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害怕,我只有一年的时间可活了。
赵英俊留给世界最后的话中:面对死亡的时候很害怕,但我只害怕了一天,当我得知得了这个病的时候,那天晚上几乎一夜没睡,过了那天晚上我就再也没怕过。永别了这个世界。
死亡的本质是什么?
死亡意味着切断与这个世界的所有联系,生理上、意识上完全离开这个世界。
哲学上说,死亡是生命系统所有的本来维持其存在的属性的丧失且不可逆转的永久性的终止。
一、“生命力”不复存在
精神思想、自我意识泯灭,个体只留下不会再改变的历史痕迹。
二、“时间”不复存在
时间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但有趣的是,由于生命走向尽头的必然性,决定了时间只对生命(或者说意识)有意义。
那么当一个人死亡,当他的意识消失,时间就在那一瞬间对生命失去了所有意义。
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从未停止。通常,死亡的概念和对生命无常的认识是随着个体的成长而逐渐发展的。
儿童在早至两岁时就能意识到生物都会死亡,比如当宠物死亡或得知亲友去世时。
在三到六岁之间,他们会意识到父母最终也会死亡的事实。最终,儿童意识到实际上他们有一天也会死去。
这时候,个体原本认为的人生恒常性便倒塌了,从此,对死亡的恐惧就此在潜意识中埋下了种子。
死亡焦虑
社会心理学家汤姆匹茨辛斯基(Tom Pyszczynski)曾提出了恐惧管理理论(Terror management theory,TMT),算是人类对于死亡的早期认识。
TMT的基本观点是,每个人都有对死亡的恐惧心理,并且为了缓解对死亡的恐惧,人们创立了文化世界观,这种文化世界观可以使人们感觉象征性的超越死亡。
TMT进一步指出,人们追求自尊不仅仅是为了摆脱他们所正在经历的焦虑,更是为了逃避那种天生的对死亡必然性的认识所带来的焦虑。
即使人们此时此刻并没有思考有关死亡和永恒的问题,但早已在潜意识中预见到了其最终的命运—死亡。
“死亡焦虑”包括了两个方面,得知即将面对死亡时的恐惧感以及正在经历死亡时产生的焦灼感。
既有对分别和失去的不舍感,也有无助和恐惧感,是一种综合感觉。真正令我们不断回忆和恐惧的是死亡带给我们的无助感。
从短暂的恐惧到完整的惊恐发作都可能是死亡焦虑的表现。
基本上所有人都无法得到对死亡的体验式理解(濒死体验曾一度被认为是最接近死亡的感受,后文会具体介绍),因而也就永远也无法释怀,这便是真正的死亡焦虑。
死亡焦虑个体防御机制
死亡焦虑无疑在主观体验上都是痛苦的——这种预见到生命终将归于尘土所带来的恐惧是如此难以承受,以至于人们发展出了各种防御性行为模式来压抑自己对死亡的意识。
一、否认
否认是对抗死亡焦虑的主要防御机制之一,它表现为对实质性或象征性事件永生的追求。
对实质性永生追求而言,信仰可以切实地缓解个体的死亡焦虑,因为死后的世界是未知的。而象征性的永生则可以通过建功立业、养育后代来寻求。
二、强迫性仪式化行为
重复的行为、仪式化和强迫性的工作模式能够钝化心理痛觉,并为生活增加表面的恒常感。
强迫性思维和回避行为会暂时减少人们的死亡焦虑,但它们最终可能会演变为强迫症,从而引发更多的焦虑。
三、逃避型依恋
逃避型依恋是对抗人际痛苦和存在性焦虑的核心防御机制,通过抑制积极的反应、才能或能力来保持与他人的安全距离。
这种防御机制让人在感受到别人的喜欢时会变得不舒服,于是通过弱化对方所看重的自己身上的理想品质来限制伴侣对自己的爱。
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会无意识地制造距离感,避免特别亲密的互动。
此时人们往往会抗拒依恋关系,避免涉足情感来往,试图靠自己满足一切自身需求,仰赖通过掌控内心世界产生的安全感,获得一种长生不死的错觉。
四、自我否定
通过自我否定、抑制自己的目标理想、回避有意义的日常活动来使自己适应死亡焦虑。
这是一种防御性适应,就像是死刑犯试图通过自行结束生命来获得对死亡的掌控感,而不是生活在等待被处决的焦虑和折磨中。
又像是通过暴食、厌食、吸大麻来避免存在性焦虑。在逐渐削弱生机的过程中,个体变得与象征性的死亡状态更加一致。
如何缓解死亡焦虑?
