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论坛】我对“樱花”有成见/张子申

所有花草树木都不具备阶级性和民族性,许多外国人喜欢的花草树木,国人也喜欢,这很正常。可是,我对日本“樱花”却有一种从心底迸发出来的成见。几十年来,我一直把这种成见埋藏在心里,不愿说出来让别人扫兴。心想:也许这只是一种“偏见”,或是经历残酷阶级斗争时期的一些后遗症。
如果究其自身的原因,可能与我从事的工作有关,我和一位朋友从上世纪八十年初起,开始业余研究“在中国毙命的日本将军”。研究的结论是:在日本侵华战争中,毙命的日军将帅共171名;另外,还有216名日军将帅直接参加过侵华战争。我们把研究的成果写成《走进神社的哀歌》和《历史的耻辱柱》出版。列入书中的每一个侵略者的经历,都书写了日本侵华战争的残酷和血猩,他们都是屠杀中国人民的刽子手。当然书中也充分展现了中国军民不畏强暴、英勇善战、不怕流血牺牲的民族精神。
经过多年的研究,我认识到:日本民族是一个有着侵略历史和侵略基因的民族,且亘古不变。在二战后几十年,他们从来不对发动的侵略战争进行反思、忏悔和谢罪。近年来,他们不是越来表现得越猖獗了吗?!
同样是发动侵略战争的德国却有所不同。德国领导人多次公开对世界谢罪,甚至跪地忏悔。德国政府坚决反对法西斯思潮的苗头再现,还把“行法西斯礼”、“穿法西斯军服”定为犯罪行为,并判处过多人。而日本则相反,其右翼人群多次穿日本侵略军的军服、跨天皇御赐战刀,高举战时日军军旗招摇过市,集体参拜靖国神社,并用各种祭品、樱花和金钱祭奠、为战争罪犯招魂,妄图恢复过去侵略战争的“丑陋”历史,为准备发动新的侵略战争摇旗呐喊。
那么,日本人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从远古以来,日本始终进行全民侵略战争教育有关,并从幼儿开始。日本的侵略扩张野心,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他们的祖先诡称开始有天地时,天皇已居于宇宙中央,首任天皇是“太阳神”的“火残王子”。为此日本自称“日之丸”、“神之国”,把“日神”太阳作为国旗。这对日本人有着根深蒂固的启迪和影响,满足了他们夸大的民族心理的需要,助长了其扩张侵略野心的过度膨胀。
可是,他们为什么要用樱花祭侵略战争的罪犯呢?这是因为日本以樱花为国花,堪比“日之丸”,与国旗含义是相通的。日本古代格言即称“花中樱为王,人中兵为贵”,极力宣扬“当樱花灿烂夺目的盛开之日,便是它凋谢零落之时;武士也是如此,当他效命沙场之时,也正是他人生最光荣的结局”。他们对樱花的赞美,就是对国家的赞誉,也是对所谓的侵略者“死亡的赞美”。日本人还十分崇尚好义轻生的“鲤鱼精神”。鲤鱼是一种回游鱼类,它们要冒着死亡的危险,历尽坎坷艰辛回游到出生地产卵,才能繁衍生息。所以日本人认为“鲤鱼是作战最惨烈、最持久的鱼类。然而它们一旦被捉住,便能坦然面对屠刀”。樱花精神和鲤鱼精神便是日本独有的“武士道”精神的渊源。
“武士道”精神与“日之丸”精神相结合,再加上“岛国”和北海道渔民心理就产生了强烈的侵略扩张的心理和野心。所以说: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有着其民族的劣根性和深刻的民族历史根源。
1868年明治天皇登基伊始,即发表御笔信,把用武力“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作为基本国策。日本政府亦搬出首任天皇诏书中“八纮一宇”之说,即“统一世界为一个国家,以天皇意志为天下人的意志”,把“一统天下,称霸世界”作为的立国之本。从1871年开始,日本及推行军国主义,这就是日本侵略扩张的历史原因。从此,古老的中国和亚洲各国人民饱受日本倭寇、浪人的骚扰和日军侵略战火的摧残和蹂躏。中日甲午战争,清军败给了日军。那时候的中国老百姓还沿用14至16世纪,中国沿海渔民称日本海盗的叫法,把日本侵略军仍称作倭寇,直到中日甲午战争后才改称“鬼子”。
日本二战失败后,在美国主导下制订的日本“和平宪法”,取消了国家祭祀“神社”的活动。但是几乎历届日本首相和政府官员都违反宪法,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为日本侵略扩张招魂,为侵略战争罪犯招魂。美国政府出于本国的战略利益考虑,也不再坚持日本的“和平宪法”。这就如同美国在世界各地扶植恐怖势力,最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一样。可是美国人却忘记了“珍珠港事件”的教训,认为日本国和日本人是听话的、可控的。
