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卦卦辞元亨利贞 人人都能读懂的《易经》连载3
1.我们解读《易经》经文的目标
我解读《易经》并没有沿袭传统易学的结论,这不是因为我喜欢逞新标异,实在是那些现成的言论无助于我们理解古经文的内容。比如,传统易学认为八卦为伏羲所创,八卦这几个符号分别代表了天、地、水、火、雷、风、山、泽八种事物。但我们以此为基础来分析卦象和经文,我没有见过能将道理讲通的。传统易学著作浩繁,什么义理派、象数派,学者无数,但没有哪一家的言论可以说服我们的理智。
我们不能接受乾卦符号代表天的说法,是因为我们将这个符号理解为天,经文内容反而难以理解。乾卦这个符号究竟代表什么,只能通过经文中固有的内容推导出来。乾卦代表天得不到卦辞和爻辞具体内容的证明,那就说明这一说法根本就不是来自于经文的。所以为了实现理解《易经》古经文的目标,我们只能另寻道路。我们之所以不能看清《易经》真相,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毫无批判的将《易传》的言论直接等同于《易经》的言论。《易传》僵化了我们的思想,使我们将传说的内容信以为真。我们今天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将《易传》给我们设置的藩篱打破,使得《易经》的卦象和文字更容易为我们的理智理解。
2.元亨利贞四字意义的解读诸家不能统一
读古书似乎真有客观的困难,乾卦卦辞仅仅四个字,即“元亨利贞"。恰恰就是针对这四个字的解读,诸家就已经歧义无穷了,何况那全部经文五千字。看起来我们的工作最容易招致非议了,但是我们既然已经作出了选择,就需要冒一定的风险,那也只好硬着头皮向前进了。我们先来看几家不同的解释:
《子夏易传》说:“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南怀谨、徐芹庭《周易今注今译》一书据此,释元为万事万物之根本,又解做大;释亨为通达无碍;释利为祥和而无害;释贞为洁静而清正。
李镜池将元亨、利贞看作两个贞兆辞,谓元亨约同于大吉。利贞,利于贞问,亦吉之谓。杨天才、张善文《周易译注》解:元,开始。亨,亨通。利,和谐。贞,卜问。周振甫《周易译注》说,元亨是大通顺。利贞是占问的事有利,贞是占问。高亨《周易古经今注》释元,大也。亨即享字。谓古人举行大享之祭,曾筮遇此卦,故记之曰“元亨”。利贞犹言利占也。筮遇此卦,举事有利,故曰“利贞”。
3.我理解元亨利贞四字意义时遵循的原则
通过这些例子,我想不需要再过多举证,就足以说明在解读古经文的问题上是多么容易产生歧义了。我自己在解读这段爻辞时,坚持了以下两个观点。一个观点是,爻辞是解释卦象的一个独立的单元,那么这几个字就一定要实现表达某个意见的功能。这样一来,将这段卦辞割裂为四个字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因为彼此孤立的四个字无法实现达意的目标,所以四德说不可信。古人有将元亨利贞解为四季的,有解为仁义礼智的,这更没有可从的理由。因为单纯从这几个文字出发,我们根本无法获得这些信息,这只能说明这些信息是人们从经文之外添加上去的。
元字解释为开始,那么我们就要考察,在经文中不同的地方出现的元字是否也可以理解为开始呢。我们就来考察一下,元字在经文中不同地方出现时的意义。坤卦六五爻爻辞:黄裳。元吉。在这里元字显然是不能理解为开始的,而应当理解为大,元吉即大吉。讼卦六五爻,元吉出现一次。履卦上九爻,元吉出现一次。泰卦六五爻,元吉出现一次。复卦初九爻,元吉出现一次。睽卦九四爻,有暌孤遇元夫句,这里元字也应当理解为大,元夫即大夫,也就是成年男子的称谓,如丈夫、大人等。损卦,卦辞与六五爻辞元吉各出现一次。益卦初九爻和九五爻,元吉出现两次。井卦上六爻,元吉出现一次。鼎卦卦辞,元吉出现一次。
