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超民:云南地名辨析三则

大理由来质疑

《地名集刊》1980年第一期刊载的施立卓同志《“大理”的由来》一文认为:大理来源于段思平建立的“大理国”。所谓“大理”,“就是要大大调理各方面的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理’与’治’同义,’大理’即是’大治’的意思”。这一说法颇值得商榷。“大理”名号并非自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始。《新唐书·南诏传》载:“酋龙立,遂僭称皇帝,自号大礼国。”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谓:“大理,南诏国也。……至酋龙而称骠信,改元自称大礼国,今其与中国接,乃称大理国。与唐史礼、理字异,未详所始。”惟《资治通鉴》载:“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酋龙立,国号大礼。”胡三省《注》说:“至今云南国号大理。”即认为“大理”是沿用南诏“大礼”的名号,“理”“礼”同音异写。

唐代洱海地区有城名叫“大厘”。樊绰《云南志》说:“大厘城,南去阳苴咩城四十里,北去龙口城二十五里”。龙口城为今上关,阳苴咩城为今大理县城,大厘则为今大理喜洲。方国瑜先生《中国历代疆域图西南地区考释》(第一册)考说,“疑大礼之名与大厘有关”。因厘与礼、理同音,疑大礼即来源于大厘。又《南诏德化碑》说:“大利流波濯锦”。此“大利”是地名。据樊绰《云南志》卷七载,南诏的丝织业颇兴盛发达,养蚕抽丝织锦遍于西洱河地区,而以“大利”最佳。此“大利”或许就是“大厘”;“利”“厘”同音异写。樊绰《云南志》说:咩罗皮“与蒙归义同伐大厘城。哇罗皮乃归义之甥也,弱而无谋,归义袭其城夺之”。又说:“咩罗皮多在大厘城”。知在皮逻阁以前已有大厘城。施立卓说大理一名始于后晋天福二年,则比历史记载晚了二百多年。

由上可见,大理,或写做大厘、大利、大礼等,知“理”为少数民族语言的译音,用汉字记录下来写为“理”、“利”、“厘”、“礼”等同音字,故不能用汉语的意思去强作解说,把大理解释为大治,是望文生训,难以令人信服。

唐初大厘城即今大理县喜洲。樊绰《云南志》说:“大厘谓之史赕”。“史”字变音即为“喜”字。故喜洲之名源远流长。向达《唐代记载南诏诸书考略》说:“大厘亦曰史赕,当与史万岁有关也。”这是以“史”字牵强为说,要作解人,并没有根据。樊绰《云南记》卷八记南诏方言说:

“鹿谓之识”。又卷七说:“旁西洱河诸山皆有鹿”。可能“史赕”即为“识赕”。“史”“识”同音异写。南诏方言赕为川,亦即平坝。则史赕的汉语意思是“鹿川”或鹿的平坝。而大厘的厘字又为鹿字音而稍讹,则大厘的名称当与洱海诸山遍布鹿群,或大理一带养鹿有关。此略备一说,就教于专家和读者。

洱海名称探源

有说洱海像耳朵,以形得名,因称洱海。或谓洱河者是古代摩些族地名,意为多鱼之河耳。究竟洱海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呢?为准确地回答这一问题,我们还是从洱海的历史说起。

洱海在汉代称为叶榆泽。《汉书·地理志》“叶榆县条”说:“叶榆泽在东”。《续汉书·郡国志》叶榆县刘昭注引《地道记》说:“有泽在县东”。叶榆县即今大理县,所说县东的大泽即洱海。《续汉书·郡国志》说:“叶榆有河。”《水经注》卷三十七说:“益州叶榆河,出其县北界。”《华阳国志·南中志》亦有此说。知叶榆泽又叫做叶榆河。《后汉书·西南夷传》说:“地陷为污泽,因名为邛池,南人以为邛河。”知当时云南人把“泽”又叫做“河”,“泽”“河”无分别。《汉书·地理志》“滇池县条”说:“滇池泽在西北。”而《后汉书·西南夷传》说:“此郡有池,谓之滇池河”。滇池泽称为滇池河,与叶榆泽称为叶榆河正相同。

叶榆又称为昆明。《史记·司马相如传》提到西南夷时说:“邛、律、叶榆”。同书《太史公自序》则说:“邛、筰、昆明”。知叶榆就是昆明。《史记·西南夷列传》说西南夷有滇、夜郎、昆明等,《南中志》则说有滇、夜郎、叶榆等。《史记》有昆明而无叶榆,《南中志》有叶榆而无昆明,即昆明、叶榆通用。而且古代无喉牙音,叶榆与昆明的发音相近。所以,叶榆河又称为昆明河,或昆明川、昆明池。

