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蒂尔乌尾鮗(拼音:dì ěr wū wěi dong)学名:Pterocaesio tile (G. Cuvier, 1830)
黑带鳞鳍梅鲷,又称蒂尔乌尾鮗,俗名乌尾冬仔,为辐鳍鱼纲鲈形目乌尾鮗科的其中一个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2016)列为:无危(LC)
其他中文名:乌尾冬仔、红尾冬(台东)、乌尾冬(澎湖)、青尾冬(澎湖)
我国台湾分布:东部、西部、南部、澎湖、小琉球、兰屿、绿岛、东沙、南沙
同种异名:Caesio cylindricus, Caesio multiradiatus, Caesio tile, Caesio tricolor, Clupeolabrus dubius。
蒂尔乌尾鮗体背部淡褐色,呈长纺锤形,体侧及腹部灰蓝色或红色,其明显特征乃体背部有一条黑色纵带,自吻上方经眼睛上缘达尾柄末稍,而尾鳍上下叶外缘亦皆有一黑带,而上叶之黑带便与此带连成一线。
身体的下三分之一从白色到粉红色不等。夜间下半身会变成鲜红色(因此俗称霓虹彩蝶)。另外胸鳍基部亦有一明显黑斑。背鳍硬棘10至12枚、软条20至21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12枚。此物种的最大记录尺寸是30厘米。
亚种与分类 Subspecies and Taxonomy本种鱼分类上仍有歧见,现依据Nelson(1994)将其置于笛鲷(Lutjanidae)科中的乌尾鮗亚科(Caesioninae)。
蒂尔乌尾鮗主要栖息于沿岸泻湖或礁石区陡坡外围清澈海域,性喜大群洄游于礁区之中层水域,游泳速度快且时间持久。通常可以在泻湖和礁石平地深度60米的地方发现。
蒂尔乌尾鮗属日行性鱼类,昼间在水层间觅食浮游动物,夜间则于礁体间具有遮蔽性的地方休息。偶尔会在浅水泻湖和礁石滩上出现大量的幼体。常成群结队在岩礁区游动觅食,有时会与其他乌尾鮗科鱼一起出现。属肉食性,以动物性浮游生物为食。
蒂尔乌尾鮗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之热带海域,包括亚丁湾、东非、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塞舌尔群岛、波斯湾、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印度、安达曼海、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中国(台湾名地岩礁或珊湖礁海域均有产,为常见之鱼种 )、日本、菲律宾、新几内亚、新喀里多尼亚、澳大利亚、所罗门群岛、密克罗尼西亚、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斐济群岛、瑙鲁、瓦努阿图、图瓦卢、萨摩亚群岛、汤加、基里巴斯、夏威夷群岛、法属波利尼西亚等海域。
蒂尔乌尾鮗在其分布区的部分地区被严重开发,数量急剧下降。在菲律宾的部分地区,蒂尔乌尾鮗可能已经在当地灭绝。已知在其他捕捞压力较低的地方,蒂尔乌尾鮗的数量仍然很丰富。因此,它被列为最不值得关注的物种,但强烈建议在渔业高开发地区对蒂尔乌尾鮗的数量进行监测和管理。
目前还没有针对蒂尔乌尾鮗的物种保护工作;该物种的分布范围与海洋保护区重叠(IUCN和环境署,2014年),如大堡礁海洋公园和留尼旺岛外的留尼旺海洋公园。
以前在菲律宾经常会有蒂尔乌尾鮗,无论是在水下还是在鱼市。但现在,蒂尔乌尾鮗和其他乌尾鮗科鱼类已被严重过度开发,在菲律宾进行广泛的市场和水下调查时,偶尔才会遇到。它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并有可能在菲律宾大面积的地方灭绝。NOAA来自东帝汶的调查数据(2008-2014年)显示蒂尔乌尾鮗的平均密度为296.5/公顷(NOAA未公布的数据)。在斐济,蒂尔乌尾鮗的平均密度显示为178.6/公顷(S. Jupiter未公布的数据)。拉贾安帕特的调查数据显示,蒂尔乌尾鮗的平均密度为16.7/公顷(A. Green,未发表数据)
一般以围网、流刺网或一支钓捕获。肉质不错,是市场常见美味的食用鱼,以盐腌煎食或红烧或做成生鱼片。
蒂尔乌尾鮗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The dark-banded fusilier, blue-streak fusilier, bartail fusilier, or neon fusilier, Pterocaesio tile, is a fish belonging to the family Caesionidae.(物种利用仅代表资料方学术记录,不代表我方立场。野生动物是大自然赐予的瑰宝,地球上濒临灭绝的生物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给物种种群多一份保护,给自己也多一份保护。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在神秘的大自然面前,我们无知的像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