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出境文物(121)|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网纹彩陶船形壶
网纹彩陶船形壶 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高15.6厘米,长24.8厘米
文物年代: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出土信息:1958年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
馆藏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1958年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作品,高15.6厘米,长24.8厘米。泥质红陶制作。整器作船形,杯状小口,肩部有双钮以供穿系。腹壁两面以赭黑彩绘出网状纹,网格的两侧还有鱼鳍状的三角形纹饰等。此彩陶船形壶为盛水器,属于随身携带的水壶类物品。陶壶两端如船形上扬,尤其是壶身装饰网纹,极似从河里收网捕鱼或者捕鱼结束将网搭在船边晾晒的情景,从造型设计到装饰纹样,都让人联想到渔船、渔网、捕鱼活动等水上生活场面。
在新石器时代,人类捕鱼的能力已经显著增强,大量鱼镖、鱼钩、网坠等捕鱼工具被发明出来,有些地区还修造了存储鱼类的窖穴等。远古时期舟船均为木质材料,难见完好实物。长江下游地区出土过独木舟及少量船桨等,资料多不完整。船形彩陶壶是一个独木舟的模型,是人们制造原始舟船、网具并掌握捕鱼技术的真实写照。北首岭遗址台地位于陕西宝鸡的金陵河与渭河的交汇处,出土物中有石网坠等渔猎工具,正是对古代先民生活的反映。此壶构思奇特,制作精巧,将壶塑造成船形,并饰有网纹,突出地反映了当时的渔猎生活。造型罕见,保存完好,是仰韶文化的艺术珍品,对研究仰韶文化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其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关中豫西晋南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
仰韶文化的制陶业比较发达,仰韶文化的陶器,主要是泥质红陶,夹砂红陶,泥质灰陶几种,也有一些泥质黑陶和夹砂灰陶器。半坡类型的陶器主要是夹砂陶罐、小口尖底瓶、钵和卷沿彩陶盆。器表多饰绳纹、线纹、锥刺纹、指甲纹和弦纹,彩绘图案是在钵的口沿外绘画一周紫色、红色宽带纹、盆的内外绘画人面、鱼、鹿、植物等象生性花纹和三角形、圆点组成的几何形图案。在圜底钵口沿的宽带纹上,发现有二十多种不同的刻划符号,可能是中国古代文字的渊源。庙底沟类型的陶器主要有曲腹碗、曲腹盆、小口尖底瓶、小口平底瓶、斜沿罐、釜、灶等,彩陶纹饰除象生性的蛙纹外,最富特征的是大量以圆点、曲线、涡纹、弧线、三角涡纹、方格纹组成的繁杂图案。西王村类型是仰韶文化晚期的遗存,彩陶已很少,出现了一批形制较小的泥质红陶平沿盆。后冈类型的陶器以红顶碗、钵、圜底罐形鼎居多,彩绘纹饰流行成组的平行短线,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