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上的质疑(九 上)GIS硬核数据再证伪古埃及(转载)
文渊紫光
1小时前
前言
西方大航海前的历史,一直给人以超脱时代生产力的迷思。未定论的东西, 或许不好否认,但学术的态度,还是当面锣、对面鼓的拿实证说话。
近年关于西方伪史与否的讨论越发频繁热闹,笔者在坚持西方“叙史”要明确断代的思维下,开始着手查阅文献资料,尤其一手的文献典籍。
有心之余,笔者关注到了《伪绝书》的内容节录,于是按图索骥、几番审读,实在感觉学术的路子很好,也很增长知识。
本文转载自微信号老周的《伪绝书》系列,因其资料翔实,说服力力充分,故特转载以与诸君博雅。
正文
本篇原计划还有一幅拿破仑团队《埃及描述》中的地图集[参1]作为实锤明证,不过鉴于本篇信息量太大,而那份档案我又做了进一步的数据化处理和深入分析,故而另起一篇,后续更上。
另外为了方便有些同学阅读理解,本篇后续计划整理了一个精简版,屏蔽一些技术和论证细节。
本篇摘要:
一、手工采点数据揭示的亚历山大高程和潟湖深坑问题;
二、地理信息系统(GIS) 大数据分析的数据准备和处理手段:用 DEM 高程数据在 Global Mapper 中生成等高线和填充区,并按规则着色形成高程热力图(栅格图),从而将海平面上下几十米范围和海底数据以非常直观和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方便进一步的分析;最后将输出的栅格图载入地球软件,将数据跟真实的坐标系统对准(配准);
三、数据分析:
(一)回顾亚历山大高程问题及影响因素,对比罗赛塔和达米埃塔,判断最早的沙岛形态;
(二)几十上百米的潟湖深坑所揭示的冲积层地层厚度问题;
(三)古代极低的海平面所揭示的冲积层厚度和古代地层高度问题;
(四)古河道深切大平原所揭示的冲积地层厚度和古代地层的坚硬贫瘠;
(五)冲积扇形态、陆上坑洼和近海冲积扇横剖面分析所揭示的冲积层厚度问题(对比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以及海底坑洞和相对高地所揭示的古冲积形态及厚度;
(六)资料中直接给出的沉积速率和地层厚度的数据,结合前面五项,可判断数千年来堆积的厚度至少有二十多米,扣除压实、均衡沉降等因素,且仅仅使用低海面模型也可推算出,几千年前地面高程也普遍应在水下十几米;
(七)北非沿岸各地区比较,是否有河流冲积、河流大小冲积效果的差别非常明显、一目了然,其近海沙坝、岛链和潟湖的结构又可作为参照,且这些河口和主要城市无一例外都苟在凹进内陆的海湾潟湖边,冲积区也基本未进行耕地开发,可反映出尼罗河三角洲早期开罗附近的形态;
四、与长江、太湖和良渚文明的比较:上海古地层约-30米,长江三角洲堆积厚度至少二十几米,且海平面以上部分完全产生于3000年以内;长江和钱塘江河口也有几十米深的深坑遗迹;良渚本身在山前的C型盆地,良渚文明并未直接处在长江的冲积扇上并且其所处环太湖地区沉积率较低、地质变化较为温和,即便如何,良渚文明最终也因环境问题而出现断层,且良渚也从未吹过古埃及苏美尔那般的牛皮;长江和尼罗河三角洲堆积土方估算对比等;
五、高海面模型进一步击碎伪古埃及逻辑;
六、大致总结和还原整个过程,水淹模型;
七、沉积物 C14 测年问题导致的地龄误差问题。
一、简单分析
图1-2
回到上篇结尾提到的这幅高程采样图,这是我很早前在谷歌地球(以下简称 GE)中手工完成的,当时 GE 只提供了整数读数。亮蓝色海拔为负值(<0)的点,白色海拔为零(=0),淡绿色=1,鲜绿=2,深绿=3,淡黄=4,正黄=5,淡橙色=6,橙色=7,橙红色=8-12,大红=13-30,暗红30以上(>30)。
地中海中作了两条等深线,分别是-108m和-1000m(负一千米)。三角洲陆上作了一条绿色的线,基本就是3米等高线,因为我们基本上可以认为这条线以北的陆地很难有超过几百年的历史,这就可以从对比《埃及描述》地图集[参1]看出,甚至不需要看细分详图,只需要看总览图即可,当时孟扎拉湖的南缘沼泽已经超过曼苏拉,在<尼罗河(四)>中已经分析过(当时标的时间是1828年,实际原版应为1801-1802年),在图1中用两个白块大致标出了当时的南缘位置。
图3 埃及描述总览图(参<尼罗河(四)>)[参1]
何况即便仅仅考虑河流冲积的厚度,也远不止3米了。
图1-2至少有两个重要的信息值得我们关注:
其(一),亚历山大以东,原伊德库湖、马利尤塔湖远比今天大得多,并且到今天潟湖排干之后海拔仍然是负值,最低处大概有负7-8米。所以,即便亚历山大存在已久,它也只是一个孤悬海外的岛礁或半岛(西南应该是与海岸线的岩石相连),这样的地方显然是不适合作为首都这样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顶多是实现港口的功能性作用;当伊、马两湖还是巨大潟湖时,也就并无河流直接流经此处,而此地降雨稀少,大量人口饮水如何解决?喝海水或咸水潟湖里的水吗?就算平头百姓可以,首都的王公贵族也可以?
