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精髓是什么?下 道论与德论的逻辑关系

上前边的文章分别介绍了《道德经》道论和德论的主要内容,我们现在试着分析一下老子道论与德论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一、什么是自然?自然与道究竟有什么关系?
有学者认为,老子讲道主要是讲自然。可是我们需要了解,老子所讲的自然与我们意识中自然这一观念的内涵并不相同。
在我们的观念里,自然是指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它与经文中万物这一概念相同。而老子所讲的自然并不代指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而是自然而然。
老子在经文中从未讲有关万物本身的知识。研读经文我们不能获得自然界万事万物及其规律的知识。所以,我们认为老子没有讲自然之理。在老子的学说中,道不是万物,也不能解释万物。
老子所讲的万物,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自然,或者自然界,它代指客观存在的万事万物的总和。而老子所讲的道却不在这万事万物之中。万事万物都是可经验的对象,能被我们的感觉知觉器官直接或间接地经验到。但道却永远不能成为我们感知觉官能的经验对象,它是超验的。

老子像
设想有一种事物,我们不能看到它、不能听闻它、不能嗅觉它,也不能知觉它、感受它,而且也不可能存在任何有效的手段间接经验它。那么,这将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我相信一定会有很多人回答说,这是不存在,是无有,是无物。但老子却说,存在着这样一种实在,还将它命名为道。
老子假设,虽然道空洞无物,但却拥有取用不尽的能量。它在时间空间中无限,周行不息,永恒为一。它是自然界中可经验的万事万物的原因和根据。道与万物之间的关系,可类比于母亲与她的儿女。所以老子讲道是万物之母,或道生养万物。
这样看来,在老子的观念中,我们通常认为的自然或自然界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部分是超验的实在——道,另一个部分是可经验的万事万物。但是老子讨论自然时,只讨论了道,却没有讨论万事万物。也就是说老子没有提供自然万物的知识,更甭别说关于自然万物的规律了。
以现代哲学与科学的观点来看,道不可能实在,它是形而上的概念,类似于哲学中绝对真理的概念,神学中的上帝 ,以及鬼神的观念。这些观念不能成为人类理性思考的对象,却可以被人们信仰。如果我们问道实在吗? 这与我们问上帝存在吗?其实是同类的问题。

孔子问礼图

二、什么是无为?道与无为的关系是什么?
既然道不可能实在,那么也就不可能与万物发生任何关系,可是,为什么老子偏偏要讲有道呢?老子讲道其实是为了讲无为。什么是无为呢? 我们千万不能将无为理解为无所作为,或者什么也不去做。老子所讲的无为,其实是功而不居。
假设,果真存在着道这样一个事物,作为万事万物的母亲。那么,道生养万物就是以无生有,以虚生实。 道生实生有,却不居于实有,就是道无为。
道生养着万物,使之存在,使之为是,所以道一定是有贡献、有功劳于万物的,这就不能说它不作为。道生养万物却不恃功为私,恃功居上,反而甘居万物之下之后,以虚无的形式存在。用老子原话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或者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了解了什么是无为,有为也就好理解了。根据定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是无为。那么,生而有、为而恃、功而居, 也就是有为。比如战国时代君王,他们无疑是有功劳,有贡献于万民的。但他们因功谋私,聚敛财富,攫取权力,称孤道寡,高高在上。这就是生而有、为而恃、功而居,也就是有为。
道是天地万物之母,宇宙中再也找不到功劳比它更大的事物,它是名副其实的宇宙之主。但它不争万物之前之上,反而守虚、守柔、守弱,甘居万物之下之后,以至于人们都不曾知道它的存在。反观人事,君王作为人主,反争高处上,攫取比百姓更高的地位,更多的财富,过着不劳而获的奢靡生活。而老百姓终日劳苦却不能得温饱。天下之所以难治,根本原因就在于统治者有为。那么我们将得出结论来,若要天下得治,就需要统治者效法天道,以无为来治理天下。
所以,道无为是政治无为的先验根据,是大前提。有了道无为,政治无为就能作为合理的结论被推论出来。

