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出境文物(125)|吴“永安三年”款青釉堆塑谷仓罐
青釉堆塑谷仓罐 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高46.4厘米,口径11.3厘米,底径13.5厘米
文物年代:三国吴
出土信息:20世纪30年代后期浙江绍兴三国墓出土
馆藏地点:故宫博物院
谷仓上半部堆塑多种饰物:有三层崇楼居中,一层两侧各有一条狗把门,楼檐之上有栖息的鸟和觅食的老鼠。崇楼两侧各立一亭阙,阙下有八位侍仆各执不同的乐器,正聚精会神地演奏乐曲。谷仓顶部堆塑五只相连的罐子,大罐居中,一鼠正从罐口爬出。四小罐分列大罐四角,周围簇拥着引颈觅食的雀鸟。
谷仓的下半部为一完整的青瓷罐形,罐肩部其余部位塑贴一龟驮碑,碑上刻“永安三年时富且洋(祥)宜公卿多子孙寿命长千意(亿)万岁未见英(殃)”24字。龟之周围塑贴人物及鹿、猪、龟、鱼等动物,其间还夹杂刻划狗、鱼、龙等纹饰,另有 “飞”、“鹿”、“句”、“五种”等字样。胎体呈灰白色。平底略内凹。通体施青釉,釉面不甚匀净。
该器以百鸟争食、欢庆丰收、牲畜满栏等题材的立体雕饰展现了1700多年前江南吴地庄园五谷丰登的场景,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此器用来随葬,称为“冥器”(又称“明器”),目的是祈望死者仍能保持生前的种种享受。
谷仓罐又名魂瓶、堆塑罐、粮罂瓶、、青瓷多嘴壶、皈依瓶、陶仓等,是我国东南地区汉至晋墓葬中较为常见的随葬品,盛行于长江下游一带稻作文化区的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谷仓罐流行于三国(吴)、西晋时期,有陶、瓷制品,是由东汉的五联罐演变而来,是当时的随葬用品。其雕塑复杂,楼阁、飞禽、动物、乐舞杂技是其主要表现内容,着重表现豪门贵族生前居住的城堡式楼阁建筑以及奢华的生活场面。
考古资料表明,远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有把谷物、鱼肉等装在陶器中陪葬的做法,沿至商周已成为传统。仰韶文化的随葬陶器、先秦的粮罂和五谷袋、两汉的陶仓等等都是魂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形态,它起源于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灵魂的敬畏。这种以食物来敬畏亡灵的民俗观念不仅体现了生者对死者的关切之情,也是安抚亡魂防其再来阳世扰害的自保措施。“魂瓶”之称,亦由此义得名。
迄今为止,考古出土了魂瓶两百余件,它们的堆塑造型千变万化,无一雷同。但研究其堆塑的类型不外乎三种:建筑堆塑、人物堆塑和动物堆塑。建筑堆塑的魂瓶绝大多数都是房屋门楼构成了整个堆塑部分的骨架,其他类型的堆塑或穿插其间,或围绕其周围。人物堆塑的魂瓶上的人物,从衣着、发式、动作和手持器物看,有僧侣、吹鼓手、歌舞伎等。动物堆塑的魂瓶上的动物分为家畜、飞禽、走兽和神兽等,尤以鸟的造型最多。可能与古人认为鸟是神物,是人间与天界传递信息的使者,因此在一些魂瓶的上部几乎站满了这种神鸟。
魂瓶的成型工艺极为繁复,它在一件器物上运用拉坯、拍片、模印、捏塑等技法,集多种题材的装饰于一体,图案复杂、造型奇特、寓意深刻。汉代的厚葬之风在三国、两晋仍延续盛行,六朝的贵族阶层斗富,随葬品也随之豪华侈靡。魂瓶的设计蕴含了当时“事死如事生”的厚葬观念,为了把生前的美好生活带到另一世界,聪明的制作者就把以前单独制作的众多陪葬器物浓缩模刻到谷仓罐上,再加以众多神禽瑞兽、佛仙神煞形象共同构成当时人们所能想象得到的、拥有各种象征安逸与奢华图像符号的美好极乐世界。这样就意味着死者可以继续享受生前现实生活的乐趣。
魂瓶出现于东汉,消失于东晋。东汉末年北人南渡兴起了具有汉代特征的随葬明器——魂瓶,同样也因为永嘉南渡而带来的北方新的墓葬制度的冲击而消失。作为一个小小的随葬品,魂瓶的出色之处反映在设计创意上,它融雕塑、建筑、音乐、舞蹈、书法于一体,造型、装饰并重,儒、佛、道、巫等思想共存,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记录了墓葬制度从“汉制”到“晋制”的发展脚步,同时也贴上了汉代到南朝过渡时期的历史时代标签,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事死如事生”的魂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记载着人类对宗教和现实生活的解读,蕴含了宗教、信仰、民俗等多方面信息,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