚁集。然而随着岁月流过指尖,这样简单的图景,渐渐远去。在传统年味的余韵中细细品味,常常产生“年味淡了”的感觉。
在黄河流域文化的中心,地处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过渡地带的河南禹州市,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都地、中国“五大名瓷”之钧瓷的唯一产地。上世纪70年代初,我就出生在这里。时过境迁,许多人和事都已淡忘,但儿时在家乡过年的记忆,却依然清晰,历历在目。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脊;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去打酒;三十儿,捏扁食(饺子);大年初一儿,撅着屁股作揖儿……”家乡人过年,进入腊月二十以后,就开始忙着蒸馒头、杀猪、买肉、打扫房子、买鞭炮、做新衣服。而这首传承已久的民谣,自然成了家乡人过年的“大事记”。
也正是这首民谣,陪伴我在家乡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节。直到当兵多年后,依然沉醉于家乡浓浓的年味当中。偶尔回到故乡,陪父母一起感受儿时年的味道,那种喜悦中深藏着的,绝对是久违的情怀释放。
河南地处中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过年”的风俗自然丰富多彩。不同地方的年味,在历史长河传承创新中,亘古不变。年俗文化沉淀至今,已是极接地气,极具地域特性的乡土民俗文化了。生我养我的河南故土,过年的习俗,更是有着地域文化的差异特性。许多年俗习惯虽然大相径庭,而过年带来的喜悦,却成为心底的一缕阳光无法忘怀。这里,我用有限的文字,简单记录下儿时在河南过年最深刻的记忆片段。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在河南农村,有“祭灶”的传统习俗。这个活儿,通常在傍晚进行,一般是由家里的男主人主持。上香、焚纸钱,并摆有贡品,口中还念念有词,祈求灶神上天多说好话,灶神像旁的对联通常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河南家乡过年,年夜饭与众不同。大年初一,勤劳而从不知疲惫的母亲,天不亮就会把全家人喊起来,穿上新衣服,祭老天爷爷,还有门神,放鞭炮,下饺子吃早饭。这顿饺子,也就是河南人的“年夜饭”了。饺子在我们家乡叫作“扁食”,吃完后,家里一般留一位老人,接待前来拜年的后生们,家里的年轻人则出门拜年。一般先到近门近族家拜年,给长辈磕头,然后近门近族聚在一起拜年。从村西拜到村东,不管姓什么,只要家中有老人,都拜一遍。这些活动都在天亮之前完成。东方刚刚发红时,年已经拜完了。后来,似乎感觉这个传统习俗越来越淡,实际上人们过年的情怀,一丝都没有减退,这种民俗文化在不断翻新传承中,只是形式有所创新而已。
印象最深的,正月初一这天,鸡鸣则起,穿上新衣,竞相燃放鞭炮。河南民间有“开门爆竹”习俗,就是在农历新年第一天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行“接年”或“迎财神”之礼。而后,煮好饺子,敬天、地、祖先后全家共食。过年时,父母总会告诉我们,大年初一忌讳扫地、倒垃圾、动剪刀、大声喧哗,这些举动都被视为不吉之举。
儿时记忆中,只有过年才会吃扁食(饺子)。家乡的年味,最有意思,也最受欢迎的习俗,就是硬币扁食了。这个在中原少数区域盛行的习俗,为每个家庭增添了浓浓的年味。在过年包扁食时,将几枚硬币分别包入扁食里。初一早饭,谁吃到硬币扁食,谁在这一年当中就有福气,这个习俗给全家老少带来极大的乐趣。全家人都争先恐后地早起,尤其家里的小孩,为了能吃到钱,都会多吃一些扁食,让大家都乐开了花。
正月初二,家乡过年有个习俗,很能表现河南人的质朴与善良。这一天,所有还没有熬成婆婆或丈母娘的老、中、轻的媳妇们,要带领丈夫和孩子回娘家拜年,俗称“走丈人家”,已成年未结婚的子女,要去外婆家拜年。别看平时,毛脚女婿见到岳父岳母,就象“老鼠见了猫”一般小心翼翼,只知道干活表现,可在初二这天,岳父、岳母都要好好的招待自己的女婿。
