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眼泪:当红「三裥裙」何以成为汉服圈的新“杯具”?
有人哭,有人笑,这才是时代的眼泪!
(其实附了避免买到“时泪”的攻略,但是我知道会买的人不会听劝……)
“汉服溯源”这个栏目,设立的意图一半是为了将被汉服圈混淆的“古代服饰”和假借了名词的汉服款式区分开来,也就是正本清源地纠错,一半当然是为了嘲笑。毕竟,我照镜子的时候也没发现自己长得像以德报怨的圣母。
所以,我就来特地嘲笑今年汉服圈当红爆款“三裥裙”突然就变成了“时代的眼泪”这桩新闻。
△ 图源微博
汉服圈特产:时代的眼泪
也就是没多少天以前,这个月内,在知乎回答了关于汉服性价比的问题,提到了汉服圈特有的“时代的眼泪”现象。
△ 图源知乎
没想到,我这个回答都还没凉,汉服的“时泪”又多了一员。反转之快,许多汉服爱好者的衣服甚至还是预定已付款未发货阶段。
嗅觉比较敏锐、反应又比较快的商家已经快速出通告,以延期发货的形式更改原本错误的制作方式。
△ 图源微博
“时代的眼泪”这个词,本来的含义只是类似于感叹沧海桑田、世事无常。有点像唏嘘代沟,又有点像伤春悲秋。
这句“刻のなみだ”一般被理解为因剧情需要或时代所指引而死去的剧中角色或随时间而消逝的东西,表现出人的渺小、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随着时光的流逝、时代的变迁,再美好的人或事也只是转瞬即逝,就像时代留下了一滴眼泪。
后普遍用来指某种东西已经古老到会令人流下怀念的泪水。或是历史的错误,或者是指作品里面的角色被强迫改成中式姓名的外国影片或动漫,亦或者是时代的潮流和观者的看法相差十万八千里时会有的感叹主要是感慨自己已经是被时代抛弃的老人了。时间都去哪儿了?
——萌娘百科
但是到了汉服圈就有了一个独特的用法——那些被当做“汉服”买回来以后,却被证明不符合汉服规范or定义的衣服。换言之,它身上属于“汉服”的附加值,消失了。
一般人很难理解买衣服还会有这样的现象,连衣裙就是连衣裙,裤子就是裤子,还能买回来以后就不是裙子和裤子了么?在汉服圈的确会发生,并且很频繁,我们之前溯源过的《「曲裾」到底是不是臆想之物?| “汉服”溯源》和《「齐胸襦裙」的历史根据几分是真?几分是假?| “汉服”溯源》就是属于“时代的眼泪”范畴。(很明显,我之所以在这个系列里先写这些,就是因为柿子先挑过季的捏,哈哈)
之所以会发生这种现象,是因为这些款式本身是“创造”出来的。创造的理由各异,早年汉服款式照搬古装剧的很多,近几年则比较多根据文物仿造。请记住这个差异,因为这也成为从汉服爆款到“时代的眼泪”转换速度的有了本质差异。
推不翻的“戏服”
汉服作为没有传承性的服饰(不论是考据古代服饰,还是臆造服饰,它们都没有现实土壤),如何说服汉服爱好者选择它是很重要的任务。
从古装剧诞生的款式,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土壤,爱看古装剧就会喜欢,所以主要做的工作就是“找祖宗”——从种种文物资料里寻找到相似的形象,或符合描述的只言片语,强行扣在古装剧戏服上,以证明这些戏服不是戏服,而是剧组人员自己都不知情的考据成果。
△ 古装剧剧照
于是像曲裾、齐胸襦裙是很难真正成为“时代的眼泪”,因为汉服圈以外的古风服饰爱好者其实接触过的也只有这些戏服,只要相关的古装剧依然热播,它便不会真正成为“时代的眼泪”。
B站搞华服日,宣传图上穿的便是广受诟病的齐胸襦裙,原因无非是即便有满满的槽点,它依然是最受欢迎的古装戏服款式之一。而秦汉背景的古装言情剧的凋落,直接导致了曲裾淡出视野。
△ 图源B站
另外有一些没有上述有名、但也属于“时代的眼泪”汉服款式,消失的原因更明显,连观众都联系款式老土了。之前吐槽过的《郭培:当“高定”触电影视剧 | 剧说有个人》里几乎都是这类款式。
一推就倒的“复原款”
后来汉服圈就不满足于从古装剧里“摹写”了,而是开始根据文物仿造。这听起来总不会错了吧,很多汉服爱好者愿意用性价比更低的价格去购买,其实看中的也是这点。只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是一桩风险更大的买卖。
还记得《敦煌服饰艺术再现……再现了吗?》里写过的敦煌复原么?对于文物资料里那些模糊不清的像素,一百个脑子可以解读出一千个可能性。尽管这些可能性都可以挂上“复原款”或“文物款”的招牌,但往往推翻起来更容易。
△ 图源生活周刊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些款式本身是不如古装剧“戏服”来得受欢迎,必须全靠强大的意念说服自己是在为文化买单才愿意接受比市场价高的售价。于是为了弥补这种差距,“复原款”总是莫名其妙地标榜自己的“时尚”。
你没看错,一边拉古代做背书,一边标榜自己迎合当下潮流。这件事他们做得还挺顺畅的。比如,后台已经有N个人点名想看的“旋裙”是什么,其实就是两三年前时尚圈流行的裹裙样式。
△ 汉服新造“旋裙”,图源淘宝
△ 时装中的裹裙款式,图源淘宝