其(二),布鲁卢斯湖海岸沙坝内外,有好几个几十米的大深坑,尤其是布鲁卢斯湖东侧两个大坑,最深处海拔超过-100米,我用测距线量了一下,其长端有13公里,差不多相当于外滩到虹桥机场的距离了。
图4 布鲁卢斯潟湖大深坑
孟扎拉湖也有两个小一点浅一点的坑,西侧那个最深大概-30m。显然,这也已经是被泥沙长期填埋后的结果了。
因涉及到对地层厚度的减扣计算,在大数据分析后我们再来进一步看这个问题。
二、硬核大数据处理
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可复现,所以下面我会把过程写得详细一点,方便大家复盘。
前述手工采样的数据毕竟还是太粗糙,顶天能打个几百上千的点,范围也有局限,这样在说服力上就仍有不足。所以我早前就一直在考虑如何利用程序实现大范围、高精度的数据采样,一种是将图1-2的数据细化,形成一个高密度的高程热力图——其实就是栅格数据,比如最终做到1km²甚至是1m²一格,类似于像素照片;另一种就是等高线这样的矢量数据也可以。
因为三角洲非常平坦,总体高程差也就几米,要分析海陆交界的变迁情况,高程间距势必要设置得很细。而目前能找到的公开资料或论文中的等高线或栅格,等高距的间隔都太大,还是糙,这基本上看不出什么线索来。而且因为还有像前述100多米的深坑,总高度范围也不能太窄。
图5 等高线矢量数据[参5]
图6 栅格图[参6]
注意海底数据都没有,您说个空气啊?
此文下一篇会一并分析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在 x,y,z 三个维度上都能实现足够的精度和长/广度。而且不仅是要有数据,我们还需要数据能够以非常直观的方式,将关键信息呈现出来。否则你就得到一堆密密麻麻的点或者线,还是看不出什么线索来,跟上面的情况没有本质区别。
此时就需要使用 GIS 了,即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当然 GE 和图新地球也属于 GIS,但还有如 ArcGIS、Global Mapper(以下简称GM) 这样的工具,我们今天主要结合使用图新地球和 GM——用 GM 生成等高线,输出成栅格图像再拖回图新中进行高程分析。
生成等高线一般需要 DEM 数据: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 DEM,是通过有限的地形高程数据实现对地面地形的数字化模拟(即地形表面形态的数字化表达),它是用一组有序数值阵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种实体地面模型,是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简称 DTM)的一个分支。
图新地球的网站上就有一篇对 DEM 相关问题的比较全面的初级说明[参7],包括等高线的生成等: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我当然也不是什么这方面的专家,一切都是被需求推着走,现学现卖,够用就好。我们首先关心的就是精度:
表1 DEM数据精度
根据我们的需求,一般90米精度应该足够了,毕竟我们又不是做工程,以前 GE 提供的就是90米。到30米以下就要收费了。而且精度太高,程序跑起来也更吃力耗时,没必要。
