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溪文明城市赋(依词韵)

(欣闻家乡芦溪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喜而赋之)

彭福顺

人猿揖别,造字生文。奠文明之基石,启进化之黉门。

进化之晶,概谓文明。然进化无终境,文明有特称。城市附丽文明,字字足金而无价;品牌鎏金国字,城城臆得而难能。

芦溪古邑,祥发昭萍1。尔来承宝鼎之厚蕴,举茂叔之高旌2。是以濂溪书声不绝,君子之道畅行。及至新纪,官民一气。拳拳乎初心使命,汲汲乎众愿民情。乃精擘画、细裁衡,抓机遇、启宏程。五个芦溪共建3;一方热土臻荣。文明创建,一举玉成。遂领荣光于首善之地4,炫异彩于昆弟之城5。喜看当今芦邑,靓丽吸睛:白鹤峰高,出濂溪而水活6;荆王树老,滋莲韵而霞生7。溪水漾春潮之态,芦箫作玉笛之声。若夫廊桥水岸、古巷新容,抑或华灯坦道、人面民风;无处不呈画意,四时咸似春浓。遂引墨客流连,频传力作于世;游人打卡,竞爆网络而红。

芦溪之幅,国之微缩。九六数齐而暗兆阴阳共谐8;万一比整乃明昭家国同福9。尝闻创业不易,守业尤难;推之夺冠非易,加冕尤艰。是故吾乡同道,诚宜乘胜向前。法时范而志在追超,效先贤而殷于守拙10。攻之一城,收之一域;荣之一乡,谐之与国11。噫嘻!文明芦溪,已然名归实至;未来芦溪,定然加冕可期。幸甚至矣,歌而赋兮!

注释:

1、芦溪是萍乡的发祥地。据《萍乡县志》记载:三国东吴宝鼎二年(即公元267年)萍乡设县,县治芦溪古冈(今芦溪古城村),至唐武德二年(即公元619年),迁于现萍乡市城区。昭萍:萍乡的别称,源于楚昭王渡江得萍实故实,语见《孔子家语》。

2、宝鼎:三国东吴年号,事见注释1,这里代指历史;茂   叔:周敦颐字,周系宋朝儒家理学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教育家。其于宋庆历元年(1041年)供职芦溪(“摄市征局”即任监税),期间,“袁之进士来讲学于公斋者甚众”,是为后来包括芦溪在内的全国多地以“濂溪”冠名的教育机构的发端。其所著《爱莲说》为千古绝唱,寄寓着浓厚的“君子”情怀,影响深远。旌:旗帜。

3、五个芦溪:即实力芦溪、创新芦溪、美丽芦溪、幸福芦溪、清正芦溪。系芦溪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芦溪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目标。

4、首善之地:亦称首善之区,即首都北京。2020年1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京西宾馆隆重举行,芦溪县作为79个县级全国文明城市之一受到表彰,县委书记刘占纯参加表彰大会,代表芦溪县领受“全国文明城市”奖牌。

5、昆弟之城:兄弟城市,特指萍乡市各县区。芦溪是萍乡市迄今获全国文明城市殊荣的唯一县级城市。

6、白鹤峰:芦溪武功山(国家AAAAA风景区)顶峰,海拔1918.3米系,穿城而过的芦溪河(袁河)发源于彼;芦溪因濂溪先生(周敦颐)曾在此为官、讲学,后人以“濂溪”作为芦溪河的雅称,寄寓对濂溪先生的尊崇和纪念之意。

7、芦溪县城内筱山狮子岩附近有千年古荆一棵,人称“荆王”,周敦颐有《咏莜山石荆柴王》赞曰:莜山石上荆柴王,世间只此别无双。久经沧桑风骨在,苍劲挺拔傲雪霜。“莲韵”:喻周敦颐的赋诗对荆王的加持及其所推崇并传承至今的君子遗风,参见周敦颐《爱莲说》。

8、芦溪县域面积960平方千米,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都含有“9”和“6”《易·乾》“初九”唐孔颖达疏:“七为少阳,八为少阴,质而不变,为爻之本体;九为老阳,六为老阴,文而从变,故为爻之别名。”因以“九六”泛指阴阳及柔刚等属性。

9、芦溪县域面积刚好是全国国土面积的万分之一,类似于音乐中的八度音程关系的乐音(如1和高音i),属于“极协和音”。

10、守拙:守,坚守;拙,真诚、谦虚、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之类品格和行事风格(非笨拙愚蠢之意),为周敦颐所极力推崇,参见周敦颐《拙赋》:或谓予曰:"人谓子拙。"予曰:"巧,窃所耻也,且患世多巧也。"喜而赋之曰:巧者言,拙者默;巧者劳,拙者逸;巧者贼,拙者德;巧者凶,拙者吉。呜呼!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风清弊绝。

11、一城:一座城市,特指芦溪县城;一域:包括城市和乡村在内的整个县域;一乡:整个家乡;谐之与国,与国家的发展相协调,即与国家同步发展。攻:喻指创建文明城市之战;收:收获,创建文明城市带来的辐射作用、积极影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