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汽车】当智能与安全成为标配 看极狐如何将安全刻进DNA?
比如,安全。
从人类对安全的认知历史来看,大致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农耕时代:人类面对天灾、疾病听天由命、无能为力;第二阶段,蒸汽机时代:面对工业安全事故,人们亡羊补牢、被动应对;第三阶段,后工业革命时代:人们开始研究安全理论,设立安全机构,开始预防性管理;第四阶段,当代:安全开始全面回归“人”的概念,并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对于汽车安全,人们的认知也大概呈现了相似的走向。
汽车安全认知的第一、二个阶段,就是被、主动安全。
最开始,社会上第一批富人拥有小轿车,人们对汽车安全的概念就是简单的“钣金厚”,“车够重”,是处在初期工业革命思维的“被动安全”思维。后来,当汽车逐渐进入千家万户,人们开始有了“科学的结构大于钣金厚度”,“溃缩机制优于车身厚重”等知识。本质上,这仍旧是“被动安全”思维,但是已经前进了一大步。
接下来,归功于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与普及,ADAS即智能辅助驾驶在“主动安全”上使汽车的预防性安全得到提升,但由于成本较高,大多数车企都是将简单的功能进行堆砌,而真正能形成系统打法的安全配置,凤毛菱角。
另一个角度的思考或许同样具有意义。
当中国汽车工业从3.0发展到4.0时代,新能源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新兴力量,造车新势力在形成科技优势的同时,对安全的关注,或许并没有对于科技含量那般火热的追逐。这就形成了一个急迫的问题:有没有一个车企,既能够拥有“新势力”的科技含量,同时也能够将安全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
极狐,或许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
而决定一台汽车的主、被动安全性,首先在于它的“骨架”,现在主流汽车制造商最能够体现制造差异的也在这方面。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骨架”的含金量呢?这还要从汽车车身材料说起。
目前,汽车车身材料基本可以分为三大类:全钢车身、全铝车身和钢铝混合车身。钢材料均衡的强度,韧度,和高可塑性都是它的优势;而铝合金材料主要特点是轻。不过,相对于它轻量化的优势,全铝车身的缺点即是:维修成本较高,制造工艺很复杂;其次,铝制材料的强度远低于钢制材料,达到同等的结构强度意味着体积会比钢制材料大不少。
那么,有没有既结合了钢材料的高强度,又结合铝材料轻量化的车身结构呢?钢铝混合车身就是这样的材料,但如何将钢和铝两种材料的优势充分发挥,这便是考验车企水准的重要标志。
对于这个问题,极狐的答案是,选择钢铝混合车身,并根据材料特性,在不同位置,合理使用。
于是,我们看到了极狐的量材适用,在下车体采用铝合金材料,实现轻量化同时保证碰撞吸能和碰撞力传递;上车体采用不同强度的钢材,缩小体积的同时实现高强度和高碰撞安全性能。
这时,另一个问题就出现了:既然钢铝混合车身这么好,为什么同级车型为什么鲜有人尝试呢?
事实上,钢铝混合车身本身由于材料不同,在冲压、连接和涂装工艺上会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工艺的要求,也十分严格,这要求车辆的制造技术严苛到什么程度?