洱海之所以称为叶榆河或昆明河是因为汉代这里的居民主要是“昆明蛮”,而“昆明蛮”又称为“叶榆蛮”。《史记·西南夷列传》说:“西自同师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巂、昆明。”昆明即昆明部族,汉代居住于今洱海周围的广大地区。

汉武帝为打通“蜀身毒道”,即从今四川(蜀)经过云南缅甸到印度(身毒)的道路,曾派使臣到云南探路,但求道的使者被昆明部族所遮拦阻隔。为了攻打阻拦道路的昆明部族,曾在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在长安“穿昆明池”,训练水师,这就是“汉习楼船”的典故。

《新唐书·南蛮传》说:“昆明一曰:昆弥”。《唐会要》说:“昆弥国者,一曰:昆明。”《华阳国志·蜀志》说:“南中曰:昆明”。《水经注》三十六卷《若水注》说:“南中曰:昆弥”。知“明”字也写做“弥”字,为同音异写。《旧唐书·南诏传》说:“皮罗阁破洱河蛮,以功策授云南王。”《新唐书·南诏传》作“以破瀰蛮功……册为云南王。”知“洱”字又写做“瀰”字。元《混一方舆胜览》作“西洱河”。杨慎《云南山川志》则说:“瀰海又名西洱河。”知“弥”字又写做“瀰”字,或写做“弭”字,再省写做“洱”字,为同音异写。《通典》说“西洱河一名昆瀰川”,知“洱”字从“瀰”字演变而来。

洱海水源在洱源,叫做弥苴河。万历《云南通志》卷一作:“弥苴怯江”,疑当作“弥怯苴江”。樊绰《云南志》卷八《蛮夷风俗》说:“带,谓之怯苴”。知弥怯苴江以形似洱海的带子而得名,意即洱海之带子,至今未改。此可补证洱海即昆弥池(昆明池)。

洱海以西有一高山,今天的名字叫定西岭。这个名字是明代才有的,古代叫昆弥山或弥山。《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一十二“赵州定西岭”下注说:“在州南四十里,本名昆弥山。明初,平西侯沐英过此,更今名。”知此山也以昆明族类而得名。

洱海之滨的城镇汉代叫叶榆县,而昆明蛮也叫叶榆蛮,故叶榆县之得名也是因叶榆蛮即昆明蛮而得名。洱海在汉至唐是昆明部族活动的中心地区,这里的山称为昆弥山,城称为叶榆(即昆明)县,水也称为昆明池。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洱海既不是以形似耳而得名,也不是“多鱼之河”,而是因古代的昆明(叶榆)蛮而得名。

在云南地名中,许多是以族类名称演变而来的。这是云南自古为多民族之地所决定的。我们考究云南地名由来一定不要忘记这一特点,切忌望文生训。

腾冲由来浅释

《元史·地理志》载:“腾冲府。在永昌之西,即越赕地,唐置羁縻郡,蒙氏九世孙异牟寻取越赕贱,逐诸蛮有其地,为软化府,其后白蛮徙居之,改腾冲府。元宪宗三年(公元1253年)府酋高救内附,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改藤越州,又立藤越县,十四年改腾冲府。”按:南诏取越赕地在异牟寻之前,且异牟寻为“九世孙蒙氏”亦误。樊绰《云南志》有“藤充”的地名,无设软化府之说。故《元史·地理志》所谓“蒙氏”设软化府,应在宋代大理前期。腾冲地名始于宋代大理段氏时期,但在唐代南诏蒙氏时已有藤充、腾越的地名。《玉溪编事》载南诏骠信诗,有“极目见藤越”。原注说:“藤越,邻国之名也。”此藤越,樊绰《云南志》又称为“藤充”,当即是后来的“腾越”。腾越在西汉时则写做“滇越”。《史记·大宛列传》说:“闻其(昆明部落)西可千余里,有乘象国,名曰滇越。”乾隆《腾越州志》卷一《建置沿革考》说:“其称乘象国,则今所辖各土司犹能驯象,故知腾越即古滇越也。”又说:“腾越在西汉时为张骞所称之滇越,在东汉时,为’范史’所传之哀牢”。其说可取。滇越在昆明西可千余里,今腾冲距淇海约四百余公里,距离大体相符。又,“藤”,《广韵》徒登切,“滇”,《广韵》徒年切,并读定母,声部相同,韵读“藤”“滇”并阳声旁转可通,则滇越、藤越为同音异写。

又《史记·西南夷传》说:“西自同师以东,北至叶榆,名曰巂、昆明。”知同师在巂、昆明区域的最西。“同”,《广韵》徒红切,与“滇”双声;师与越古读有阴声入声之别,但主要元音读i,略相近,疑同师或即滇越的异译。