在神社众多的祭品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樱花”,这是对忘命的侵略战犯和侵略者灵魂的赞美,也是为“武士道”精神、侵略扩张精神招魂。因为日本人认为:“日之丸”、“武士道”的生命与“樱花”的生命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日本每年盛大的“樱花节”,都被明里、暗里赋予了世界人民难以想象的侵略扩张的内涵和祭奠、“招魂”运动。
日本武士的标志是闻名于世的“切腹”自杀,这也是日军官兵在侵华战场上舍生忘死的原因之一。他们认为“有勇气把握自己的生命,便能把握别人的生命”,所以他们能不顾生死地实施任何残酷的杀戮,视血腥为乐事。这样就不难理解他们在中国的表现和令人发指的“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和制造千里“无人区”了。
据日方统计,日本的“靖国神社”供奉的国家级侵华战争罪犯的灵位为:中日甲午战争1.4万余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000名,侵略台湾和其他侵华战争(含在华的日俄战争)9.1万余名,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1.7万余名,抗日战争约20万名,共计32万余名战争罪犯,还有太平洋战争的罪犯等,以及被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的甲级战犯、战争罪犯的数目就不一一列举了。
    日本独有的“神道”认为“万物皆有神”,人死后灵魂依然存在,对死去的战争罪犯要进行“招魂”,而“招魂社”、“靖国神社”就是侵略者死后灵魂的住所。“靖国神社”是日本祭祀所谓为“国家牺牲、殉难者的场所”。“靖国神社”正殿里悬挂着明治天皇书写的“为国捐躯,永祭壮士魂”的匾额,这无疑是一种丑恶的祭奠,也是彰显侵略扩张精神“神圣”时刻。
二战时期,日本民族的所谓“樱花精神”已经被日本政府激发到顶点,对侵略战争的狂热已经到了血腥杀戮的极点。他们对出征的士兵、儿子和丈夫已经不是挥泪送别,而是献上樱花,嘱咐他们要想樱花一样绽放生命,虽然短暂,但是美丽和辉煌,也是家族的最大荣耀!
樱花的花期是短暂的,有时他们献上的还是枯萎的花朵或干花,但是绝对不能没有樱花,而对于毙命官兵更是不可缺少樱花。当年,中国没有日本樱花,日军官兵怎么办呢?譬如在东北地区,他们就用一种低矮灌木开出形似樱花的粉红色小花代替,把它称为“诺门罕樱花”,放在亡命者的胸前;在中国南方,他们就用出征前从国内带来的干枯的樱花。火化之后,还要把那枝樱花和骨灰一起装进所谓的“魂囊”(装死者骨灰或头发、指甲的白布小口袋)。他们的“招魂词”中都不会缺少“生为樱花盛开,死为勇士辉煌”的词句。即使是南京大屠杀主犯、甲级战犯谷寿夫陆军中将在最后陈述时,他还读了一首自己写的诗,大意为:“樱花盛开东京之际,惩罚罪犯莫过于死,亡命异国伏法他乡,只缺一朵国之樱花。”
由此可见,樱花在日本民族,特别是日本侵略者心目中有着神圣、不可替代的位置。那么当国人也跟着日本人一起赞美日本樱花之时,想没想到日本樱花已经被日本民族赋予了特定的、肮脏的、丑陋的含义呢?想没想到这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象征?想没想到这里有着日本侵略扩张的内涵?想没想到这是对日本侵华战争中亡命徒的一种祭奠呢?想没想到几千万中国人曾被这种“樱花精神”进行血腥杀戮呢?
我想,可能没有吧!当然我也不知道,该不该有这种联想,但是我有。起码国人不该对日本樱花投入那么多的热情和真情实感吧!我国的国花牡丹比日本樱花不是更胜一筹嘛!那么,为什么要对日本樱花那么热衷?甚至还举行什么“樱花节”,难道为了区区数万张门票,就可以忘掉国人饱经杀戮的悲惨、屈辱历史吗?还是不要忘记列宁的那句名言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