甚至连名字就是像《「百迭裙」发明记:如何将“牙慧”包装成“真理” | “汉服”溯源》里说的那样,牵强附会,为了取名而取名。当然,复原款的名字是很重要的,因为购买这些产品的汉服爱好者不一定看得懂论证过程,甚至根本不会去看,但名字要拿来搜索,所以必须区别于以往,并显露出一点点β格。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前几天刚刚晋升为“时代的眼泪”的“三裥裙”……
三裥裙:夭折时年仅3岁
三裥裙,第二个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是生僻词,手机打字不知道要翻多少页才能找到它。裥,就是褶子的意思,说大白话就是有三个褶子的裙子。但很明显,你要是叫了“三褶裙”,听起来售价上就该是“三裥裙”的三折似的,所以很快就改名了。就好比,“两片裙”就不如“旋裙”能卖得上价,所以也改名为后者了。
这就是“复原款”很重要的取名之道。好不好听,上不上口,都在其次,必须让人一下子明白不过来,需要经过一个解释,满足购买者的对于“复原”二字的虚荣想象。但这个解释又不能太复杂,购买者记不住也会影响销售。
三裥裙从这个名词被发明出来,到成为“时代的眼泪”,仅仅存活了3年。但已经足以让相关的“发明人”和背后的商家名利双收了,眼泪终究只是买家的眼泪,而且后续还能看到这些买家是如何表演“被卖了还帮忙数钱”这一汉服圈传统艺能。
说来可笑,它的错误从一开始就是十分明显的。
前文《破裙:无知者的一次失败发明 | “汉服”溯源》里,发明人试图用一种极其不合理的剪裁方式来贯穿中国从先秦到清朝的裙子制作(上一个这么有野心的,还是企图证明旗袍的起源是深衣)。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找到很多文物为自己“背书”,否则如何标榜“复原款”“文物款”呢?
找文物证明的过程也很好笑,在几千的历史里挑了几个文物的照片或线图,然后拖进photoshop里(可能也没用这么高级的软件,只是用了聊天软件自带的截图工具)画一个直角梯形叠在图上,以此证明自己发明的剪裁方式被文物采用了。
△ 独特的量照片/线图证明法
(如果线图靠近自己想法就量线图,照片靠近就量照片,就是这么随性)
三裥裙就更惨了,它甚至没能或者这个待遇,直接被一句文字描述就带过去了。总之,发明人觉得应该是直角梯形就应该是,不管合理不合理。
△ 只见结论不见论证
仔细看看这条裙子,有什么理由不用方形来做,还能利用幅边。强硬证明是裙子的裁片是直角梯形,还相信了并且购买了的人,你们衣柜里的“时代的眼泪”着实一点儿也不冤枉。
还记得《明知是“智商税”的东西还能买么?》么,有些人往后交学费的日子还多着呢!
“时代的眼泪”避难手册
尽管翻车了,但是发明人依然嘴很硬,表示不能当宋制穿还能当唐制穿呀!没想到原本以宋代文物为羊头的“复原款”,这会儿竟可以如此轻易地变动朝代。
喊话本身其实也很鸡贼,因为唐代并没有相关的文物出土,他们论证唐代画像上的裙子是“三裥裙”本来就是用的这件宋代文物倒推的。作为论证前提的宋代文物被证伪之后,唐代的还如何成立呢?
你上当么?你不会上当,但很多人信了,并且安心了,仿佛衣柜的“眼泪”顿时就被擦干了。接下来就开始了自我说服的过程:这个原本他们当做承“唐”启“明”的关键点文物此刻却被叫做“孤品”,幻想着有未发现的文物会重新证明他们的正确,继续鸡蛋里挑骨头的说看到了倾斜的角度应该还是梯形……
更可怕的是,他们的那套古怪理论发明出来以后,为了显示自己高人一等是打压过另一些主张方布直接打褶的汉服圈人群的,见《“破裙”隐秘往事:被遗忘的汉服“片裙”“褶裙”之战 | “汉服”溯源》。翻车以后,他们中不少人第一时间想到的竟然是隔空喊话,让另一些人别得意太早,就算是方布也不证明你们对!
你看,他们对别人的证明要求多么高,对自己又是多么低。这样盲听盲信又善于自我说服,还能为制造错误的人当冲锋军的人,让他们买一点“时代的眼泪”冤枉么?
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开头就说了,这份攻略其实没有任何意义,能看清的人不会买,而会买的人不听劝。毕竟,从一开始,这个“骗局”就一点儿也不高明,看过去漏洞百出。
还记得知乎上汉服话题最出圈的母题永远都是“山正之争”。知乎路人就问,为什么汉服圈的人总是攻击买“山”的人,如果真的觉得有版权问题,就该真正站出来指责商家啊。而“时代的眼泪”也是如此,买到人一脸懵圈,偷偷去闲鱼上甩货,还不敢声张,发明错误的人却可以在名利双收之后全身而退,继续稳坐“神坛”。
如果说“时代的眼泪”成为汉服圈特产是一种畸形的生态,那么无底线包容制造错误的人是畸形中的畸形。
我对汉服圈的失望是从错误开始的么?不是!是从这些买“时代的眼泪”的人攻击告诫他们的人开始的。真正属于“时代的眼泪”其实是既没有一颗聪慧的大脑,又没有一颗澄明的心灵。
说实话,他们不上当受骗,我都替骗子们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