于是,综合考察元字在经文中不同位置的出现,除贯于亨字之前的,都应当翻译为大字。那么,如果我们坚持上面所提到的原则(即经文中不同位置出现的相同文字所具有的意义应当是统一的),将元字的意义作一个统一,那么我们只能选择大而不能选择开始。这样一来,我们就否定了将元字理解为开始的说法。也就是说元字在经文中都是要翻译为大的。其实,元字应当理解为大而不是开始,还有另外一个证据来证明。经文中除了元亨外,还有亨、小亨的字样,为了使这三个词汇的意义统一起来,这时元字也是只能解释为大的。元亨、亨、亨即大亨、亨、小亨。它们标志了亨字的不同规格与等级,这同时又说明了亨字是有量级的。如此一来,将亨字理解为通也将是无自圆其说的,所以将元亨理解为大通顺也是不对的。
4.卦辞元亨利贞解读的结论
我们是如何理解卦辞元亨利贞的呢?首先我们就需要知道古人创造《易经》六十四卦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在上古时代,人们普遍信奉神明,认为神明才是自然界万事万物以及人类社会的主宰。所以,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到无法由自己作出决断的疑难和疑问时,就需要求助于神灵的帮助。然而,神灵只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不能为人们亲见,但客观上又存在着求助于神明的需要。正是在这种客观需求下,古人便发展了交通神明与人事的各种技术,从而产生了巫觋卜祝占筮等职业。巫觋是交通人神的直接技术,神明常常降伏于巫觋们的身上,借助他们的口舌传达旨意。这大概就是巫术的起源吧。而卜筮则是交通人神的间接手段,商代的龟占师通过出现于修制后龟板或兽骨上的裂纹来判断神灵的旨意。周代出现了筮法,占卜师则昌通过观察卦象和解读卦爻辞的内容来决断神明的旨意。
尽管方法与手段绝不相同,卦与龟甲兽骨在用于探问神明旨意的目的上却是相同的。既然有求于神明,那么问卜之前就要贡献一定数量的牺牲用于祭祀神明,用于表达对于神明的崇敬与顺从。也就是说上古时代,在龟占和筮占之前都要举行一个祭祀神明的仪式,即使是现代民间仍旧存在有求神拜佛的活动,参加这些活动也需要一个祭祀的过程。《易经》经文中经常出现的元亨、亨、小亨文字,其实就是用于标志这个祭祀仪式规格的用语。所以,亨即享。所谓的元亨,就是大享,也就是祭祀仪式的规模比较隆重,用牲的质量要好,数量也要多。比如使用贵重的牛羊肉,打猎获得的动物等。所谓的亨,即享,意思是规模
一般,用牲的质量和数量也没有过高要求的祭祀。比如,用牲主要以人们日常食用的谷物或食品为主。而所谓的小亨,即小享,意思是规模最小,用牲质量和数量最不讲究的祭祀。前去占卜时随便带上点东西,做个表示就可以了。这说明占卜不同的卦象,祭祀规格的要求是不相同的,所以卦象在吉凶休咎的象征意义上是所不同的,占卜象征吉利的卦象就需要较高规格的祭祀,占卜象征凶咎的卦象就需要较低规格的祭祀。
有了上述知识,我们再来分析卦辞元亨利贞。我们将元亨利贞这四个字分成两部分,元亨二字是一组,它的作用是标志占卜乾卦之前所需祭祀规格的等级。元亨即大享,意思是筮问乾卦需要举行规格隆重的祭祀,用牲的质量和数量都要有较高的要求。利贞二字是另一组,它的作用是说明乾卦总体的象征意义,利贞即是利占,译为有利的占问。意思是不管你是为什么事来求占,遇到乾卦都是有利的象征。这样一来,卦辞是分为两个部分的,一部分的内容是用于标志占卜该卦所需祭祀仪式的规格,另一部分则用于说明该卦象总体的象征意义。这两部分内容作用不同,语义也不连通,所以这两部分之间应当使用句号分隔。所以卦辞元亨利贞四字,应当写为元亨。利贞。
以上就是我们对于乾卦卦辞所做出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