此前 GE 还能访问时,在图新中有个“下载地形”的功能,可以选择需要的区域下载,得到一个 .tif 格式的文件,就可以直接拖到 GM 中处理了。不过后来 GE 完全不能用了,地形、卫星图像现在也全都不能访问了。卫星图像可以用 ArcGIS、天地图影像来替代。地形方面,图新提供了一个 SRTM3-90m 的地形,也可以使用他们提供的离线地形包(需从网盘下载),谷歌全球90m .lrp 格式总包138G 可以直接拖进图新使用;SRTM3-90米 18.5G 但是都是分散的 .hgt 文件,需要根据索引图找到自己需要的区域解压后拖进图新,但另一个好处是这些文件也可以单独或一组直接拖进 GM 处理。
图新还提供了一个“提取高程”的功能,相当于截取你当前正在使用的地形数据中的一部分导出(先提取再导出),得到一个 .grd 格式的文件,也可以载入 GM 处理。生成的等高线是单色的,再参照图新文档[参7]中的说明对等高线着色,具体着色规则后面讲。
不过不知为何导出数据实际精度较低,即便我设置了取点间距90米,还是很毛糙,且载入 GM 非常耗时,不如 .tif 或 .hgt 或 .img 基本秒开,以更低的精度却需要耗费更多时间和计算开销,不划算,不推荐。
图7 图新高程提取功能
90米间距需要近84万个点
图8 .grd 载入GM后的效果
(直接输出为 .png 图像)
(DEM90米,取点间距180米)
图9 GM 生成等高线
(DEM90米,取点间距270米,等高距0.5米)
图10 等高线着色
(DEM90米,取点间距180米,等高距0.5米)
回到前述 SRTM3-90米 数据,我们将需要的分片(在索引区域 H35/H36 中).hgt 载入 GM,因为这些文件都是有坐标信息的,GM 会自动拼合。再裁剪出需要的部分,如下。肉眼可见的精度就高了很多,尼罗河的两条主河道都清晰可辨。
不过其着色采用了整个高程范围内的渐变模式,三角洲平原高差很小,所以色差也很小,类似于图6,看不出个所以然。所以我们还是需要生成等高线并按我们需求着色。
若以之生成等高线,建议分片一个个处理,可以在图层(覆盖层)控制中心里勾选需要处理的分片,否则数据量太大,普通的PC未必有足够的内存,最后进程可能会被挂死或运行失败。
图11-12 SRTM3-90米 .hgt 载入 GM
不过眼尖的同学应该已经发现了一个问题:这里没有海底地形数据。
以上所有数据源,都缺失了海底数据(只有1800米精度的有)。我又找到「中科院地理空间数据云」的网站,他们甚至提供了30米分辨率的数据(免费),可惜,还是没有海底地形。
最后没办法,只好在 BIGEMAP 上买了数据(为了反伪俺也是拼了
)。他们提供一个下载器,可以选取一个区域,下载不同精度级别的数据,如果要下载精度更高的数据就必须缩小选区范围;国外数据只有 NASA 源,所以我们统一用 NASA 源;最高号称18级0.5米分辨率——
——注意这个只是号称,根据图新提供的文档说明[参7,8],这些号称高精度的数据,实际上都只是在低精度数据的空隙上,通过计算周围实测数据点的平均值、再插值实现的。也可以认为是对数据进行的平滑处理。
我在 GM 中比较了 BIGEMAP 的 L16-2米 的数据与 SRTM3-90米 数据,精度上感觉是一个级别的,SRTM3 的图像更锐利,有点类似于尼康和佳能的差别吧,这应该就是 BIGEMAP 的数据实际上是在中间插值做了平滑的缘故。而且我试过下载 L17-L18 级的数据,结果是空白,说明 BIGEMAP 的最大实际精度就是90米。
图13 BIGEMAP 号称16级2米数据 .tif 载入 GM
不过 BIGEMAP 提供了海底地形数据,所以虽然其实际精度要差一些,但至少可用。故而在评估后还是买了数据。这里也提醒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决定,能白嫖干啥花钱啊?
