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陵文化中的安仁元素
炎帝尊为中华始祖。据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和宋罗泌《路史》载:炎帝为民治病,采药来到湘东南,日遇七十毒而不辍,最后终因误尝断肠草,“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即今炎陵县的鹿原陂。炎帝陵,号称“神州第一陵”。这座历史古墓,自“西汉有陵”,“唐有奉祀”,“宋建陵庙”,“清定形制”,当代整修,犹如一座丰碑,永远耸立于炎黄子孙心中。炎帝陵也如一座文化浮雕,汇聚、融合着中国古老的民族文化,带着独特而厚重的人文化、陵文化、说(传说)文化、典(祭奠与典籍)文化等,呈现在世人面前,成为炎帝神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炎帝陵,既是一个祭奠、缅怀神农先祖的地方,也是一个传承文化的地方。炎帝陵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安仁始终参与其中、融入其里,成为重要的一元素因子。据《安仁县志·地舆志》记载:“安仁唐时为镇,宋时始升为县。商周前属古荆州地,秦分郡县属长沙郡,两汉属长沙王国,三国属于长沙郡,置湘南侯国。吴分长沙立湘东郡,治酃县……唐武德间(618~626)置镇;后唐清泰二年(935)设安仁场;宋乾德三年(965)升场为县。”县名一直沿用至今。安仁历属阴山县(先秦)、长沙郡、衡州府,始终和茶陵、炎陵连在一起,有着不可分离的历史渊源、地域关联,是这个文化圈中的重要一员。
一、安仁与炎陵山水相连,烟火相通,文脉相承,是炎帝神农氏晚年的活动范围,在此生活的轨迹及其影响构成了炎帝神农文化的重要元素。
神农的活动没有具体记载,却有一些古老的传说。炎帝神农氏自北方而来,他开创了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传承了中华文明。山西有神农泉、羊头山,湖北有神农架,炎陵有炎帝陵,安仁则有九龙庵、药湖寺、神农殿,这些都是反映神农氏活动的主要遗址。相传炎帝神农氏晚年在安仁活动,足迹遍布安仁全境,教民农耕、采摘草药、日中为市、种植生息。安仁至今还流传着很多的古老传说,如以“混沌初开,开天辟地”的盘古命名的盘古仙,广泛流传的“神农尝百草”以致吃到“断肠草”而身亡的民间故事,还有得到比较充分印证的“采茶九龙庵,野炊香火堂,洗药药湖寺,教民香草坪”等美丽传说。考古学家还在安仁境内的灵官何古山、新丰何古洞发现了新石器时期的石斧石钺……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安仁也是历史上开发、开化较早的文明奥区,神农文化形成与传播久远的地区之一。
文化的影响和发展,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历来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兼容、相互依存并融合共进的。炎帝陵——鹿原陂就在安仁东边不到20公里的地方,距离很近。在湘东南这片土地上,安仁县、炎陵县(原为“酃县”)一衣带水,紧密相连,唇齿相依,地理环境、民族文化、民风习俗水乳交融。在这里,神农氏吸纳了当地的民俗习性和农耕经验,丰富、促进和发展了以农耕文化为代表的农耕文明,以及形成了在认识、利用和战胜自然,谋求氏族先民生存的艰苦卓绝的神农精神。安仁与炎陵至今仍然保留的民俗文化、祭祀文化、饮食文化等,有着许许多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似共同点和鲜活的生命力。炎帝陵文化中的民俗文化、祭祀文化、历史文化,自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深深植根这里的天、这里的地,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林木、这里的村庄等,它既是炎帝神农文化的载体,也是孕育炎帝神农文化不可或缺的因素。从至今还留存并流传在安仁这块土地上的许多关于神农的美丽传说和古老文明遗址中,我们似乎还可寻找到当年炎帝神农氏的活动轨迹,其“农耕文明”“百草物语”“红色基因”等等,很自然地构成了炎帝神农文化的基本元素。