在儿时的记忆里,最让我深刻难忘的,当数新女婿拜年了。因为新女婿,在正月初二这天,要受到特殊的“待遇”。 新女婿在这一天是贵客,吃饭坐主客,在丈人家享受最高规格的礼遇。但不知从何时传下来的习俗,新女婿来老丈人家拜年时,村里同辈分的大人和小孩,也会像闹洞房一般,到处拦截“戏弄”新女婿一番。有的人截住后要香烟抽,还有的人往新女婿身上扔雪球。所以,女方家的亲戚要事先为新女婿制定好路线,让他悄悄进庄,吃过饭后再悄悄溜走,但眼尖的小孩,也常常会早有预谋。这在农村过年时,成为全村人的一大乐趣。后来才明白,简单的习俗中,深藏着民间区域文化内涵。之所以新女婿会遭遇这样的“酸甜苦辣”,都是女方族人们团结一心,想通过这种特殊形式对新女婿家庭的美好期许和祝福。
过年才玩的一种游戏,为儿时的年味增添了许多喜悦。这种几近失传的游戏,在我的家乡河南,叫做“撂窑儿”。现在的年轻人,也许难以想象这种游戏到底如何玩耍。现在想来,此等过年的趣事儿,是在历史长期的沉淀中,传承下来的民间区域文化。
这种年味游戏,一般是稍大一些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我小的时候,过年时经常玩撂窑儿。一帮小伙伴们,将长辈们给的压岁钱换成硬币后,便聚在一起,玩的特别激动兴奋。因为多少有些赌博的意思,平时家里的老人是断然不会允许玩这种游戏的,也就是过年时图个喜庆。
撂窑儿,必须二人以上,选用一分或二分的硬币,有时也会用5分的硬币。在靠近墙根部挖一个小洞,参与游戏的人站在两米开外的距离,轮流往里扔硬币,扔进去多少按事先约定论输赢。一般扔进去单数,撂到洞里的钱就归谁;如果是双数,洞里有几对,就再赔进去双倍的硬币。钱数不多,往往带给孩子的乐趣是无穷的,那种过年的味道,现在想起来,会变的越加浓烈甘醇。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关家乡年俗的记忆,从儿时就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由淡变深,最后刻入骨髓。随着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知深入,加上各地年味习俗文化的融合,让我对家乡的年味有了更多的怀念。每当翻阅过年的历史文献时,当中的记载,早已成为儿时年味记忆中最浓烈的陈年老酒。
上古时代的帝王由祭天地,而演变成后来的春节习俗,已经传承了数千年。东汉崔寔《四月民令》提到,“正月之旦,是谓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祢。”正月初一过新年的习俗也越来越丰富。在历史长河中,尽管每个朝代对春节的叫法都不一样,但民间过年的习俗文化,越来越厚重。
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这里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
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不少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清朝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到了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铜钱了。
明代陆容的《菽园杂记》中有记载,拜年习俗最早流行于明朝京都。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相问候过年好,百姓则各自访亲串友。清代时兴在春节时送“拜盒”。就是将拜年所用的美食、果子等,放在精致美观的饰盒内,盒子上还有一张精美的包装彩纸,这种民俗,在河南中原地区流行已久,也让家乡的春节更有年味。
历史长河经历了数千年延续,传统的过年习俗依然普照出民族文化的光环,依然散发着浓浓的中华情怀,最终沉淀出大国厚重的民俗区域文化。这恰恰是我对家乡河南过年习俗最为深刻的烙印。现在想来,这不正是心底浓浓的乡愁和永难割舍的故乡情愫吗?
【作者简介】:康晓欢,男,1972年腊月出生于豫东平原河南农村。1991年12月入伍,从事新闻报道工作。2003年离开部队后,供职于青岛日报报业集团,担任青岛早报记者、旅游部总监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