——当然我们也可以将两者结合,将0米以上的等高线用 SRTM3 生成,输出栅格时将背景设置为透明,就可以把栅格图叠加了。
——哪位若找到带海底数据的高清数据源,望不吝告知,不胜感激——
然后生成等高线,等高距设置为0.5米,进一步可勾选“生成分色填充区”。由于数据量较大,可以针对性的分段处理,比如对海平面上下几十米范围内设置等高距0.5米,而以外的部分设置5米10米甚至可以就不处理。处理过程比较耗时。
我生成了一张 L14-8米 的图做底图,然后关键区域九张 L16-2米 的高精图,后面可以叠加到底图上,一般一张图数万到十几万的特征点(Features)不等,每次载入工作区或在视图里移动、缩放或输出一次等都会导致重新渲染,非常耗时,尤其是着色后,所以想清楚了再操作。
获得等高线及填色区后,在图层控制中心选择生成的矢量图层,在“选项”中设置线和面风格从而着色。因为等高线密集,而且我们有自己的特定需求,自动着色肯定不行,像图新文档[参7]中那样在软件里面一条条设置也不现实,则可以在生成初始值后,选择从 .gm_layer_style 样式文件载入,这其实就是一个文本文件,截取头部内容如下:
GM LAYER STYLE FILELayerStyle=2Type=1AttrName=ELEVATIONInterpolateNumeric=1AttrVal=-2800.0 mAttrLineStyle=53761,0,0.0AttrFont=~0~534799372~0.000~0~0AttrVal=-2799.5 mAttrLineStyle=53761,0,0.0AttrFont=~0~534799372~0.000~0~0AttrVal=-2799.0 mAttrLineStyle=53761,0,0.0AttrFont=~0~534799372~0.000~0~0AttrVal=-2798.5 mAttrLineStyle=53761,0,0.0AttrFont=~0~534799372~0.000~0~0AttrVal=-2798.0 m
AttrVal 即等高线数值,AttrLineStyle 即该线样式,包括颜色和粗细等。不过它这个样式值的规则是怎样的我也有点头大,所以就先在界面上编辑几条,设置好需要的颜色,然后保存为文件作为模板拿到那些值,编辑好之后重新从文件加载。由于是文本文件,有了样式值之后,就完全可以写个 python 的小脚本自动生成样式文件。
填充区的样式设置类似,变量名称 AttrAreaStyle,设置规则稍微复杂一点:
GM LAYER STYLE FILELayerStyle=2Type=1AttrName=ELEVATIONInterpolateNumeric=1AttrVal=-2800.0 mAttrAreaStyle=41025,0,40993,2097152,0.0AttrFont=~0~534799372~0.000~0~0AttrVal=-2799.5 mAttrAreaStyle=41025,0,40993,2097152,0.0AttrFont=~0~534799372~0.000~0~0AttrVal=-2799.0 mAttrAreaStyle=41025,0,40993,2097152,0.0AttrFont=~0~534799372~0.000~0~0AttrVal=-2798.5 m
最后我们得到如下的结果(就跟照X光片一样):
图14 等高线着色,
(标称精度14级8米,等高距0.5米)
图15 等高线填充及着色
(标称精度14级8米,等高距0.5米)
图16 亚历山大等高线填充着色,
(标称精度16级2米/实际90米,等高距0.5米;另请注意建筑物高度的影响)
参照手工采点的着色方案,设置着色规则如下,基准线为0米:
等高线值等高线颜色填充区间填充区颜色val < -1000米黑蓝val < -1000米黑蓝色块-1000<=val<-100深蓝-1000<=val<-100深蓝色块-100<=val<-30天蓝-100<=val<-30天蓝色块-30<=val<-15灰蓝-30<=val<-15灰蓝色斜线网格-15<=val<-5浅蓝-15<=val<-5浅蓝色块-5<=val<0蓝白-5<=val<0蓝白色块val=0(基准线)白色粗线0<=val<0.5白色斜线网格val=0.5白0.5<=val<1亮灰色块val=[1, 1.5]浅绿1.5<=val<2浅绿色块val=[2, 2.5]草绿2.5<=val<3草绿色块val=[3, 3.5]深绿3.5<=val<4深绿色块val=[4, 4.5]浅黄4.5<=val<5浅黄色块val=[5, 5.5, 6, 6.5]正黄5.0<=val<7正黄色块val=[7, 7.5, 8, 8.5]淡橙7.0<=val<9淡橙色块val=[9, 9.5, 10, 10.5]橙色9.0<=val<11橙色块11<=val<=14.5橙红11.0<=val<15橙红色块15<=val<=19.5梅红15.0<=val<20梅红色块20<=val<=29.5大红20.0<=val<30大红色块30<=val<=49.5暗红30.0<=val<49.5暗红色块val>=50黑红val>=50黑红色块
