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解老子《道德经》(61,62)
解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一章
刘晓林
原文: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以静为下。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
字意双解:
大国如同江河的下游那样,天下雌柔之地,它是百川交汇之处。雌柔通常用静(的方式或状态)来战胜雄强,(世人)多把静默看作“低下”。大国对小国谦让就可以取得小国的信任和依赖,小国对大国忍让就可以被大国容纳。所以,或者因谦让而取,或者因忍让而被容。大国与小国不过是“取”和“取于”的关系。两方若想各得所欲,大国就特别应该谦让。
旁注:
人们多会把有“动静”的事物看作强大,殊不知“默默不语”的可能更强大。白话,没“动静”的好惹。如此来看,在大多数时候是错误的!但你我常常没记性,常把“默默不语”的当作软柿子。真正强大的事物如果不声张、对其他谦和些反而使得他们更强大,反之则加速衰落。弱小的事物如果懂得“默默不语”、懂得积蓄力量则会使自身逐渐变得强大。
西方哲人尼采虽然狂傲放言:如果上帝存在,我又怎能制止我自己不是上帝呢?同时在尼采的哲学中又持有“守黑”的观点。“守黑”与老子哲学中的“葆光”是相通的,都与“静柔”密不可分。
解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二章
刘晓林
原文:
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葆也,不善人之所葆也。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也?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字意双解:
“道”,万物的荫庇之所。善人与不善的人都要珍重它。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良好的行为可以更好与他人相融洽。人不好的地方怎能才能舍弃呢?所以说,在天子即位设置三公时,虽然有拱壁、驷马等不同礼物敬献,哪里比得上把这个“道”进献给(天子)呢?自古以来人们以把“道”看得这样宝贵,原因在哪里?不同的人都可以得到益处。因此天下人都对“道”珍重。
旁注:
在老子的心目中“道”无所不在,它隐于万物之中。一个人得道胜于得万物,因为万物若失道则万物不存。得了道的人,他的“不善”自然消失。对于下属来说,给管理者敬献礼物哪里比得上把“道”呈献上呢?这是一种事实的理想化。
道究竟是什么?我在解老子《道德经》第四篇就提出,全面的道包括客观、主观及主客的最大限度的“渗透”。如果给管理者呈献了“道”,而管理者不理睬会怎么样呢?退一不讲,一个人自己要遵循“道”。同时,把“道”传递给别人时也要遵循“道”,否则便道不为道。
注:解老子《道德经》的版本为刘晓林九天居士30岁左右所写,未做任何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