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东阁:精武会继承者,为何在数年后,“迷踪拳”消失在世界上

“霍家有本事、有能耐的都走了,剩下这些废物人,都低头种地,没出息。”

这是霍元甲的后人霍自正,说的一句话,他深深地为霍家后继无人而感到惋惜,在霍元甲的儿子霍东阁之后,“霍家拳”从此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这其中经历了什么心酸历程呢?

霍东阁在将精武会发扬光大后,为何得到哥哥的一纸诉状?

本文带你揭秘霍家的没落的原因。

事情还要回到1910年,当时的中国人因为鸦片的侵蚀,大多身体羸弱不堪,被外国洋鬼子称为“东亚病夫”。

霍元甲

霍元甲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上海创办精武会,以“强国强种”为宗旨,帮助国人重拾信心。

精武会以霍元甲的“迷踪拳”闻名于世。在上海霍元甲以一己之力,接连数次击败外国洋人,一时名声大噪。

然而外国人怎么会允许中国有这么强大的人存在。

在1910年9月14日,霍元甲在比武期间,受日本小人的暗算,饮下了日本人给他的毒药,不久后,霍元甲因病情加重与世长辞。

那时的霍元甲年仅42岁,正当壮年。身边的子女自然也都是涉世未深的孩子。

霍元甲育有两子三女,长子霍东章,次子霍东阁,大女儿霍东清,二女儿霍东琳,三女儿霍东琴,按照当时的习俗,霍元甲去世后,长子应当继承霍元甲的衣钵,可不曾想霍东章对于武术并不感兴趣,不愿意去学习父亲的武术。

而霍东阁却大有不同,三四岁时,东阁就对练武达到痴迷的程度,在霍元甲在家里面习武时,便偷偷地跟着模仿。

但因其年幼时体弱多病,霍元甲担心儿子的身体,不能承受高强度的训练,并没有将他的“迷踪拳”传授给东阁,但年幼的东阁对于武学深深地痴迷,父亲不让学,便偷偷跟着霍元甲学习武艺。

虽然霍东阁却自幼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得到霍元甲的亲自传授,但在霍家老一辈人的指导下,武艺也颇为精湛。

虽然霍东阁自小学习武术,可霍元甲去世时霍东阁年仅15岁,让一个孩子去接替精武会,创办武馆,不仅霍元甲的徒弟不服气,就连他自己也没有把握。

令霍东阁改变的是他父亲的葬礼上,这个孩子在那时瞬间成长了起来。

在得知父亲去世后,霍东阁就扑通一声,直接跪倒在地,声泪俱下,连呼“这不可能”,在母亲的安慰下,这才慢慢地缓了过来。

这确实对于一个15岁的少年来说,父亲的死,无异于天塌了下来。

在霍元甲去世的第二天,霍东阁就随母亲和叔父霍元卿前往上海,为霍元甲办理丧事。

霍元甲死后,有很多深受霍元甲影响的人前来吊唁,霍元甲的丧事在精武会的弟子,以及上海各个阶级的帮助下,葬礼办得无比隆重。

此时的霍东阁,才知道父亲的影响力有多大,知道父亲在无形之中帮助了那么多人。中国人曾被人叫“东亚病夫”正是在父亲的努力下,才打破了这一局面。

在这样的氛围下,霍东阁在自己心里面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父亲那样的人,将霍家拳发扬光大,为中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令人感到惋惜的是,霍东阁年纪尚小,虽自幼习武,但因为霍元甲平日多在外面奔波忙碌,在家的时间并不很长,教授霍东阁的武术并不多,以至于霍东阁的武术造诣远远不及霍元甲。

但是霍东阁自幼就深深地被武术吸引,在自己的不断努力下,霍东阁的拳的打得甚为出色,他的叔叔时常夸赞他,打得比他父亲都好。(这当然是对霍东阁的鼓励)

因此由霍东阁继承霍元甲的衣钵,也最合适不过了。

在霍元甲的葬礼上还有出现一位一直在身后默默支持霍元甲的好朋友—农劲荪。

农劲荪是个一直在为革命奔波的革命党,他和霍元甲一样,时刻关心着中国的兴衰,时刻惦念着中国的人民。霍元甲几次与外国人打擂都是他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