表2 等高线及其填充区配色方案
在 GM 中选择”输出光栅/图像格式”,保存为一个比较大尺寸的 png 文件,输出选项勾选“生成投影(PRJ)文件”(不知道“世界文件”什么用,反正也勾上),这样就会生成一个同名的 .prj 文件,带上了坐标信息。于是就可以将这个 .png 直接拖到图新地球中当作一个图层,非常方便与卫星图中的各种真实的城市坐标直接比较。当然你也可以像图新文档[参7]那样选择输出为矢量格式,如 dxf、kml,不过其数据点会非常多文件非常大,机器未必能拖得动,而一个大尺寸 .png 也就几兆,清晰度却绝对已经足够我们使用了。
图17 载入图新地球(九张分图,标称精度16级2米,载入时自动定位拼合)
图18 将大范围低精度底图叠在下面,可视范围更广
另外,我后来发现其实也可以直接对 DEM 栅格(.tif/.hgt)直接着色,并且可以只设置区段,所以执行速度快得多,又可以设置光照条件将地形起伏细节一并展示出来;不过没有标记数值,而且色阶样式的选择比较少,最终生成的文件也更大。后面某些地方我们也会用到,尤其是不含海域的部分。
三、硬核大数据分析
数据处理好之后,便可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了。
(一)亚历山大高程
参考图16,回顾<上一篇>和本篇第一节其(一)的分析,这里可算是一个明证。这点不再赘述。
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高程数据实际上包括了陆地上的植被和城市的建筑,而现在亚历山大算是大城,建筑高度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如果我们想知道更接近真实的亚历山大的本来高程,那么参考罗赛塔和达米埃塔可算是一个选项。
图19 罗塞塔和潟湖深坑(另请注意建筑和植被高度的影响)
图20 达米埃塔(另请注意建筑和植被高度的影响)
这些地方可能是较早便形成的沙岛,可能本来就有一些很浅或高出海面的礁石,加上更早时(一万年前)海平面远低于现在,在全新世早期(约6500~7000年前)入海口可能就在这一带,那么在洋流和海浪与河流形成的对冲阻力的作用下(西侧洋流和河道方向大体呈相对形势,泥沙容易被阻在近岸的地方或被洋流向东搬运),泥沙便容易附着在这些相对高地的礁石上沉淀下来形成岛链,最后连成后世的沙坝[参3-4]。
早在7000~8000年前,两地三角洲沿海已有强烈的沿海沉积物搬运,尤其是尼罗河沿海。导致贝壳沙堤-湖沼、沙坝-泻湖沉积体系环境的发育。这个年代特征也表明了全新世三角洲的形成时间。[参4]
两个三角洲都在距今约7500~7000年时开始形成,河口、岸线开始向海进积,贝壳沙堤和沙坝后缘形成大片淡水湖沼和泻湖沉积环境。这些都指示当时海平面上升速率的减缓对三角洲建造的效应。[参4]
如伊德库渴湖周围早在距今7000a时就形成了大量的淡水沼泽环境(钻孔S-62等井处,见图1),表明此时该区海水仍被外部沙坝阻挡,未能大范围入侵,这与三角洲东北部受海侵影响的沉积环境形成明显对照。[参3]
我们后面第四节分析长江数据对比的时候也会看到类似但略有差异的情况。
(二)潟湖大深坑所揭示的地层堆积厚度问题
图21 潟湖大深坑
回到第一节其(二)的问题,图20-21就完全明了的展现了这些潟湖和近海海底的一系列大深坑。如果不是海下等高线着色的间距设置得比较大,我们还会看到更多更清楚的这样的大深坑。
因此,可以肯定,在最早的时候,整个古代三角洲地区还会有许多这样的大深坑,甚至整个地表层的海拔位置曾经都非常低。不可能当时就这些个大坑恰好全部都保留了下来被我们瞧见。这意味着当全新世早期海平面快速上升海侵发生时,此地要在水下多深?为了生成今天的三角洲平原地表,尼罗河要搬运多少泥沙过来先填了以前的大坑?
这几个大深坑的信息,可并未见于此前<尼罗河(二)>引用过的陈中原等人的论文[参2-4]。事实上陈教授论文中一个很重要的依据就是潟湖深度只有1~2米[参4]:
在河口两侧,广泛发育了该三角洲最有特征的地貌类型,即:沙坝- 泻湖体系。共有四大泻湖,由东向西依次为孟扎拉湖(Mazala),步鲁卢斯湖(Burullus),伊德库湖(Idku)和马利尤特湖(Maryut ),其中,面积最大的数孟扎拉湖,约2400km²。它们的水深都在1~2m。在它们的前缘,沙滩广布,宽1~2 km,最宽的可达5~10km以上。沙滩后部风成沙丘发育,在步鲁卢斯湖东侧,最宽在10km以上;高度一般为2~3m,最高约5m。
......