二、安仁人民参与祭祀等活动的作为与情怀,在炎帝陵留下了鲜明的印记。
据史载,“炎帝陵自西汉始祭,唐朝奉祀以昌,宋朝立庙陵侧,肖像即遣百官而祀,并刻碑铭记”。从此“三岁一举,率以为常”,元、明、清朝期间,祭奠更是频繁,朝廷时派官员御祭。在有关炎帝陵的现存史料中,有史可查的明廷御祭有15次,现存碑文可查的清廷御祭有38次之多,其内容都涉及到安仁。
●安仁有一条通往炎帝陵的御祭古道。过去,炎帝陵每年都要举行祭祀,国家尤其是遇有重大喜事或重要事项,或对外取得军事胜利,对内皇帝登基或禳灾求福、祈求风调雨顺农耕丰收等,都要祷告上天,祭拜炎帝陵。尤其是明清两朝,皇帝直接派大臣(必须是四品以上堂官)来此祭拜,在府官的陪同下,从衡郡(衡阳)而来,必经安仁;安仁的御祭古道,就是衡炎古道(衡州府至炎帝陵的大道,也称“御祭古道”)的中间一段。有人考证,“自衡阳东起,经露白、斗岭、泉溪、石塘、黄田、潭湖、九江、安仁、梅桥、斜濑、到炎陵县全程270公里”,“在衡阳境内有120公里,中间经过安邑(安仁)”,“而酃县自三河镇桥头岭开始,渡斜濑水,经太和、霍家、塘旺等村落至炎帝陵”(《衡阳市公路志》记载)。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安仁的潭湖、新渡、大石、山口等地的青石板古道旁,还可看到残留下来的一些古桥和凉亭,人们似乎还可从中揣摩、窥见当时祭奠者、叩拜者们披星戴月、行色匆匆的草蛇灰线、蛛丝痕迹。
●参与祭祀的安仁文人众多,教谕是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和布道人。在炎帝陵后山的陵园内,至今立有不少明清以来的“御碑”,根据现存碑记,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每次御祭时都有安仁官员参与的史实。炎帝陵祭祀典礼,十分庄严而隆重,且规模宏大,对当地来说是一次盛大的节日:“鹿原陂上官宦军民云集,奉圣寺内晨钟暮鼓,梵音绕梁,数里之内殷殷若有雷声”。祭祀时,朝廷派来的官员主祭,陪祭的有衡州知府、酃县知县、安仁教谕等。每次大祭后,都立祭文碑,以示心迹。现存“御碑”中,清代就有14块,上面记载的安仁教谕名字就有:陈宗颖(乾隆25年、27年),易昆都(乾隆41年),喻世钦(乾隆50年),杨嵩(乾隆55年),张光湘(嘉庆元年),黄齐雯(嘉庆14年),刘钜麟(嘉庆24年、25年,道光元年),彭家真(道光9年),李沆训(道光16年),等等。真可谓:有御祭者,则有安仁教谕陪祭也。
(道光十六年御祭纪念碑)
刘钜麟,字瑞斋,贡生。乾嘉间宁乡人。任安仁教谕。在炎帝陵祭祀时还曾作诗《七律.大祀礼成和蒋太守作》:“圣主乘龙祀典垂,欣陪星使溯湘湄。漫寻亭畔飞香迹,正是山中得鹿时。我亦冠裳趋执事,公还珠玉唾成诗。请看宸翰新镌石,叶奏钧天拜赤墀。”(注:蒋太守,蒋绍宗,清代衡州府知府,当年也是陪祭)
彭家真,号香山,据《善化县志》记载:嘉庆辛酉举人......博通经史,主讲三江、濂溪、岳阳书院,得士称盛。道光八年,以大挑知县改授安仁教谕。训士有方,士林重之......葬岳麓山,至今可见“彭香山墓”。
李沆训,字伊卿,沅陵最美乡镇凉水井人,清代嘉庆十八年(1813年)中拔贡,曾先后担任湖南安仁县教谕、湖北黄州府教谕......曾书写“重修炎帝陵庙碑文”。
......
他们虽然不是安仁本土人,但在安仁生活和工作多年,融入了安仁的历史文化圈子;陪同他们一起去参加拜祭的还有众多的安仁百姓和学子,他们代表的是安仁,带去的是安仁情怀、安仁元素,留下的是安仁芳名。
祭祀为什么会有教谕参加,教谕的官职和权力到底有多大?