在农劲荪悲痛之余,他深知精武会需要一个领导者,帮助精武会的弟子,走出难关,帮助他们重振河山。在看到霍东阁时,他的担心终于放了下来,他在霍东阁的身上看到了霍元甲的影子,那种坚毅的眼神,那种不怕困难的的沉稳,跟霍元甲颇为相似,甚至略胜几分。

在霍元甲的丧事办理后,农劲荪就为了精武会的未来开始奔波,就跑到霍东阁的家中询问霍东阁的意向,但结果并不是和他预想的一样。

当农劲荪问道:“听说你的拳打得特别好,元甲教了你多少啊,能不能打出霍家拳的气势?”

霍东阁回答道:“我父亲并没有传授我迷踪拳,可能要令您失望了。”

农劲荪听到这句后大失所望,感叹道“迷踪拳后继无人了!”随即起身准备离开。

在一旁的叔叔霍元卿见农劲荪准备离开,安慰地说道:

“东阁这孩子自幼聪明好学,武艺现如今也是突飞猛进,假以时日,元甲昔日的功夫一定会被他悟出来,再创霍家拳辉煌,请劲荪不必担心。”

听到这句话,农劲荪的心里面有了些许安慰。喝了一口茶,若有深思地问道:“侄儿的武艺我也是见过的,确实是练武的好苗子,我现在想让东阁在你的帮助下,重新让精武会站起来,你们能担此大任不能?”

二人不约而同地回答道:

“我们一定尽己所能。”

在农劲荪的帮助下,霍东阁很快地在上海立住了脚,在其不断地努力下,打了许多漂亮的擂台,经过十年的千锤百炼,终于从一个稚嫩少年蜕变为一代武术宗师。

在成名后的霍东阁,继续保持着霍元甲一样的态度,打破原本霍家只传霍姓弟子的传统,多方接收外姓徒弟,传授武艺,使得精武会不断壮大。

霍东阁深知练武的目的就是保家卫国,强身健体,国民身体好了,就能更好的为国家服务,他就更加注重强健体魄这方面的传授。

在上海期间,他不断的学习新的招式,并且还在以往的原有的招式上增加新的内容,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徒弟。此时的精武会已经不同往日,比霍元甲在世时,更为鼎盛,所有人都看好这个新一代的武术宗师。

而对于后来霍东阁又怎么学到霍元甲的“迷踪拳”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就是,霍东阁在父亲霍元甲习武时,一个招式一个招式偷偷学到的,另一种说法是,霍东阁在看了霍元甲留的“迷踪拳”的拳谱时,自己经过多年的练习,自学成才的,而最荒谬的说法是,霍东阁的“迷踪拳”并不正宗,是自创的拳法。可在当时习武之人那么多,怎么看不出迷踪拳的真伪?

总之,不管哪种说法,霍东阁在当时的武术造诣,已经是万人敬仰的地步了,但是他依旧不骄不躁,时刻保持着练武的初心。

因跟其学习武术的人,都有一腔报国之志,深得当时革命人士的信任。在精武会成立10周年之际,孙中山先生亲自为精武会题字,“尚武精神”以此来鼓励精武会成员,时刻保持武学精神。

在精武会越来越强大的时候,霍东阁在广东爱好武学的人士邀请下,在广东创立了精武会分会。至此爱好武学的人士,都知道了霍东阁。

1923年,27岁的霍东阁在大家的拥护下,受广州海军的邀请下,担任国技教练,真正意义的为国民革命贡献自己的力量。很多的军官在他的传授下,获得了不少的武艺。孙中山先生曾经这样评价他:“于强种保国有莫大之关系”。

然而,好景不长,海军总司令温树,因为受不住北洋军阀的诱惑,反戈导向了北洋军阀,这是孙中山先生想不到的事情,也是霍东阁想不到的事情。温树对霍东阁威逼利诱,想要把霍东阁带走,留为己用,但令温树意想不到的是霍东阁这么有民族气节,宁死不肯归顺。最终没能把霍东阁拉拢过来。

