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怀丨前童拉练,泛黄相片里的青葱记忆
前童拉练,泛黄相片里的青葱记忆
文/陈娟娣
前几日,偶见朋友圈里老同学分享高二拉练时的旧照。略微泛了黄的相片里,满是往日青葱岁月。
照片里是05年春天,作为当届高二生的我们参加了前童拉练。几张旧照,引了回忆。姑娘们纷纷谈论相片里的青涩,如今女大十八变,男生亦然。回想年少时的自己,又看今日小朋友们青春肆意,那时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年华正好!
前童古镇鸟瞰图(网图)
宁中拉练自92年举办至今已有25年历史,行程大体一致。部队约莫7点出校区,一路徒步,行经马鞍岭,过版岭陈,观千年古樟树,最后抵达前童古镇,攀鹿山顶鸟瞰古镇,傍晚扎营于前童小学。这一天算下来,便有五六个小时的徒步行程,对这些小年轻们,也是不小的挑战。
这一路风景,几十年来大有变化。城区高楼林立,乡间小道也修葺完善,往日的马鞍岭通了隧道,从前要翻越的山岭,如今因为过往人少,反倒没了清晰路径。
之所以对拉练感情颇深,因为我是班里为数不多的前童人。这一路拉练途中,便有许多话题可介绍:从小熟知的马鞍岭、福泉寺、最爱的家乡麦饼、前童大饼,还有儿时玩伴聚集地的千年老樟树和古镇鹿山……徒步的整个行程,满载我儿时的记忆。一时间觉得自己也是半个引路人。这情感说起来,好似整个高二年级来我的家乡作客,我便有了十分的欢乐情绪。一路上,对于伙伴们眼里新奇的东西,更是如数家珍。更巧的是那年徒步正好经过我家,便忍不住跟同学们叫嚷分享。这些美好记忆,在高中艰苦的学习生涯里,平添几分趣味,即使现在回忆起来,依旧光亮。
跋涉途中(校友图)
大部队翻山途经福泉寺(网图)
大部队出城后,这一路基本就行走在山水间了。四五月的晴朗天气,还能见稍许油菜花黄,山野里尽是山花野草。即使我这样来自农家的姑娘,因住校的关系,初高中里也难得这般放松,何况城里的同学们,更是忍不住“拈花惹草”。一路上,谈论着手边的柴爿花(杜鹃),山腰上的桃树梨树,路旁的杂花野草。经过农田,又要细细研究一番作物。寻常田里再普通不过的蚕豆、土豆、麦子,这时也得了伙伴们许多关注。
徒步翻山到午时,便是午餐时间。不过我们并不自带午餐,由前童老乡送上山的数百只麦饼做干粮。我的家乡麦饼,因徐霞客的缘故,又称霞客饼,自古是农人劳作或赶路充饥的食粮。如今条件好了,曾作干粮的麦饼变成佳肴上桌,口味也是丰富了许多,豆腐馅儿、鸡蛋韭菜馅儿、海苔馅儿,甚至还有干菜馅儿。不过传统的虾皮麦饼,还是主打。徒步了几个小时,这时已经又累又饿,闻到麦饼香味的我们简直有如虎狼。即使到今天,我问同学们关于那时的记忆,大家都对这只前童麦饼印象最为深刻。
除一路山野风景,最壮观的还属七圣村的千年老樟树。历经千年的古树,树身中空,却生机盎然。小时候总围着老樟树玩闹,那时小,十几个伙伴甚至都围不满它。孩子里胆大些的,敢钻到樟树肚子里一耍。不过那时候也不曾想,某天它竟能有浙东第一树的名号。我们拉练队伍行军至此,老师同学们惊叹这千年古树的茂密葱郁,对此习以为常的我却开始找寻往昔同学的家门。
前童七圣村千年古樟树(网图)
抵达前童鹿山顶
吃过午饭继续行军下山,约莫下午2点抵达前童鹿山。鹿山小而美,尤其山顶天然草坪,绵密柔软,千百年来从不多长一寸,无论多少人来人往,一到春夏,茂密丛生,绿荫如毯,平滑如鹿背(鹿山因形似鹿而得名)。
我们在鹿山顶休憩片刻,趁时鸟瞰小镇全景。这之后接着的便是我们的成人礼。那时年少,只记得玩闹,成年礼虽庄重,数百名学生同在,但还能记得誓词的便在少数。还记得镇上有位老爷爷,在鹿山凉亭前为学生们讲述解放前的故事。此后的自由活动时间,我便带着同学们下鹿山再尝前童大饼及麦饼,积极分享着家乡美食。晚间,我们还在营帐前一同观看电影《张思德》。
前童中心小学扎营(老友旧照)
这一天劳累却充满各色趣味,伴着五月初夏的微风,和那营帐里飞舞的蚊虫,我们就此沉沉睡去……
回忆间,想起《八月照相馆》的歌词,最能描述现在的心情。
那一个夏天
在心底深藏
偶尔荡漾
嗯-渐渐泛黄的相片
带我回到那某一年的某一天
那么一瞬间
留下来的笑已成永远
(完)
留在相册里的青葱记忆
编辑: 白溪钓翁
审核: 桑洲梧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