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孔子在本章只说他的道是由一个基本思想一以贯之,而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忠恕。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注释】
参,曾子名参,孔子的学生,与孔子年龄相差很大。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少孔子四十六岁”。唯,朱熹解释为“唯者,应之速而无疑者也”,意思是没有任何疑问的快速回应。一以贯之,以“一”贯穿孔子之道。这里的“一”孔子思想的内在依据和核心要义。
孔子说:“参啊,我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穿始终的。”曾子说:“是的。”孔子出去之后,其他弟子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孔子的“道”就是孔子的主张,包括治国理论的思想和为人处世的道理。本章表明了孔子学说、主张、思想的内在联系。孔子所指“一以贯之”的“一”强调的是一个整体、一个体系,“贯”强调的是贯通、贯穿,于内部贯通整个体系。
至于“忠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朱熹在《论语集注》这样注释:“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并引用程颐的话进一步解释:“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尽已”就是指为别人做事要尽心尽力,曾子自已曾说过“为人谋而不忠乎”,“尽己”关键在于“尽心”,不尽心肯定是不忠的表现。“推已”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恕”“宽恕”。
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则对于本章有不同看法。他认为曾子的回答并没有准确表达孔子一以贯之的“道”,只不过是用“忠”“恕”这种比较浅显的表达让其他弟子易于理解罢了,因为其他弟子层次还无法达到孔子所一以贯之的“道”的境界。他又以禅宗“拈花微笑”进行类比,认为孔子的“一以贯之”是一个传道过程,有点象禅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法门,不需要透过文字言语,而能传达“道”的意思。曾子听了孔子的话恍然大悟,立马心领神会,所以才不假思索地回答“唯”,足见曾子的领悟水平非常深厚、见识相当高明。至于一以贯之的“一”究竟是什么,还需要在社会生活中慢慢领悟。
“忠”与“恕”是对待他人的两种基本态度,待人忠恕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贯穿于一个人一件事的始终。“恕”偏重对己,“忠”偏重待人。对待好人、帮助好人要有忠诚之心,尽心尽力做事,实心实意爱人;对待不好的人要宽容宽恕,惩罚有理有度有节,得饶人处且饶人。社会生活中“忠”与“恕”既相互包含又相互补充,只有把“忠”与“恕”有机统一起来,既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又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能达到孔子所强调的“一以贯之”的“道”,人格上秉承对于“道”的坚持,就一定会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