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不是一个人的战斗--编发宣传职能默契配合才是战斗力
文/杜辉
出版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某个人、某个环节、某个岗位就能独立完成并做好的。出版需要编辑、发行、宣传、职能等部门之间的协作。这种不同部门、岗位、人员之间的配合默契度,往往才是一个出版企业经营能力的最大体现。
如何把编、发、宣传、职能等部门有机的组合、衔接,让1+1产生大于2的效力。这个已经成为出版企业现代管理的一个难题。不管是传统的职能部门并列,还是现在的产品经理制度都未能把这一难题彻底地解决。
先说编辑,虽然现在的编辑市场意识越来越强,但大部分对发行、销售、宣传,仍一知半懂,这个一知半懂往往比不懂还更麻烦。比如编辑知道自己的书要保证上架,要进行宣传。但是在对其他工作环节不了解的情况下往往会有不切实际的想法,给其他部门的工作造成麻烦,甚至是给彼此之间的沟通造成误解。比如不切实际的要求把某本书发到某渠道。发行是不可能为了某本书而单独开发一个销售渠道,且不说后期的回款没法保证,一本书开发一个渠道,从人力到后期的业务、财务管理,发行就绝没有这个精力去应付。再如要求发行保证产品上架,书店推荐。现在的书店是选品采购,在同质化产品过多,产品卖点不突出的情况下,单独要求发行去供货是很难很难的。又如在宣传环节上,编辑不以图书的品质分量为现实考虑,而要求宣传去大媒体上稿,去大网站推荐也是绝无可能的。对管理体系不了解,盲目要求职能部门如何如何配合?选题、书号要快,印刷要快,结算要快等等要求,都能理解,但上有各种制度,中有各种规则,下有各种情况,职能部门大部分时候也是有心无力的。
到了发行环节,发行不知道编辑的业务进度,不了解宣传的推广情况,也会造成许多机会的丧失。比如根据各种假期、节日,书店经常会对各类主题的图书进行促销。一本军事书如果在世界大战纪念日,胜利日这类的时间段推出上市,再配合书店的促销,往往会有较好的市场效果。当书店有了这种需求,而发行并不知道自己的编辑什么时候可以出书的情况下,这种机会就会丧失。相反,编辑和发行沟通不畅,对这些信息一无所知,出版进度按部就班,则也就无从配合这类活动。还有宣传推广,当在某些重要媒体进行了推广,而发行全然不知的情况下,也会丧失众多促销的机会。如某书的作者参加了某人气很高的电视或直播节目,在节目中对图书进行了宣传。而发行没有提前知晓,没有通知当地的书店或者网络书店备货。在节目播出后,出现断货情况。这个时候再去补货发货,等到产品上架,这个热度往往已经过去。
再说宣传环节,如果不了解某本书的发货上架情况,而编辑也对此也心中无数。编辑把宣传的文稿、书评等信息交到了宣传。宣传再大力推广,媒体连篇累牍的进行了报道。结果一看书还没发,或者许多渠道还没上架。那么这些工作、努力、辛苦也就都成了无用功。在产品如此众多的市场面前,除非了是名人或者特殊、刚性需求的产品。不然信息在大众的视界中,热度转瞬即逝。读者在看到信息后,如果当时无从购买,那之后再让读者想起并购买此书,则机会渺茫。
每个环节有问题其矛头都能指向职能部门,其实职能部门更多的就是背锅的。整个企业运作是否流畅,虽然在职能部门集中体现,但是问题的根源并不是在职能部门。职能部门所谓的做好服务,也只能在自己业务及权利范围以内配合,但是这些只占事物的一小部分,问题的重头则在各种规章、规则、你懂得的特色及潜规则下。职能部门只能不断叹息,爱莫能助了。
所以出版机构的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各个员工,彼此之间绝对不能闷头只做自己的事情,而要多沟通,多交流,要了解别人在做什么,在想什么,要了解项目的进程。而企业也要去搭建这种沟通的平台,促进彼此的交流。比如改进业务交流会的形式,让编、发、宣传、职能部门真正能坐到一起进行有效的沟通;比如建立云系统,让重点项目的进程进度,实时在网上呈现在大家面前;比如轮换岗位,让彼此熟悉其他环节业务,了解流程。这些的办法不用限定,只要是能促进彼此了解,建立默契即可。出版需要打造一种团队的力量,只有这种团队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竞争力。
作者注:
原文发表在2014年6月9日的中国新闻出版报第5793期7版。当时没有写职能部门,现在在修改中加入一段内容。因为这几年的经历对这块体会极深。
既然配合的默契度是企业管理的体现,那各种部门之间的沟通、配合、协作不畅通,流程淤塞,这背后也必然隐藏着企业的各种管理、经营问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情况下,谁去做努力也都是事倍功半的结果,甚至还是无用功,徒惹麻烦、埋怨。出版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真的是太弱了,绝大部分还是在作坊、小农经济阶段。所谓的现代企业的架子虽然有,但是大部分人内心思维仍是小农、作坊思维。思想不改变,视界不提升,那一切所谓的努力都不过是个笑话和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