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生伯乐范仲淹
闰文文絮
范仲淹(989-1052),北宋名臣,著名改革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思想家,一生为官清廉公正,刚正不阿。他在苏州任知州期间,创办义学,开全国义学之先端;兴修水利,除害为惠,泽被后世;举办义庄,开创了一种新的民间慈善形式。家乡人民对他的政绩有口皆碑。范仲淹善于发现和无私举荐人才,同样在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备受后人盛赞。
济贫育才
天圣四年(1026)八月,范仲淹母亲谢氏去世。范仲淹不得不丢下在兴化主持的捍海堤堰工程,辞官回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为母亲守孝。时值北宋名臣晏殊(后任宰相)罢枢密副使,出守应天府。晏殊在应天府最重要的政绩就是兴办学校,当时应天书院是北宋年间最出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得知范仲淹在当地守孝,便聘请他担任应天书院主管。应天书院是范仲淹十年前就读成长的学校,从这里他走向了仕途,他当然十分愉快地接受了聘请。范仲淹认为,培养经世济民的人才是官学的当务之急。他主张学以致用,提倡实地考察,选拔人才要德才兼备。范仲淹出身寒微,因此对家境贫寒的学生尤为热情照顾,鼓励他们苦学成才,并经常拿出自己微薄的俸禄接济他们。
一天,书院来了一位衣衫褴褛的秀才。他请求范仲淹给予帮助,范仲淹当即给了他十千钱。一年后这位秀才又来了,范仲淹又给了他十千,并问其原因。秀才叫孙复,家有病母无以为养,自己又想读书,不得已才出来四处奔走,假如每天能有百钱收入,就可安心求学了。范仲淹听了很受感动,见其是一个有志的青年,便主动答应在书院给他安排个差事。
孙复在书院一边打差,一边跟范仲淹学《春秋》。他勤勉刻苦,夙夜不懈。范仲淹三年服丧期满回朝复职,孙复也回家去了。孙复后来科举不第,就退居泰山,潜心钻研学问,专攻《春秋》,并收徒讲学。十年后,孙复成了讲授儒学的大师,名声远播。范仲淹得知他的进步喜出望外,就向朝廷举荐,孙复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任国子监直讲。同孙复一起在泰山讲学的石介、胡瑗也先后得到朝廷重用。
宋明儒学兴盛六百年以此开端,范仲淹当属首功。
范仲淹主持应天书院后,为朝廷培养了大批人才。学生王尧臣、赵槩分别中得状元、探花,并先后位任宰相、枢密使等职,成为北宋朝廷栋梁之材。
三荐王洙
王洙,应天府宋城(今河南商丘)人。自幼博闻强记,聪悟过人。早在景德年间,范仲淹就结识了少年时代的王洙。天圣二年(1024),王洙中甲科进士,补任舒城县尉,不久被免官。后被时任南京留守(商丘)的晏殊请到应天书院任教。天圣四年(1026),晏殊范王再次聚首,成为志同道合的终生至交。不久,朝廷调王洙任贺州富川(今广西东北部)主簿。范仲淹得知后认为这样安排不利于王洙发挥才能,在晏殊的授意下,范仲淹撰写了《代人奏乞王洙充南京讲书状》奏报朝廷。范仲淹认为,王洙“素负文藻,深明经义”,是一个饱学之士,应留在书院,继续讲学,有利于发挥其专长。从全局衡量,这是根本上的用人之道。奏章言简意赅,词恳情切,很快获准。大儒王洙就此被留在了书院,前后执教八年,为应天书院培养人才作出了很大贡献。
明道二年(1033),范仲淹被朝廷召回京都任右司谏,负责监察官吏、选拔人才、建言规谏。范仲淹第二次举荐了学富才高的王洙。王洙被召为国子监说书,改直讲。因校《史记》《汉书》有功,迁大理评事(参与评断大案要案)、史馆检修(参与编修国史),同知太常礼院。康定元年(1040)晋升天章阁侍讲,累迁尚书工部员外郎。庆历三年(1043)九月,受命与欧阳修共纂《祖宗故事》。
正当王洙如日中天、大展才华之际,因参加苏舜卿一次聚会,被罗织罪名贬知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其实质是反对派清洗庆历改革派人物的一次阴谋活动。庆历五年(1045)又迁知襄州。王洙到襄州后多为善政,深得民心。此时因庆历新政被贬邓州且抱病在身、自知来日无多的范仲淹,闻听王洙的信息后,深感朝廷大材小用,舍本求末,于是不顾自身病疼和安危,第三次举荐王殊,上书《乞召还王洙及就迁职任事札子》。范仲淹高度评价王洙,并为王洙受牵连一事申述不平,断言“乃知其才内外可用”,并承诺担保“或不如举状,臣受上书不实之罪;如朝廷擢用后犯人己赃,臣甘当同罪”。范仲淹举荐能人愿以身家性命来担保,古今实为罕见。他为国家社稷用人殚精竭虑之情之状可见一斑。
范仲淹此次举荐虽未立时见效,但为王洙后来的任用铺平了道路。后来王洙徙迁徐州,又徙迁亳州,政绩卓著,吏民称赞。后恢复其天章阁侍讲,又迁兵部员外郎。任史馆修撰,再迁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知制诰。
王洙是范仲淹一生中三次举荐的稽古鸿儒。他是北宋校勘编撰古代典籍的佼佼者。他在翰林院存放的蠹简残策中,发现了东汉张仲景的《金匮玉函要略方》,后经多方校正编撰成《金匮要略》,成为流传至今的中医宝典。他编订的《杜工部集》,成为后世各种杜甫诗集的祖本。《宋史》评价他:“洙泛览传记,至图纬、方技、阴阳、五行、算数、训诂、篆隶之学,无所不通。”