而在此时的霍东阁也深知自己不归顺温树,以后的精武会,必定会惨遭报复。于是在霍东阁深思熟虑之下,决定将精武会开往国外。

为了寻找合适的地方去延续精武会的发展,霍东阁四处打听,最终在朋友的介绍下,打算前往南溟(现在印度尼西亚)。

此地华人众多,想必也有很多人需要学习武术。况且自己在这一方面已经有了些许成绩,必定能在那里站稳脚跟,将精武会发扬光大。

让霍东阁意外的是,一向支持自己的家人,这次竟然反对他。

母亲对他说:“东阁,现如今世道不太平,我们能够守住祖业,已经是很不错了,你跑到外国,家里面的精武会怎么办?还有一堆人指望着你吃饭呢,千万不要做傻事啊。”

他的伯伯也同样反对,说道:“东阁,现如今我们家族也存下一些产业,也能够维持我们的基本生活,不必要再出去了,况且你所说的爱国,在国外怎么去实现你救民于水火的报复呢?”

他妻子对他的想法也更为反对,更拿离婚作为要挟,逼迫东阁放弃去国外发展的念头。

在犹豫不决之际,霍东阁去拜访了父亲的好友农劲荪。

农劲荪在听到霍东阁的想法以后,立马起身,拍案叫好:

“以往我的筹款就是东渡日本,今日你前往南溟也可为将来革命筹款多开一条路子。”

经过霍东阁的深思熟虑,于1923年5月24日前往印尼,经过半个多月的风雨历程,他最终到达印尼爪哇。

但在此地却并没有像他在上海发展那样的顺利。

在刚开始霍东阁到处宣传,走访,义务的帮助当地的华侨,以及印尼人学习武术。

但是这样的行为,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认为他是江湖术士,是过来骗取大家钱财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后,霍东阁终于等来了契机。

这天,泗水中华学校为了筹备经费,在当地进行演出,霍东阁作为登台助兴的演出人员,在台上打出了霍元甲留给他的“迷踪拳”,瞬间观众席炸裂开来,呐喊声,鼓掌声,不绝于耳。

在演出结束后,观众意犹未尽,台下的有一位华人观众,一时间来了兴致,高声喊道:

“醉八仙会不会?来个'醉八仙’吧!”一时间台下的所有观众跟着齐声高喊“醉八仙,醉八仙,醉八仙。”

霍东阁在大家的盛情邀请之下,随即又打了一套醉八仙,深得在场观众的喜爱。不仅为泗水中华学校筹到了经费,也为自己赢得名声。

从这次演出后,霍东阁在印尼名声大噪,颇得当地的华人崇敬。随后又收到了中华、振文等华人创办学校的邀请,去学校授课。

在学校站稳脚跟以后,霍东阁此时在脑海中,已经有了怎样去创办精武会的方法了。

他采用曲线救国的办法,先在各个学校设立华育部,扩大自己在学生之间的影响力。后又通过媒体的大肆宣传自己要创办精武会的事情。

在经过一年多的筹划下,霍东阁于1924年8月,在泗水创办精武会。在之前的基础之上,很快就招收了大量前来学武的弟子。

在霍东阁的带领下,精武会深得当地居民的称赞,就连欧洲的洋人在看了霍东阁的表演后,都称赞道:

“中国国技,实驾于世界之上,我国虽有拳棒科学,比之贵国,诚有望尘莫及之叹,霍东阁君之'醉八仙’拳,实为中外独一无二之技。”

很快,在霍东阁的也影响下,印尼人逐渐养成了习武强身健体的习惯。

当地人民都纷纷前来报名学武,随着办学的规模越来越大,此时另外的一个问题就随之而来,那就是教员远远不够。霍东阁想到了在家习武的侄子霍寿嵩—霍东章之子。于是电召霍寿嵩前来帮忙。

在有了霍寿嵩的帮助,霍东阁在泗水更加得心应手,于是购买了一部价格不菲的摄像机,来拍摄武术电影,带到各处去宣传,随着不断的推进,电影在印尼得到了空前的响应。大批大批的当地民众前来报名,此时的精武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