据旧志记载:教谕本列于县丞之下,但会祭班次,教官入七班行礼,公所坐次,教官却列于县丞之上,“教谕居县丞之上,应是其斟酌得宜之处”。(《四库全书》《四库百科》)教谕是学官名,宋代于京师所设小学和武学中始置教谕,元、明、清县学皆置教谕,掌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明史·职官志四》:“儒学,府教授一人,训导四人;州,学正一人,训导三人;县,教谕一人,训导二人。教授、学正、教谕,掌教诲所属生员,训导佐之。”
教谕,相当于今天的教育局长,清代属八品,但它的地位却是很高的,祭祀行班位在县丞(从七品)之上。府学教授多为进士出身,由朝廷直接任命;府学训导以及县学教谕、训导,多为举人、贡生出身,由藩司指派。教谕的升迁也有严格规定,据《明会典》记载,府学教授有9名学生在乡试中举,州学学正有6名学生中举,县学教谕有3名学生中举,方算称职,方可获得升迁资格。可见教育的地位和影响并非一般。教谕,既是传道也是布道,还是当地的礼仪“形象代表”。在炎帝陵,安仁教谕不但担任陪祭,而且参与撰写碑文(见下文),其内容自然也会融入表达安仁人民的福祉情怀和美好心愿。
三、在传承、发展、共建炎帝神农文化方面,安仁做出了积极贡献。
● 参与炎帝陵的捐款共修。寻根溯源、崇尚先贤、祭拜祖先,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古代,寺庙、陵墓的修建,除了官修以外,大多为民间捐资。道光十七年,募修炎帝陵为清代规模最大的一次修复。相邻炎帝陵,虽然现存史料没有注明安仁参与重修捐建的钱财数目,但可肯定,历来重视尊宗敬祖的安仁人们,或捐资或出力或策划的份儿肯定不少。当时,酃县知县宛平人俞昌会撰写《重修炎帝陵庙文碑》,其碑文为安仁县教谕李沆训所书。“既修陵而记其巅末,书之贞珉。凡董役助貲之士皆镌别石”。“别石”因年代久远,已湮灭不见,但安仁历来就有尊宗敬祖、修仁行义、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可以推断,只要有炎帝陵的重修或捐建,肯定少不了安仁人民的踊跃参与和积极奉献:参加的是修建,贡献的是资源,带去的是家国情怀与文化传承。
(道光十七年.重修炎帝陵庙文碑)
●参加现代炎帝陵绿化建设。2003年6月,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杨正午视察炎帝陵建设时倡议,“尽一份孝心,积一份功德,捐一棵大树”,绿化炎帝陵。之后,全省123个县(市、区)及林业部门积极响应,各捐献2棵大树,栽种于通往神农大殿的御祭大道两旁,在每棵香樟树下的天然河卵石上,都用篆文镌刻着各县(市、区)的名称。安仁县同样捐献了两棵。笔者前不久还去看了,树的长势不错,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在圣德广场旁边,立有由杨正午书记亲笔题写碑名的“圣德林”碑,石碑之后呈现弧形树,还立着9块花岗岩留言碑,碑高2.6米,镌刻着123个县(市、区)书记、县(市、区)长的祈愿。
●铭记炎帝功德,传承神农文化,安仁的祭祀活动历史悠久并不断推新。安仁的民间祭祀更是几千年香火不断,活动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历史也充分证明,在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举凡一切为国为民建功立德,为民族兴旺发达而献身的人,都会受到广大人民的爱戴和崇敬。炎帝神农氏之所以几千年来在人们心中常驻,就是因为他开创了农耕文明,开创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安仁人民对寻根问祖、活动纪念也赋予新的理念,做了大量工作。2003年修建了大型的神农殿,2013年安仁成立了神农文化研究会、创办了会刊《神农薪火》,2014年建造了大型的神农雕塑和神农广场;每年的春分药王节都要隆重举行纪念炎帝神农氏的活动仪式;“稻田公园”、“神农故郡”、“天下第一福地”等美称也逐渐成为安仁典型的地域特色,成为有关神农美好传说的重要标志,延伸和丰富了神农文化。
洣水汤汤,鹿原苍苍;千古炎帝,万世景仰。其功业煌煌,仁泽广被;其文化影响,万古流芳。炎帝陵及其文化正以那独特、神秘、迷人的风姿为世人展现中华民族深厚的优良传统文化底蕴,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
1、《神州第一陵》 湖南省新闻出版局
2、《我们一起去寻“道”》 李琼林
3、《炎陵文化》 炎陵县炎帝文化研究会
2020.8
【作者简介】 周邦全,湖南安仁人,《神农薪火》主编,中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安仁县一中原校长,湖南省人民政府第五、六届督学,湖南省教育督导评估专家。在《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当代教育论坛》等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教育的实践与思考》、合著《正气清风篇》等。
(编审:刘玉明)
◎ 讲述安仁故事 探索文化渊源 传承神农精神 推进社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