义举富弼
富弼是洛阳人,生于景德元年(1004),比范仲淹小十五岁。富弼年少时就表现出有远大志向,擅写文章,被誉为“洛阳才子”。当时范仲淹已很有名气了,他见到富弼后大加赞赏,称他有“王佐之才”。范仲淹把富弼的文章推荐给当时的宰相王曾和晏殊看,他们都大为欣赏,认为此少年将来必是有用之才。晏殊特重才,他自己也是奇才,他私下问范仲淹,这位洛阳才子可曾婚配?当范仲淹回答说尚未婚配时,晏殊开心地点点头。后托人从中撮合,富弼终成晏殊的东床快婿。
仁宗年间恢复制科,富弼考中进士不久,正值皇帝下诏求贤,要亲自考察天下士人。范仲淹得悉此信息后,马上把富弼找来,给他准备了书房和书箱,让他集中精力写出对时政的看法和对策。富弼文章写得很用心,加上范仲淹的指导,文章立意高对策可行,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为以后仕途打下基础。
范仲淹与富弼志同道合,义兼师友,但在处理有关政事上,富弼有时与范仲淹意见相左,甚至会争得面红耳赤。有人劝富弼,范公是你恩师,难道你忘了范公对你的大恩大德吗?富弼回答说:我和范公是君子之交,先生举荐我,并不是我的观点始终和他一致,而是我遇到了事情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我怎能因为要报答他而放弃自己的主张呢?范仲淹听说此事后说:“富弼不同俗流,我欣赏他!”此后因为支持庆历新政,富弼被贬,但范仲淹始终对富弼寄予厚望,期待他能东山再起。后来富弼两度拜相,官居范仲淹之上。
器重狄青
狄青是北宋著名大将。出身贫寒。十六岁时,因其兄与人斗殴,狄青代兄受过,被“逮罪入京,窜名赤籍”,从此开始了军旅生涯。狄青英勇善战,把西夏军打得溃不成军。
尹洙任经略判官时,很欣赏狄青,于是就把他推荐给负责西北边事的范仲淹和韩琦。两人一见狄青都大为惊奇,果然是员虎将,顿生爱才之意,待之甚厚。范仲淹把自己研读的《左氏春秋》送给狄青,并劝勉他:“为将不知古今忠义之事,只不过是匹夫之勇。”鼓励他要熟读经典,通晓古今。狄青从此改变志趣,认真读书并精通秦汉以来将帅的用兵之法,屡出奇兵,所向披靡。狄青的名声越来越大,敌军往往闻声而溃退。后来,狄青又平定了广西侬智高叛乱,回朝封得枢密使。十分可惜的是,在北宋重文抑武的背景下,朝廷对狄青多有猜忌,后被出判陈州,不久这位功盖一世的北宋名将就抑郁而终了。
终生为责
范仲淹一辈子把兴办教育、培养人才、向朝廷举荐人才当成自己终生职责。皇祐元年(1049),范仲淹升任礼部侍郎,那年他已六十一岁,但他不改初衷,一如既往地向朝廷举荐人才。这年他有《举张升自代状》。张升,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张升性格耿爽,敢于直言,因直谏贵妃弄权事,差点被逐出京城。范仲淹在推荐状中说:张升“清介自立,精思剧论,有忧天下之心。纯诚直道,无让古人之节”。请求朝廷将张升升职,以取代自己。后来张升屡屡升迁,前后当了十六年宰相。
面对权势富贵、官场势利,范仲淹恬淡退让,但仍一心想着为朝廷举荐人才,这是他高风亮节的又一表现。据南宋人笔记记载,范仲淹在杭州时举荐的官员很多,但县巡检苏麟因外出没有得到举荐,又不便明说,于是苏麟就给范仲淹写了首诗,这首诗只有两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范仲淹看懂了苏麟的诗意,于是也写了封举荐信,苏麟后来也得到了升迁。
皇祐元年(1049)十一月,范仲淹又特地向朝廷推荐了民间学者李覯。范仲淹和李覯相识十来年了,对李覯的学识和水平非常佩服。但科举一再受挫。从此退居家中,奉养老母,创办书院,开课授徒,慕名求学者常有数百人,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邓润甫(北宋御史)等都是其学生。范仲淹将推荐信和李覯的著作十卷一并送给朝廷。仁宗就将李覯的著作送两制官员审读(唐宋两朝起草诏书分为内制和外制),大家都盛赞李覯的学问,李覯得以授试太学助教。后来他成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之一。
范仲淹移知青州时已六十三岁,他依然热情地向朝廷举荐人才。他写有《举张讽李厚充青州官职状》呈送朝廷,说,前御史台主簿张讽,文学才能出众,品行纯正高雅,以有才而闻名,希望朝廷“特赐召试,授一出身,差签署青州观察判官厅公事”。又说邓州南阳主簿李厚“素有文行,涉道且深”“欲乞朝廷特除权青州两使推官,兼管勾安抚机宜文字”。范仲淹举荐的这两位官员,一是旧日朝廷中官员,一是旧日邓州属下。可见范仲淹时时处处为朝廷用人着想,也时时牵挂着曾经和自己朝夕相处一起患难与共过的同事。
北宋年间,士大夫关心国事,有为朝廷举荐人才的风气,一些大臣如晏殊、欧阳修、苏轼等都有举荐人才的美名,而范仲淹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终生乐于做发现举荐“千里马”的伯乐。自范以后,北宋举荐人才的风气尤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