在不满足印尼发展的霍东阁,在1926年回国,打算在天津开设精武会。并把自己的妻儿带到印尼,继续壮大精武会。

但霍东阁的妻子,不愿离开自己的家乡,并且舍不得自己的儿子,无奈霍东阁只得只身返回。开武馆的事情也无疾而终。

1935年霍东阁为了实现在天津开设武馆的愿望,再次回国,准备开设武馆的事宜。

但这次回国却发生了令他意想不到的事情。

原来因为霍东章一直反对自己的儿子去印尼发展,但拗不过自己的儿子,最终让霍寿嵩去了,可这次霍东阁回国,竟然又没有把自己的儿子带回,一气之下,霍东章以杀死其子寿嵩为由,一纸诉状,将自己的胞弟霍东阁告上法庭。

霍寿嵩听闻自己叔叔的遭遇后,立马抒写书信,将自己现在的处境告知自己的父亲,并附上自己和女儿照片,霍东章这才停手,霍东阁才得以脱身。

心灰意冷的霍东阁又返回了印尼。但这并不能打击霍东阁热爱武术的信心,回到印尼后继续发展着精武会。

而远在天津霍东阁的子孙也再也没有机会接触到“迷踪拳”了。霍家拳在天津的没落也就在此刻开始展现了出来。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虽身在异国他乡,但也依然没有缩减霍东阁的爱国之心,为了支援奋战在抗日救国一线的爱国勇士,他带领精武会到处义演,筹集钱款,一天有时要表演数次之多。并且在表演之余,他鼓励精武会的徒弟四处宣传,以求更多的人向中国伸出援助之手。

由于霍东阁之前在印尼的影响,这些行为很快就在当地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募捐了大批的钱财。这些钱很快被运送到国内,购买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以供支援前线。

然而树大必然招风,霍东阁由于宣传的力度过大,很快就被占领爪哇的日寇盯上。不久霍东阁就被莫须有的罪名逮捕入狱。由于霍东阁在爪哇的影响力,日寇怕引起民众的愤怒,并不敢直接加害霍东阁,而是直接把他关押起来。

在监狱里面,日寇对霍东阁威逼利诱,想把他招降,而霍东阁时刻知道自己是一个中国人的身份,他爱国,他也痛恨日本人,他知道父亲霍元甲的死,跟日本人有着莫大的关系。只是没有直接的证据罢了。

他在监狱里面,就时刻想起自己父亲,他的父亲为祖国的荣誉而死,他也要像他父亲一样为祖国贡献自己力量。不久后他在狱中结识了作曲家赖汉传,在一起创作了一首抗日歌,后被国人争相传唱。

出狱后的霍东阁得知精武会已经被日寇占领,已然没办法继续再开武馆,在经过霍东阁与霍寿松的仔细研讨之后,决定在印尼开设骨科诊所,再找寻合适的机会,重新开设精武会。

因为霍家祖辈一直是以打拳为生,在战斗中,不免出现跌打损伤,经过几代人的探索,霍家已经传下了许多治疗骨骼损伤的妙方。

因为他们叔侄二人的高超的诊疗手段,很快霍家诊所在当地,名震一时。在经过几年后的积累,他们二人成立了“东阁制药厂”。

1956年4月18日,霍东阁带着他再开武馆的梦想离开了这个世界,逝世时年仅62岁。

随着他的离世,跟随他的是他一生引以为傲的“迷踪拳”。

随后在霍寿松的带领下,霍家继续行医济世。霍寿松的儿子就是如此,只懂得医术,不懂武术。

在随后问及霍家的后人“迷踪拳”时,他们连连感慨道:“可惜了祖父一生的绝学”。

同样在天津霍家的后人也更没有机会接触“迷踪拳”了,霍东阁的儿子霍文亭一生也是重文抑武,致使育有的四个儿子,只有霍自正

唯一会点武术。但也只是会一点,比起霍元甲、霍东阁却相差甚远。

霍家绝学“迷踪拳”也就彻底地失传了,留给中国人的只能是无限的遐想了......

本文编辑:影子的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