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着大悲欢的人,才能真正读懂这些中秋词

最是多情,莫若诗人。

世间,也因有了诗人,才有了那么多的悲欢离合。人说百无一用是文人,可文化的底色里,最动人的,永远是文人的那一部分。

诗词,从来都是具有抵达性灵的能力的。只有契合的灵魂,才能共情,才能真正懂得每一个字背后所呈现的生命底色。

有人看见热烈,有人看见落寞,更有人看见不动声色的悲欢。

你看,这些关于中秋的诗词里,因为中秋在我们文化里的特殊存在,于是,发生在中秋夜的诗词,总是那样加倍的,或浓烈,或寂寥地细说着人间悲欢。

01

伤情。

《绮怀》清·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第一次读到黄景仁写的这首关于中秋的诗,总觉得有着李商隐的味道,有一种绵密纠缠的伤情在里面。

所谓伤心人伤心词,大概也不是纳兰性德的专利了。

黄景仁在诗中回环曲折,几回吹箫,箫声呜咽,坐立不得,为谁风露立中宵,而后发现无尽思念,最终也不过是杯酒消不掉的伤怀。

或许,只有经历过爱而不得,蚀骨相思的人,才能懂得那种微凉的深夜,月明如水,你独立庭院,寂静,无眠背后的虚幻感。

02

寂寥。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有一种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的寂寥感。一个“栖鸦”,一个“冷露”,在满庭的白色月光下,一种凄清冷落的意境就出来了。

如若那栖鸦,再发出一点点动静,那么,在那凄冷寂静的环境里,又不知该唤起多少人的多少伤心事。

中秋,只因是亲朋团圆的日子,阖该坐卧桂香里,举杯欢聚,共赏明月。只是,如今连桂花的香气都是带着湿冷的感觉,寥寥中庭,无人可共明月,其中况味,当是寂寥。

大概,寂寥,一定是属于那些有过大悲欢的人才能深切感受的,于是便有了哀而不伤。

03

风霜。

《倪庄中秋》宋·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如果可以,谁也不想经历风霜。元好问的这首《倪庄中秋》,有一种太过写实的东西,那就是遭逢一生,回看来时路,蹉跎与艰辛。

一个垂垂老矣的人,感受着秋寒已来,因为太过寂静,又开始回想曾经的岁月,感觉一路艰难,颇多感慨。秋寒袭来,你紧了紧衣被,即使山中的月色已经很浓,在这样孤寂的中秋夜,还有谁敢去看一眼那明月呢。

年岁已老,独居山野,一生风霜,蹉跎几何?一夜未眠,望尽天涯路。

04

洞达。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或许已成为中秋佳节的标配,这其中意境的雄浑阔大,让人世间的悲欢,进入了一个理智清醒的层面。

一切的挫折,以及遭遇的人性暗黑,或者围剿,只不过都是蝇营狗苟的存在。这些与向阳而生的正能量,以及人类规律相比,都只不过是小小浮尘。

张九龄写下该诗的时候,正是遭受奸臣排挤,贬谪荆州的时候。其当时当境的心情,大概是有过愤怒的,也有过孤独寂寞的,但是一切的一切,都将过去。

人生,如若只剩下苦苦纠缠,久久不甘,念念伤神,那么,人生也便没有了生气,没有了盼头。

不如看看那圆满的明月,哪里不曾照到,世间事,如流水,不如共赏明月,以待佳期啊。

张九龄,不愧为唐朝开元时期的一代名相,他的洞达恢弘,总是让人想起苏轼来。

05

疏阔。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无人不晓。

他的豁达洒脱,更是感染着无数人。一曲《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好个也无风雨也无晴,其中的豁达疏阔,不知为身处沼泽的人,呐喊助威了多少次。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当然也是自古以来公认的写中秋的绝唱。整词构思奇拔,独辟蹊径,将神话与现实、出尘与入世、感慨与旷达层层交织,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又清醒澄净。

苏轼,是那样的多才,是那样的多情,又是那样的清醒透彻。这样的人,是站在了人性之巅,又站在了人性之外,看透,并用清醒的认知,告诉自己,这些都是正常的,无论悲喜。

因此,与其哀伤缠绵,不如放过自己,换一种眼光,换一种心境,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世间纷杂,不如疏离一点。人间拥挤,不如心内宏阔。

06

明朝的徐有贞说: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人世间,愿“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那些心里藏着大悲欢的人,略尽山河美景,尝尽聚散离合,看懂世情,勘破人性,知进退,淡荣辱。

因此,他们最懂悲欢,最能看见寂寥里的汹涌澎湃,豁达底下曾经的灰暗与愤懑,以及知晓风霜原本就是人生的底色。

时光正好,花好月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