未知的事物最为可怕,鲜有人可以强大到面对死亡而毫无畏惧。死亡和黑洞一样,永远隐藏在黑暗中,吞噬着一切生命。我们总是认为死亡是痛苦的、危险的、糟糕透顶的,事实确实如此吗?
死亡的感觉我们永远无法得知,毕竟死人是不会说话的。
但是经历过濒死的人可以。
一、濒死体验
在临床和生物学意义死亡之前会必经一个阶段,即濒死期。
濒死期主要特点是脑干以上神经中枢功能丧失或深度抑制,表现为反应迟钝、意识模糊或消失。
有人经历过濒死期就走向了死亡;也有人被各种医学奇迹救回来,重获新生,“走了一趟鬼门关”。
大多数重获新生的人阐述濒死体验时提到:感到极度的平静、安详和轻松(约占濒死者中的五分之三)。
1、隧道
许多经历过濒死体验的人都感觉到自己在一个尽头泛着白光的隧道里,身体不断下降,身体上没有任何附加的压力却一直不断的沉下去。
感官上也没有痛感,意识很简单。他们穿过隧道时会遇到神灵。
“我看到远方有一丝微弱的光亮,四周的黑暗使我感觉置身于隧道中,而我却在隧道中向那丝光亮飞速前进。
我本能地被吸引过去,当我终于到达光亮之处,我看到有一个人站在那,他四周散发出光芒。不容置疑,他就是我的救星,就是我的朋友,我的主。
他是耶稣,他一直深爱世人,即使我曾错误地认为他并不爱我。我不想走,我想留下。”
2、分离
亲历濒死体验的人感到自己从身体抽离出来。他能够俯瞰到自己的身体,并常常能够描述医生忙碌的场面。在某些案例中,他们的灵魂冲出房间,飞向天空,有时是飞向宇宙。
3、回顾一生
“全景式的人生回顾”,看到隧道和尽头的光线,此时会看到一生中一些重要的经历画面,享受到前所未有的愉悦感。
“我记得自己像一朵轻云一般,逐渐由我的肉身上升到天花板。医院里的墙壁与铁门都阻挡不了这时的我。
我很快地飞出医院,以越来越快的速度飞向虚无缥缈的太空。
接着我又以极快的速度,在一条无止境的隧道中前进。在隧道的另一端,我看到有一点亮光。这个亮光越来越明亮,越来越大。
当我到达隧道的尽头,那光亮变成强烈无比的光源。
我的一生像放电影一样飞快在眼前闪过,见到了逝去多年的亲人,我忍不住微笑。
我的内心充满喜悦和爱。我不再有忧虑、沮丧、痛楚与紧张。世界上任何的事情也不再重要。”
从濒死体验来看, 死亡并不可怕,相反,它让我们体验的是平静、安详和轻松。
就好像是风暴之眼、漩涡中心,在外围,是剧烈的冷热气流交汇,狂风大作暗无天日。但是身处当中,你却会看到异常明媚的阳光,无比宁静祥和的气象。
二、正视死亡
死亡是所有人的必经之路,与其恐惧死亡,不如思考如何更好地活着,在活着的每分每秒创造生存价值。
乔布斯:“记住自己很快就要死了,这是我面对人生重大选择时最重要的工具。
因为,几乎一切——所有外界的期望,所有骄傲,所有对于困窘和失败的恐惧——这些东西都在死亡面前烟消云散,只留下真正重要的东西。
记住自己终将死去,是我所知最好的方式,避免陷入认为自己会失去什么的陷阱。你已是一无所有,没理由不追随内心。”
在日本的文化教育里,包括一些牵涉到死亡的文化产品里,充满了对死亡的理解。
他们理解死亡,并鼓舞所有人正视死亡,他们将生命和死亡处理得很灵动,最好结果就是,日本社会上下在面对死亡时候,变得认真,有勇气,不会不知所措地大失体态。
这也符合他们一贯的民族特性,认真地对待一切事物,哪怕是死亡。他们可以从他人的死亡中,获取自我在这个社会的意义。
死亡能让你认识自己的本质,有了死亡,我们能更确切地得到一些东西,我们可以花一辈子的时间来确认那些生命中珍贵的事物,更重要的是,死亡会将我们从迷失自我的道路上拉回来,让我们彻底认识自我。
正视死亡,好好体验这不可逆的一生,开心的、痛苦的,都是我们短暂的时光之旅中不可或缺的人生体验。面对死才知道怎么样更好地活。
最后借用凯瑟琳·辛格的一句话:“死亡,不是悲剧,而是恩宠。”
作者:sincel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