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物语︱听“信(xīn)”的厚道

这个“xīn”声,我在余庄的几个月中,很稀少地听过几回。

一回是,余其顺老人的邻居妇人,做饭时家里的盐不够了,到他家来“xīn”一勺子。还有一回,是村里扶贫专干发现,他们的打印纸不够用,到我们扶贫专班来“xīn”一小打。这个三十岁不到的年轻人,说的就是“xīn”音。

他们顺嘴说的“xīn”,如果写出来,我觉得该是“信”。几年前,我写过相关的一则短文,刊在市里的晚报上。不久,有读者发表不同意见。他认为,应该是“寻”。皖北人说成“xīn”,是念走音了。

而在我看,这个“xīn”,即使念走音了,也走不到“寻”上去。它就应该是“信”,不过是从重重的四声,走到轻一些的一声上了。

在皖北村子里,“信”的用处,多了去了。路人口渴,可以到村子里任何一家人“信”口水喝。邻里之间,缺这个少那个,都可以相互“信”来。这里的“信”,有借的意思,但又不全是。很多小而不言的“信”,是无需归还的。

而在皖北村人那里,还有“小闺女信婆家”一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孩大了,是要说婆家结婚的。“信婆家”,即把女儿“信”给人家作儿媳妇。这样的“信”,就新建了一脉新的姻亲关系。

可见,皖北人说的“xīn”,其实就是一个“信”。它以“信”打底。无论哪一种场合的“xīn”,一说出来,都洋溢着实诚、厚道、信用的意味。

颇为有趣的是,“信”不仅及物,而且及人。“小闺女信婆家”,即为一例。还有一例,干脆就是“信人”——请人帮忙、干活的意思。这一点,我本人有着深刻的体会。

我父亲是村小的民办教师,我和小弟、小妹年纪小,七八亩地的庄稼活,都压在母亲一个人身上。午秋两季的农忙时节,抢收抢种,一个人哪能干得了?“信人”,是免不了的;而且一“信”,就是十个八个人。

往往,父亲头天晚上挨个跟人家打招呼,预备好手头的农具。第二天一早,到附近集市上打酒买菜。然后他去学校教他的书。母亲一人,张罗“信”来的人下地;半拉晌午了,回家做饭。等到晌午偏,父亲头天安排的任务完成,所“信”的人手工,返回吃饭。吃吃喝喝完毕,临走,还不忘跟我母亲说上一句道谢的话:“你忙着做饭给俺吃啊。”

皖北村庄的“信人”,其实就是邻里间的互帮互助。它有着鲜明的“信”的底色。只要自家不是有特殊且紧急的事情,人家张了“信”的嘴,少有叫人家“掉地下”的。一个“信”,维系着邻里之间的情分。所谓远亲不如近邻,不就是这个道理吗?而且由“信”而“xīn”,听起来又是那样亲近。

(0)

相关推荐

  • 【乡愁】一个人的村庄

    炊烟从林间冉冉升起,裹着思念,停留云端,那久违的麦香破窗而入.母亲爬在灶门口,吹着黑灯瞎火的柴禾,吹着内心莫名的疼痛,平凡的日子象潮湿的苦艾一样被一次次点燃.那些蜗牛一样古朴的屋舍不复存在. 临窗听雨 ...

  • 霜降 · 家乡的柿子红了『二十四节气』

      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913期 ] "咱家门前的柿子红了--又该给你晒柿饼喽!"周五,父母早早吃完晚饭,一如既往地期待着我在手机里出现.电话那头母亲的关心越来越"唠 ...

  • 春节:父亲、年猪和村庄

    此篇文章为#开往春天创作季#来稿文章 *馆长会不定期挑选质量较好的参赛文章发布在平台 大赛正在进行中,欢迎来稿 作者|卢俊糖 年关,父亲又提起了尘封已久的杀猪刀. 今年50多岁的父亲有很多身份,最容易 ...

  • 【散文】天音

    天  音 作者|郭春柏 我相信,一般人听<天音>这首歌,是听不出悲凉的气氛来的. 可是,我就不一样,每次听到这首歌,也就难免悲从中来. 所谓"天音",大概是" ...

  • 柔弱的父爱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在一口气生了四个女儿,儿子是最后姗姗来迟的家庭中,排行二呆子的我却有幸被父亲当作了贴身的小棉袄!父亲年青时脾气暴,他打过姐姐,弟弟妹妹,甚至母亲也经常挨打.可就是没打 ...

  • 枕着麦香

    枕着麦香的村庄 儿时总欣喜于麦黄时节,大人们说麦黄一晌,可大伙总要追究从麦梢到麦根有多远的路. 连鸟儿都在天空不停地催促"算黄,算割",这就说明麦黄时节是一个多么紧迫的日子.只见父 ...

  • 村庄物语︱听“候(hóu)”的尴尬

    这是 村庄物语 第204篇原创推送 候,这个字跟时间有关.所以有时候,也有等候之意.等候,其实就是候着. 皖北乡间的一个典型场景是,较为隆重的请客饭桌上,端杯喝酒,拿筷子夹菜,主人家和陪客人,都是要& ...

  • 村庄物语︱听“局(jǖ)”的面子

    这是 村庄物语 第197篇原创推送 从前的皖北村人,尤其是老辈人,对"局"很敏感,也很看重,且更加在乎.这从他们常说的一个词那里,能够得到印证.那个词是:"做局" ...

  • 村庄物语︱听“攚(wěng)”的决心

    这是 村庄物语 第192篇原创推送 攚,我查到的是,唤牛声.但我好像觉得,这个解释,至少在皖北村人那里,是不确的.我自小听过唤牛,但没听过这样唤牛的. 皖北村人说"攚",其实就是推 ...

  • 村庄物语︱听“串(chuàn)”的本事

    这是 村庄物语 第190篇原创推送 很长时间了.我在串,窜,蹿,几个字之间纠结.皖北村人说的那个"chuàn",该写成哪个? 这个也会意,那个也有道理.最后我选的是"串& ...

  • 村庄物语︱听“歪(wǎi)”的小憩

    意大利有个著名的比萨斜塔.它有多著名?不知道它所在的地方,可以:不知道比萨斜塔,则不可以.因为伽利略在它上面,做过自由落体的试验.这是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经典故事. 我查到的资料说,倾斜角度3.99度 ...

  • 村庄物语︱听“馕(nang)”的过量

    馕,从食.望字生义,该与吃饭有关.嗯.这已经贴边了. 皖北村人说的馕,一般有两个音调:náng,nǎng.我且逐一说说. 孩子挑食,可能是一种常见现象.挑食的原因,也多种多样.有的家庭经济条件好一些, ...

  • 村庄物语︱听“搲(wá)”的抓紧

    这几天已是中伏了.热浪扑面. 我想起来,刚入伏的那几天,天气并不热.单位的王磊,还问过我:这都入伏了,还是这样的天气,说好的伏天呢?我当时说的是:别急,在路上. 这不是嘛.说来就来了,而且来势凶猛. ...

  • 村庄物语︱听“拌(bán)”的舍弃

    时间真"潲"! 2019年的这个时候,那个叫"贾君鹏"的少年,以一种偶然的姿态,从线上风靡到线下.10年过去,他已经长大了. 谁叫"贾君鹏" ...

  • 村庄物语︱听“泡(pǎo)”的虚空

    那天,我在PC端操作.在后台,有一位@王允的网友,点关注了.还给我发来了"您好!"的消息,又提了一个建议.我得赶紧接茬啊.要知道,这个,涉及到--粘性. 第二天,我又在后台给TA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