对该区沿海四大泻湖(图1B)的考察后可知,这些泻湖的水深一般小于1.5m。故将钻孔中每个泻湖测年取样点的深度减去1m,可以反映历史时期海平面的位置。同时需要指出,尼罗河三角洲平原沿海的潮差小于0.5m,因此地貌高程也普遍小于1m。这样,在重建海平面变动过程时,地貌高程对样品埋深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用泻湖样品建立的全新世海平面变动曲线更符合实际情况;即,距今7000a时,海平面约为-10m,5000a时,约为-5m,2000a时,约为-1m(图5)。
[参4]
这说明陈教授的结论、或者说所谓学界的主流公论可能跟事实会有一定的距离,比如其海平面高度的渐变曲线,又比如文章中认为西北方向伊德库湖的海侵远小于东北方向的孟扎拉湖[参3-4],也就是图6中的 Max Transgression 线[参6]。
因为很明显,西北方向上负海拔区域的遗迹范围远远大于东北方向,西北三个湖区今天的面积较小,只不过是最近几百年被冲积填埋以及现代技术排干沼泽的结果,您以今天的小湖区的范围和错误的湖深数据为依据所认定的沙坝-潟湖模型和西北海侵很小的结论,恐怕经不起考验。且其钻孔采样范围非常局限,这点我在<尼罗河(二)>已经提出过。
而且可以看到孟扎拉湖里的深坑规模和深度都较小,显然也是沉积填埋的结果,而原马利尤塔湖和伊德库湖的湖深不大(西侧-5~6米左右,最深处在亚历山大以西南大约为-7~8米)自然也是持续冲积填埋的结果,而且很规律的呈现出了沿着河流方向、湖区东部高西部低并渐变的特点。只不过由于地形垫高以后可能导致河流主干流改道,所以可能不是持续堆积,而是时快时慢——也就是说,主干流可能三百年河东三百年河西,时而往孟扎拉湖里面倒泥沙,隔了数百年主干流改道又变成主要往西部湖区里面沉积,就这么循环往复的干了几千年,才填成今天这个样子。
包括正北方向把东西两个湖区隔开的相对高地,显然也只是被填充的时间较早而已,从曼苏拉这里河流向东北方向弯曲的形态就可见一斑。而且还可以对比拿破仑团队《埃及描述》地图集[参1]中这一带的土地利用情况可知——完全没有利用;其实图6论文[参6]即便还要硬吹古埃及,但这里也还是只敢老老实实画成沼泽,不过里面还在夹带其他私货。这部份下一篇详细讨论。
退一万步说,即便按您西北海侵比较小的说法来走逻辑,您这里也依然还会是一个巨大的潟湖,土地还是要在水下,还是没有足够给您古埃及利用的万顷良田。何况我们还知道数千年历史上很多时期的气候比今天要更温暖潮湿。
其实无论是陈中原的几篇论文,还是其他研究古代海平面和沉积环境的资料(比如在第四节中要讨论的长江、太湖的情况),都揭示了一些重要信息:
古海平面曾经非常低,相应的古地表海拔也就非常低;
即便是这样低的地层,也曾经被古河道进一步“深切”,古地层地表裸露、贫瘠而坚硬;
最重要的,直接给出了我们最关心的,沉积速率和全新世地层厚度的数值;
下面我们一个个来细看。后续并将长江、太湖和良渚的数据也拿来做比较。
(三)古海平面高度变迁——从负100多米急速升高
与世界各地大河三角洲地区基本一致,距今10000a以前,地中海盆地的海平面低于现今100m多,此时尼罗河深切古平原20~30m,由南向北入海,河口、海岸线也相应向北推至约距今50km之远。随着全球气候转暖,海平面迅速上升,距今7000a时约已回升至-10m(图2),河口、海岸线也随之后退,然后海平面在变动中不断上升,直至现今。[参3]
这个“海平面低于现今100m多”不是印刷错误,算是目前学界的共识,其他地质学文章也是类似结论[参10-11,19]。即一万年前,海平面低于现代100米以上,最低在1.5万年前,低150米以上,此后海平面开始迅速回升。
所以太平洋岛上那些原住民,也不是因为古人的航海能力有多强,只是因为当时海平面太低大陆架全都露出来可以通行罢了——因此那些以太平洋群岛土著为据,说古希腊航海如何如何可行的,也都应该闭嘴了。
图22[参10-11]
当然具体数值、精度会有不同看法,但总体上低于现代上百米,这应该是没有分歧的。
我们可以参考纵剖面分析先粗略判断一下地层的堆积情况:
图23-29 纵剖面分析,
注意坐标的比例设置,实际坡度当然没有图中视觉上这么夸张,下同
(四)深切大平原
更进一步,在晚更新世(一万年前)极低的海平面基础上,所有的地质论文都提到当时全球各地的河道普遍深切古平原;在厚厚的全新统地层下,普遍分布着硬土层,反映出当时干燥的气候环境:
历史上, 尼罗河三角洲在东北部的孟扎拉潟湖和中部的布鲁卢斯潟湖地区曾经有过两条规模比现代河流还大得多的古河道, 分别为佩卢司安( Pelusian)和塞卜内底克( Sebennitic)河,在距今7000一4000a 时十分发育,可深切平原大于30m。[参3]
钻孔资料表明尼罗河三角洲古平原中存在着14块硬土分布区... 分布疏密不均,平原东西部大片缺失;中部较密集。C14测年证明,它们主要形成距今28000—22000年和距今16000— 11000年......
