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走遍天下
宇宙是一体的,理象数也是一体的,而对于同一事物,观测者所处位置不同,看到的理象数也不同,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比如,对于玩“过家家”这件事,3、4岁的孩子和3、40岁的成人有着不同的体验和理解。孩子们觉得那就是正事儿,会为了谁当什么角色而争吵,那认真劲儿,大人们看了哑然失笑,而大人们明白“过家家”对孩子们的意义就是社会化的演练,而沉浸于其中的孩子们却不甚了解这些意义。这就是对于一件事物,处于不同位置(认知)所得出的不同结论。
又如,对于“吃亏是福”这句话,一个人处于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理解。年少轻狂,怎能吃亏,就算说话也不能吃亏,非得争出个子午寅卯来;到了壮年可能变为一种策略,吃小亏赚大利,忍得一时,赢得一世;再到中年,可能变为“让子弹飞一会”的圆滑,吃亏不吃亏还很难说,吃亏是福还只是挂在嘴边的一句好话;暮年了,回想过去种种,才知道,吃了亏,才心安,人生只为身安心安。
一件事物,同时有理象数,没有没有理的象数,也没有没有象数的理,纯粹的理只存在于意识中,用纯理论描述和表达,一旦形成能感知的事物,就同时具备理象数。
同样地,体用是对事物的另一种描述,本质和功用对于一件事物不可分离,所谓体用不二。没有没有本质的功用,也没有没有功用的本质,那些纯本质也只能存在于意识中,用文字表达和描述。
你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你所看到的世界。
一个更靠近“理”的观测者,和一个更靠近“象数”的观测者,所感知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万象归一,象数千变万化,越是浮于表面,现象越多;究理的层次越深,却越简单。偏重于“象数”的人,感性,偏重于“理”的人,理性。浮于表面容易迷失,深入理论不易动摇。
现代社会,各种现象越来越离奇,象数越来越复杂,人们不得不用各种模式、机制、策略去整合,让原本简单的生活越过越精致。而同时,人心却越来越浮躁,因为我们在得到新事物的刺激的同时,却离原点的理越来越远。
有理走遍天下。
万法归一,所有不同层次的理,最终也归于一理,大道至简,最深层次的理最为简单,而普遍存在于各个层次的事物中。所谓有理走遍天下,在这里说的理就是你的初心,初心和理为一体,不忘初心,人生才能过得踏实,时刻明了最初的理,才能避免误入歧途。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中国古人的山水画和诗词讲究意境,却用感性直达最深的理,同样的,那些没有语言的音乐,就像没有脚的蛇,用独特的方式奔向目的地,好的音乐也直达理。此外,好的诗歌、建筑、舞蹈、文学作品也是直指人心。
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封闭的体系内,规律的连续性决定了纯理论的意义在于指导实践,所以自古至今,究理成为人类的本能。
而很难想象的是,如果规律不连续,那么一个无法用理象数描述的而影响着现实世界的事物,能用什么去描述,此时,理的作用又是什么。
有理走遍天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