三、什么是德?德与无为的关系是什么?
在我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下,德主要是指先王言、圣人语,具体如仁、义、礼、智、信等,尤其在儒家的言论中,德治与仁政更是核心内容。老子所讲的德与这些观念是否一致呢?从经文中的相关论述来看,它们是一致的。
比如,老子讲到: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意思好像是说没有圣贤,老百姓会得利百倍,不讲仁义,老百姓自然而然地回复到父慈子孝的淳朴状态中。这样看来,老子反对儒家的先王言、圣贤语的教化学说,认为没有德育教化社会反而更淳朴清静。
这样的观点,即使在今天看来仍旧是很奇怪、很难理解的。那些解读老子的,碰到这类观点也只将老子神话一番,从不就道理本身做出说明。老子是圣人,据说后来还成了仙。他说过的话违反常识常理是正常的,理解不理解是你读者的事,反正老子说过话都一定包含深刻的道理,你理解不了,是你的悟性不够,或者缘份不到。理解老子不仅需要高深的智慧,还需有奇赋异禀的师父来带才有可能。
我从不相信这类神神叨叨的说辞,我坚持认为如果观点有道理,就一定能被人理解。从人类历史的进程来看,我们不能发现支持老子上述言论的事实证据。一群人,没有杰出领袖人物的领导,不经历一番教化就能实现大治的目标,这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我们为什么偏偏要将本无道理的道理说成是有道理呢?

其实,在老子经文第三十八章的论述中,提供理解这些道理的基础。经文的具体论述如下: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在上德的状态下,没有德的知识,没有德育教化,是因为整个社会有德。下德的社会,离不开德的知识,离不开德育教化,是因为社会中还有不德存在。如何理解这段话的意义呢?设想我们置身于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中,在那里人人都依据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和思想生活着。所以,我们就看不到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也就形成不了不德的知识。没有不德的知识,德的知识也将不可能发生。所以,在上德的社会里人们不知道什么是德,什么是不德,也就是没有德的知识。人们是本性地遵循有德的生活,无需教化。
什么是下德社会呢?我们现实生活的社会就是老子所讲下德社会。在这里,我们有关于德的清晰的概念,不仅知道什么是德,还知道具体怎样做才是符合道德规范。为什么需要这么清晰的观念,因为社会上还有很多人不遵守道德,我们需要使他们清楚什么是德,还要指导他们怎么做。所以,下德社会离不开德的知识与教化是因为该社会还未完全实现有德。所以,老子讲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在上德的状态下,德内化为人们日常行为与思想规范,却不显现德自身,即德的知识。人们虽然时时刻刻都遵循着德的规范,却不知道什么是德,甚至不知道有德存在。这就是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处前,也就是德无为。所以上德即是德无为的社会状态。
这样,在上德的状态下,根本不需要德的知识与教化,也就没有圣贤与仁义礼智信的具体知识。老子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是为了使社会实现德无为,从而达到上德的状态。在这个逻辑推理下,老子的主张具有合理性。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就迷信老子,老子的主张在实践上不具备可操作性。所谓的上德状态只能在观念里存在,不可能成为现实。这就像数字里的理想圆,物理学里的惯性坐标系一样,可以思想却不具现实性。所以,我们只能说老子的道理在逻辑上成立,能被理智理解。

总结:
贯穿老子思想的一个核心观念就是无为,理解了无为概念的含义,就能够理解老子经文中的许多言论。
老子所讲的无为,不是不作为,更不是顺应万物自然之事而不加干预,而是功而不居。用经文的原话讲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老子将它概括为玄德。
老子认为,只有道具有无为的品德,它是万物之母,但却不为万物之主。生养万物却以虚无的形式甘居万物之下,以至于人们不知有道。所以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

水滋养万物,万物生长都离不开水,水于万物功莫大焉,但水却不因功居上,反而总是流向最低最洼处,所以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所以老子讲水之德几于道。
有了道无为、水无为的知识,就为老子政治无为的主张提供了先验依据。无为是天地万物最根本的原理,实行无为政治就是顺应自然最根本的原理与法则。这样,一部旨在阐释老子政治学说的书,同时也是成为阐释天地万物最根本法则的书。所以书名“道德经”,意即阐释自然与社会的最根本法则。
老子《道德经》一书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道无为,万物治。
德无为,天下治。
可以视作老子思想的精髓。
【主要参考文献】
《老子译注》 高亨
《老子》 李存山 注译
《老子思想初探》 李红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