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5年创作的一幅画,取名寒林归樵图,古人绘画的意境真是绝了
元代的一幅《寒林归樵图》,听到这名字就知道是中国水墨绘画的代表作品了。
渔樵耕读的绘画内容其实古人最擅长创作了,不同的创作者对于它们的理解其实是一样的,但环境不一样的情况下,绘画就完全不同。
1355年创作的一幅画,取名寒林归樵图,古人绘画的意境真是绝了!
古画讲究一种意境与内容性的存在,简单的一个话题却能发挥得十分的巧妙。下面这一张归樵图堪称元代绘画的代表作,很有宋人绘画的意思。
另外画中的作品配上一首题词诗:秋草黄花覆古阡,隔林何处起人烟,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据传这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作的《寻圣禅师兰若》诗一首,与这一幅画完全地融合在了一起。
看绘画内容,最能打动人心的还是绘画的细节,可以理解成为在一个罕无人迹的深山寒林中,天气也不是很好,整个就是一种孤独的感觉。
而这时候有一个樵夫正艰难地行走在大山之中,他什么也不做,应该是劳作完之后正在往家的方向走去。
远处的大山,近处的小山大树,深山之人在行走,这样子的创作真的很有画面感。细看绘画的元素,整个作品其实并不大,而且作者在创作的时候是有意把主体的绘画往整个画布的下方移动。
这一种巧妙和设计正好把整个空无一物的天空表现出来,天空占了很大的绘画主题。而远处的高山在云雾之中隐藏了下面的部分,但一位樵夫正在低着头向它的方向走去。
知道他是归家,但却不知道他的家在哪里?网友留言:画面感很强啊,樵夫往家走,家有可能在山上的树林之中,也有可能是在山脚下,又或者是在山的另一边很远很多远的地方。
这一张作品太有意境了,想不到在近1000年前,古人能通过笔墨画出如此有深意的作品。作品的手法表达很少,但每一笔都没有多余的存在,太妙了。
简单的一个樵夫,一座若隐若现的大山,一些枯枝野草,这一种绘画手法太妙,太喜欢了。不知道大家觉得这一张作品怎么样?能不能代表古人绘画的最高水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