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人到四五十,福看四处知,安享晚年有四个地方要用心打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人生短暂是古今能人的共识,如果生活在幸福之中更是让人有人生苦短的感叹,如果生活在悲伤中自然又是度日如年的煎熬,不过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年龄的增长却从不会停止,人生一旦步入四五十岁,难免产生日薄西山的感慨,因为这显然是无可逃避的一个人生转折。每个年龄都有其应该担当的使命,年长之后自然应该将更多的机会给年轻之辈而将更多的心思用来安度余生。 那么天命之年,又有哪些值得注意呢?事实上,古人的生活经验从来都是指路明灯,心学大师王阳明在晚年与徐爱的问答中就有“静处体悟”的教诲,在他看来只有懂得静的人才不会被俗事侵扰自能福气长存,而能不能做到,通常观其家中的四个地方是不是“静处”便一目了然。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一,书房
王阳明说“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可见其虽然强调万法皆在心中良知,但博闻强记依旧必不可少。数千年来,读书一直都是人们最为喜好的生活方式。古代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都有专门读书的地方,它们有着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静。烦闷之时书房静思,闲暇之余书房静读,即便是在今天,忙于灯红酒绿的人也照样弄个书房附庸风雅。而一个真正能够静处的人,他的书房无论是摆放还是品类都能清晰地体现他们的涵养。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二,院落
王安石说“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这种说法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即便是陋室茅屋,在精心的打理下也能赏心悦目,看着自己培育的花草树木生机盎然,那股怡然自得羡煞旁人。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家庭的门前或院落,堆满了废弃物品和垃圾,不仅体现了其自身的修养格调,还会让他人望而却步。懂得静处的人举手投足一丝不苟,能够认真对待任何事物也会认真对待每一个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三,厨房
在判断一个家庭幸福与否,厨房往往也能体现一二,如果家中厨房食材丰富,工具齐全,这无疑体现了这个家庭的生活水平以及其对生活质量及营养健康的注重。同时,摆放整齐干净整洁更能体现家庭成员勤劳和心平气和的本性。而那些心浮气躁的家庭景象则刚好相反,如今不乏一些租客走后房间一片狼藉的情形,怕是最好的体现。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四、寝室
人到了四五十岁,基本事业稳定家庭和睦,面对风雨同舟的伴侣。也许只有我们自己心里才知道这个世界上谁对自己真的好,所谓“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对于这天定的姻缘自然应该倍加珍惜白头偕老。而寝室的布置往往能够体现夫妻间是否恩爱,和睦夫妻的卧室必然是布置精心,合照满满,也只有心平气和幸福满满的人才有心思才愿意花心思在这些细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