......以上资料表明晚更新世末期的尼罗河三角洲古平原基本由硬土盆地群组成,大量钙质结核和石膏结核的存在,显示了这些盆地具有蒸发性特征。......
......距今10000—28000年间,海平面低于现今。此时,尼罗河三角洲古平原裸露地表,河流深切本区入海。钻孔资料证实,凡硬土层缺失之处,均出现厚层河流沙。古平原东西两翼尼罗河古流系曾十分发育,因此硬土层也就大范畴缺失。
三角洲古洪水具有暴涨暴落的特点,,在季节性的泛滥过程中,将其携带的大量细颗粒泥沙堆积在河床两侧的浅水湖盆地。洪峰期很短, 仅1—2个月,其余为枯水期。汛期,汹涌的洪水几乎淹没整个古平原,随着洪水的退却,地下水位回落,河间洼地积水迅速蒸发、干枯,直至第二年汛期。这种周期性的湿、干环境,加上后期的压实作用,导致了硬土的形成。
洪水携带的大量植物碎片时常和河间洼地周围的植被一起掩埋,在炎热、干燥的环境下转化成泥炭;盆地中有机物在周期性的干、湿环境中形成纹层,植物碎片也往往转化成铝矾土, 与石膏共生。另外,本区硬土层沉积时,地中海海平面较低,古岸线可距现今海岸50km之外。因此,,硬土中出现的大量半鳃类、腕足类和较多的有孔虫实际上也是本区炎热、干燥气候的结果。蒸发导致内陆盆地中水体浓缩、盐度增加,咸水生物便可发育、衍生。在开罗南部距现代海岸240km的一个名叫 Birkat Karoun的内陆湖盆中①,就发现了许多咸水生物。
盆地的干枯导致化学过程十分明显。地下水中大量钙离子通过植物毛细管作用富集在地下水位附近,形成钙结核;随着水面进一步收缩,地表水中的盐度迅速增加,形成石膏结核;季节性的地下水位波动使得结核呈层分布。干枯后的盆底泥裂严重,风尘沙改造作用明显。这种盆地蒸发模式清晰地表明,晚更新世末期尼罗河三角洲地区气候十分干旱,古平原冲积盆地呈现一片半沙漠化的萨巴哈景象。
[参9]
末次冰期引起的海退,在15000年前海面达到最低位置,岸线退至现东海陆架边缘水深155米处,当时陆架区为滨海平原,本区为其内缘延续部分。当时本区长江谷地被侵蚀,一般深度为50一60 米,深槽达到70 米,钱塘江下切约40一50 米,两岸支谷也随之有一定深度的侵蚀。
钻孔资料揭示,全新统沉积层之下广泛存在一致密的硬土层......
[参12]
上文中的 Karoun 内陆湖盆即法尤姆的卡隆湖,我们甚至在其西侧的马特鲁省还能看到一个面积大得多的内陆低地盆地。此时再回过头去看布鲁卢斯湖中那上百米的深坑,我们发现了什么?
而西方历史说法尤姆是人类最早的农业区...
图30 法尤姆和马特鲁省内陆低地盆地
图31 河道深切大平原——里海阿姆河故道河口
(注意现代里海海平面为海拔-29米,此图蓝色不代表现代海域)
还有一个很典型的案例就是伊拉克沙漠中的一条河道,我在<甘英路线图>和<尼罗河(七)经行记之摩邻>中都有分析,沿着河道实际上形成了一条很重要的交通线。
图32-37 伊拉克沙漠,古河道深切大平原形态
显然,这条“大沟”又长有深,宽度也有十多公里。这还仅仅是伊拉克沙漠中一条并不太大的小河道,那么像两河、尼罗河这样的大河的侵蚀力呢?
古河道所冲刷的,是坚硬的、裸露的荒漠地层,如果尼罗河三角洲本来的地表就高于海平面,那么就应该遗留下这样干旱、贫瘠而被河流深切的地形,一如其上游的河谷区那般,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所以,必须除掉尼罗河三角洲上部厚厚的富含营养的肥沃的冲积土,找到这样的贫瘠裸露地层,那才是三角洲(全新世以来)最早最原始的地层深度。
猜猜会是多少呢?