综上所述,知腾冲在西汉称同师、滇越,东汉置哀牢县,唐南诏为越赕地,又称藤越或藤充。大理前期设软化府,大理后期改腾冲府。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改藤越州,又立藤越县,十四年改腾冲府,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九月置腾冲守御千户所,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三月升为腾冲军民指挥使司,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十月复置腾越州,十年罢司为腾越卫,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改为腾越直隶厅。

藤越和藤充之名,在唐代南诏时期已见于记录。《春城晚报》1981年1月27日刊载的《藤蔑与腾冲》一文认为到元代至正十一年才有腾越州名称,把年代推迟了五百年,当误。

藤越(腾越)与滇越、同师为同音异字,知原为少数民族语言,用汉字记其译音,写为藤越、腾越、滇越、同师。不能用汉字意思强作解说,腾冲地名与藤蔑毫无关系。

滇越原为少数民族的部落名称,其后又用作地名,译写不同而演变为腾(藤)越、腾(藤)充。

原载《地名集刊》1981年第3期。节录自《林超民文集》第四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12~316页。

作者简介

林超民,云南大学教授,云南文史研究馆馆员 ;1985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先后任云南大学历史系副系主任、系主任、西南古籍研究所所长、东亚影视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云南大学副校长、巡视员;199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2年被评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3年获国务院专家津贴,1998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2011年获红云教育功勋奖,2014年获云南省政府2013年度云南诤言奖。

(0)

相关推荐

  • 李艳峰:滇密观音幻化叙事的文本分析

    摘 要:<南诏图传>是存录滇地佛法传说.观音幻化内容且流传至今最古的实物资料,叙述了南诏国时期滇密观音崇拜以及相关的南诏国历史.与其他史料相比万历<云南通志>关于观音幻化的内容 ...

  • 中国"最美的江湖",是大理!

    ▲ 走,一路向西去大理!摄影/胡文凯 -风物君语- 是理想国? 还是江湖场? 金庸先生曾说:"我没来过大理时写大理,大概前世是大理人."的确,金庸笔下的武林江湖出现过太多次大理,比 ...

  • 云南照片集萃(1)

    2020年12月16日早上5点乘坐网约车前往新郑机场,飞机8点06分起飞,10点46分到达昆明.这次的云南之行是三飞的昆明,楚雄,大理,丽江,西双版纳全景游.从郑州飞到昆明,从丽江飞到西双版纳,最后从 ...

  • 林超民 | 云南:活动的边疆

    云南是中国的西南边疆,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有4060公里的边境线.今天的云南边疆是历史上逐渐形成的.从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今云南设置益州郡以来,2000多年的历史中,云南的边界一直处 ...

  • 林超民 |《新纂云南通志点校本》弁言

    <新纂云南通志>是民国年间编纂成书的唯一一部云南省志. 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云南省主席龙云(志舟)组建云南通志馆,延聘著名学者周钟嶽为馆长,主持编纂工作.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 ...

  • 林超民:云南名称的由来

    我们生活在云南,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说出"云南"名称的由来.有人说,云南是因为它在云岭之南.这种说法看似有理,其实是不正确的.云岭这个名称大约是出现在唐代.据<资治通鉴> ...

  • 林超民:昆明溯源

    "昆明"最早是古代"西南夷"中的一个部族名称."昆明"是"夷语",即少数民族语言用汉字记下来,写为"昆明&qu ...

  • 林超民 李婧 | 白族形成新论

    摘 要: 运用史料学.考古学.语言学.历史人类学对白族形成问题的再研究表明,以往学术界所形成的 "本土说""外来说""单源说""多 ...

  •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记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林超民博士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记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林超民博士 高志英 [摘 要] 林超民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民族学和历史学专家方国瑜教授和江应樑教授培养出来的第一位中国民族史博士,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本文 ...

  • 甘居边缘 勇攀高峰 ——中国民族史学者林超民印象

    云南地处我国的西南边陲,各项条件都相对差些,当周围大多数人都到条件更优越的地方寻求发展时,林超民却甘居边缘,三十多年来一直在中国民族史.云南地方史等领域中辛勤耕耘. 闭门只是栽兰竹 留得春光过四时 & ...

  • 林超民 | 中国民族史史料学刍议

    一.建立中国民族史史料学的必要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从远古起,我们各民族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中国的大地上,相互依存.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相互交融,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和光辉的中国历史.中国 ...

  • 林超民 | “汉习楼船”与昆明池

    在风景秀丽的昆明大观楼悬挂着孙髯翁有名的长联,长联的下联在追溯云南历史时,第一句就是"汉习楼船".这讲的是汉武帝时开拓云南的事.传说,为了对付昆明人,汉武帝在长安修昆明池,建造楼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