举个例子,在零件之间最为关键的连接处,钢铝异形材质要考虑到焊接强度、接口腐蚀等问题,极狐为了解决该问题采用了三种焊接方法。分别是自冲铆接工艺、热熔自攻螺接工艺和胶接工艺。以极狐阿尔法S为例,全车为了将钢铝结合,用了1276颗SPR锁铆螺钉430颗FDS流钻螺钉,并且全车加入了超过150m的结构胶,才做到了最大程度保证两种材质的接合强度。简单点说,这三种工艺使得两种材质在焊接处就像是一个整体,即使是用机器拉扯也很难分开。
这就是极狐的另一面。在A、B柱及门槛等位置,极狐采用了强度达到1500MPa的超高强度热成型钢,通过“结构环”的设计理念,形成“笼式框架”车身结构,整个结构参与承载碰撞能量,保证碰撞过程中乘员舱的完整性;在车身侧面,极狐运用了门槛分载梁创新概念,采用了钢门槛与铝挤出型材结合的设计。在侧柱碰后,电池安全距离为3.7,远高于国标≥0的要求;在前副车架位置,极狐加入了碰撞吸能结构设计,前副车架的全框式结构配合纵横梁上的多处溃缩引导槽结构,让前副车架在车辆碰撞时参与吸收碰撞能量;针对前纵梁位置,极狐首次开发出强度更高、碰撞溃缩折弯角110°以上的新铝合金材料,远超国标要求。
事实上,消费者似乎也无需知道车身钢材、高强度钢使用率这类专业词汇,而是只需看一个能充分体现安全性的重要结果即可——碰撞测试。在这点上,极狐更是获得了认可。
极狐阿尔法T获得了C-NCAP五星、C-IASI优秀成绩,而极狐阿尔法S也将传承家族安全基因,具有领先行业的碰撞安全标准与92项安全验证。
然而,这还只是极狐安全的一小部分。
如果汽车的安全,不再是冷冰冰、枯燥的参数,不是工程师手上复杂的技术标准,而是将安全这个概念还给每一个消费者,回归到每一个“人”,使其成为一个可被感知的,融入生活的理念。
也就是说,让安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有华为加持的极狐,就把安全打造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所谓生活方式,即人的活动内容的形式,包含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的综合。
截至目前,搭载鸿蒙OS智能互联系统的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已经提供了超过30个应用程序,像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微信、快手、优酷等应用都有搭载,而在今年年底这个数字还会不断扩大。这些应用的配备,都将让驾乘者拥有更舒适、便捷的体验。
即使没有华为的加持,极狐本身也有自己的特色,它拥有一套来自博世最新一代方案的α-Pilot智慧驾驶。
以极狐阿尔法T为例,它拥有1个第三代200万超高像素多功能摄像头,4个第二代环视摄像头,5个第五代毫米波雷达和12枚第六代超声波传感器,基本上和普通版本的阿尔法S相同,软硬件素质本身就已经很高了。
在这套系统的加持下,依然可以实现自动跟车、车道保持、换道避险等L2级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并且在限定场景下,通过AVAP控制器将全景影像+自动泊车+倒车雷达,还可以实现自动泊车功能。
这样一来,安全就如同极狐的DNA,被潜移默化地带入了生活方式之中。
以电动车的核心部件——电池为例,极狐就有这一套远高于其他对手的安全管理方案。
极狐采用了液冷结构的第3代电池系统,拥有先进的动力电池热管理控制策略,首先其液冷管路及接头采用了嵌入型材边梁,从而达到干湿分离设计效果。电池包干湿分离设计的优势在于,一方面,降低了管路泄漏时冷却液接触带电器件的风险,提高电池系统安全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优化电池内部水道空间,来达到提高电池包体积,从而提高续航里程的目的。
另一个层面是电池在设计之初,就受到了极为严苛的安全测试,在20余种碰撞工况的1000余小时仿真测试及100余轮次的实测验证中,动力电池均未受到损伤,确保了即使极狐的产品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电池也不会因碰撞发生变形,进而导致着火,失效等重大问题的出现。
从主动被安全到电池安全,从一台车到生活方式,极狐为一台纯电车提供了多角度的“全域安全”,也树立了行业的新标准。
从安全的高标准,到与华为的合作,极狐总是低调做事,而后惊艳世人。
这一切,其实得益于极狐本身的高起点。
作为诞生于北汽蓝谷的全新的智能电动车品牌,其实极狐早已经拥有和百年豪华车制造商麦格纳联合打造的全球高端制造背景,是一个传统车企孕育出来的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
过去的制造水准早已不能与现在相提并论。极狐耗费数十亿元从欧洲100%原装引进了麦格纳MAFACT生产制造体系,已经通过了阿斯顿马丁、布加迪、奔驰、宝马等9个品牌旗下30款车型和370万辆的整车验证。
水准之高低,销量是最好的证明。
根据最新数据,极狐汽车8月交付量为563台,连续5个月环比持续增长,再创今年月度交付量新高,成为高端新能源市场表现最抢眼的新品牌之一。
截止目前,北汽极狐在全国共有60家网点投入运营,到今年年底将建成100家店,覆盖全国32个重点城市,94%以上的目标市场。此外,极狐品牌计划在2022年建成150家店面。与销售渠道一起革新的,还有售后服务。目前,极狐已经建立49家授权服务中心,覆盖全国35个重点城市,提供专属车主服务顾问,极狐直属工作人员24小时在线服务,确保覆盖多渠道全场景用户用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