(......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1] [法]Pierre Jacotin[1765-1827].Description of Egypt,Second Edition,Atlas of Egypt and Parts of Bordering Lands (Plates)(古地图).世界数字图书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办)收录档案.1798-1801 =>https://www.wdl.org/en/item/2404/view/1/7/
[2] 陈中原,刘演,陈静, 等.大河三角洲全新世海平面研究中的若干重要问题——以长江、尼罗河和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为例[J].第四纪研究,2015,35(2):275-280. DOI:10.11928/j.issn.1001-7410.2015.02.03.
[3] 陈中原.尼罗河三角洲全新世海平面变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与长江三角洲的对比[J].海洋学报,2002,24(2):77-83. DOI:10.3321/j.issn:0253-4193.2002.02.009.
[4] 陈中原,王张华.长江与尼罗河三角洲晚第四纪沉积对比研究[J].沉积学报,2003,21(1):66-74. DOI:10.3969/j.issn.1000-0550.2003.01.011.
[5] 谢启红,邵先杰,乔雨朋,接敬涛,张珉,时培兵.尼罗河现代三角洲沉积特征解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8(02):31-35.
[6] Brown, A, G, et al. The fluvial evolution of the Holocene Nile Delta[J].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The International Multidisciplinary Review Journal, 2017, 170:212-231.
[7] 关于DEM的种种以及等高线的制作,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 =>http://www.tuxingis.com/gisvision/knowledge/455.html
[8] 实锤!那些号称10米的DEM真实精度有多少?=> https://mp.weixin.qq.com/s/X783q-xjoxkTd0wwHyYm7Q
[9] 陈中原.晚更新世末期尼罗河三角洲蒸发性盆地群的发现及其意义[J].沉积学报,1996(04):130-134.
[10] 赵希涛,耿秀山,张景文.中国东部20000年来的海平面变化[J].海洋学报(中文版),1979(02):269-281.
[11] 冯应俊.东海四万年来海平面变化与最低海平面[J].东海海洋,1983(02):36-42.
[12] 严钦尚,洪雪晴.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全新世海侵问题[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7(06):744-752.
[13] 陈中原.长江三角洲之沉降[J].火山地质与矿产,2001(02):95-101.
[14] 战庆,王张华.利用盐沼泥炭重建长江三角洲北部全新世中期海平面[J].古地理学报,2014,16(04):548-556.
[15] 战庆.长江三角洲全新世海平面重建研究综述[J].上海国土资源,2015,36(01):80-85+94.
[16] 张凤英,刘尚仁.沉积物压实量分式及其在研究海面高度中的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S1):42-48.
[17] 信忠保,谢志仁.长江三角洲地貌演变模拟模型的构建[J].地理学报,2006(05):549-560.
[18] 郑晓云.海平面变化研究中地壳均衡沉降量的估算[J].台湾海峡,1992(01):84-87.
[19] 竹淑贞,吕全荣,陈业裕,奚建国,孙永福.上海地区全新世沉积分区及其特征[J].东海海洋,1984(04):23-33.
[20] 顾国华.GPS观测得到的中国大陆地壳垂直运动[J].地震,2005(03):1-8.
[21] 胡惠民,黄立人,杨国华.长江三角洲及其邻近地区的现代地壳垂直运动[J].地理学报,1992(01):22-30.
[22] 冯浩鉴,顾旦生,张莉,赵继林,王先昆.中国东部地区地壳垂直运动规律及其机制研究[J].测绘学报,1998(01):19-26.
[23] 李延兴,杨国华,杨世东,郭良迁.根据现代地壳垂直运动划分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的尝试[J].地震学报,2001(01):11-16+111.
[24] 张勤,范一中.地壳垂直运动的均衡理论及其分析模型[J].测绘学报,2001(03):233-237.
[25] 宋晓明,高翠萍,Basher H M,杨悦锁.利比亚WadiBay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883-20886+20890.
[26] 金中.利比亚向沙漠要水[J].农村工作通讯,2005(09):64.
[27]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赴利比亚考察组.利比亚管道输水工程考察报告[J].中国水利,2002(01):45-46.
[28] 张亚平,曹健.利比亚大人工河工程简介[J].给水排水,1999(09):59-61.
[29] 师尧.“浮在大海上”的撒哈拉[J].阿拉伯世界,1984(01):149-150.
[30] 王一呜.西亚和埃及的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地理译报,1987(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