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僧说:有这两个特征者,非富即贵,有一个也是有福之人!

高僧说:切莫等闲,虚度了光阴。一旦失去了人身,将万劫不复。这不是小事,不要只顾目前。为了以后的修成正果,你必须立即做你该做的事。有一次,高僧在训诫弟子时说:“必须注意,切莫虚度时光。游览州县,横担拄杖,一千里二千里不停地游。这边过冬,那边度夏。好山好水随你心意,多斋供,又易得衣粮。苦恼委屈呀!苦恼委屈呀!授人一斗米,失却了半年粮,如此行脚有什么好处?诚心施主的一把菜一粒米,如何能消受呢?必须自己努力,没人可以替代。时光不会等待人,一朝死难临头,将用什么来抵挡?”高僧强调的是:修行和做事一样,不要拖延,应该说做就做,这样才能有结果。拖延,可以把自己拖垮,因为任何憧憬、理想和计划,都会在拖延中落空。把今天的事情拖到以后去做,所耗去的时间和精力要比今天就做大得多。立即行动,便会使人感到简单而快乐;拖延执行,便会最终使人感到艰辛而痛苦。避免拖延的唯一方法,就是随时主动地行动。我们在做某项重要决定时,可能是困难和痛苦的,但正确的决定一经做出,就要立即行动决不拖延。

一起来看一则小故事——多年以来,一位老农的农田当中,一直横亘着一块大石头。这块石头碰断了老农的好几把犁头以及其它的农具。老农对此无可奈何,巨石成了他种田时挥之不去的心病。一天,在又一把犁头打坏之后,想起巨石给他带来的无尽麻烦,老农终于下决心了结这块巨石。于是,他找来撬棍伸进巨石底下,这时却惊讶地发现,石头埋在地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深、那么厚,稍使劲就可以把石头撬起来,再用锤打碎,便可清出地里,老农脑海里此时闪过多年被巨石困扰的情景,再想到本可以更早些把这桩头疼事处理掉,禁不住一脸的苦笑。从这则寓言故事中,我们会领悟出这样的道理:遇到问题应立即弄清根源,有问题更须立即处理,决不可拖延。如果一再拖延,造成的损失就会日益增大。一个神奇美妙的幻想突然跃入一个艺术家的思想里,迅速得如同闪电一般,如果在那一刹那间他把幻想画在纸上,必定有意外收获,如果拖延着,不愿在当时动笔,那么过了许多日子,即使再想画,那留在他思想里的好作品或许早已消失了。灵感往往转瞬即逝,所以应该趁热打铁,立即行动,及时抓住。所以佛说:“今天的一天,比明天的两天还要好。愚痴的人、懒惰的人,碰到做工,都要拖延下去:中午可以做好的,要拖到晚上;今天可以做好的,要拖到明天,有的要拖延到后天。这样,他的工作,一定就会衰退,因为没有人喜欢这样的拖延。”

高僧说:“满桶水不溢,半桶水反而溢。也就说,越是有知识、有学问、有涵养的人越是谦虚;越是知识学问浅薄的人,越是骄傲自满。高僧在檀林福林寺时,当地医生杜培材因仰慕他,常到寺中拜见他,向他请教宗教、哲学等问题。高僧始终表现得非常谦虚,半点也没有流露出骄傲自满的情绪,这使得医生更加敬重他的为人。在高僧的心中,真正有学问的人,都是谦虚之人,并且都不敢以人师而居。

“从今以后,愿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作一斋公斋婆,向厨房灶下安隐过日,今生不敢复作度人妄想。”此话出自彭际清居士之口。彭际清是清朝乾隆年间人,出身官宦之家,他的父亲曾经做过兵部尚书。虽然出生于官宦之家,但他没有走入仕途,而是立志学佛,度人于危难之中。《无量寿经起信论》是他的主要著作,在佛学上,他的成就突出。他讲经说法,著书立说,从佛理上说,确实度了不少人。但此话说要隐居,不敢再作度人妄想。这是他的谦虚之语。这也说明了他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因而获得更多人的尊敬。有位伟人曾经说过:“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生活中我们即使在某一方面取得了微薄的成就,也不能够因此而骄傲。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即使自己在某一方面比别人突出,但是在其它方面可能不如人家。做人,在任何时候都要谦虚,千万不要产生好为人师的自满情绪。

朋友们,请停下来,安安静静地想一想,目前的你,是否有老僧说的这两个特征呢?1.立即行动,不拖延2.以人为师,不好为人师如果你也有这两个特征,哪怕只有一个,那小编我也要恭喜你——你是一个有福之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