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谣小品|小针夹,纳鞋底:别样的生命教育

大家好!欢迎来到村庄物语。这里是歌谣小品栏目。诗经·魏风有云,“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古往今来的皖北这一方水土,滋养了皖北人良善仁厚的品质。他们在广袤的皖北平原上辛勤劳作,演绎创作了一系列喜闻乐见、直抒胸臆的民间歌谣。它们或直白简明,或清新淡雅,成为皖北村落的俏丽点缀。

今天歌谣小品栏目,我们一起分享皖北歌谣:小针夹,纳鞋底

小针夹,纳鞋底,

外甥来了要杀鸡。

鸡说:俺能下蛋唻会抱窝,

你咋不杀那只鹅?

鹅说:俺嗓门高唻脖子长,

你咋不杀那只羊?

羊说:俺四条白腿向前走,

你咋不杀那条狗?

狗说:俺夜里看门白天瞧,

你咋不杀那只猫?

猫说:俺逮个老鼠活剥皮,

你咋不杀那头驴?

驴说:俺磨白面来吃麦麸,

你咋不杀那头猪?

猪说:你要杀俺俺不怪,

俺是阳间的一道菜。

从前皖北农家的女子,大都是做针线活的能手。其中重要的一项技能,就是纳鞋底,做布鞋。那时候,如若谁家的女儿不会纳鞋底,寻婆家恐要有些难度,费些周章的。

纳鞋底,就得用上针夹子。鞋底厚且硬实,针扎进去,薅出来不易;两根寸余长的小木条,一头扎住的针夹子一夹,针就拔出来了,再扎下一针。如此反复,密密实实,鞋底子才经得穿。

这篇歌谣,从纳鞋底起头,很快就转入招待外甥的准备。当然,这也不过就是个铺垫。从“要杀鸡”开始,才算进入正题。

接下来,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把旧时皖北农家饲养的鸡、鹅、羊、狗、猫、驴、猪等小动物、小牲口,相继拉出来亮相。而不杀自己的理由,都能说出来个道道。

鸡能下蛋,还会抱窝(孵小鸡);鹅的嗓门高,且脖子长(不一定好吃);羊容易放养,狗能看家护院;猫逮老鼠,算得上益物;驴子推磨,饲养的成本也低(吃麦麸)。这些实用的技能,都是它们各自不被做菜的道理。

唯有猪一无所长。它倒也坦然,“你要杀俺俺不怪”。坦然中也透着无奈,“俺是阳间的一道菜”。这就是猪的宿命,尽管心有不甘。谁叫自己是一头“吃了睡,睡了吃”的猪呢?

越过知天命之年,我重温这篇幅不短的歌谣,有一种强烈的感受。它是从前皖北人别样的生命教育。生而为人,总得有一样防身护身的一技之长,而不能像猪一样,只索取不上进,最后落得个餐桌上“阳间一道菜”的归宿。不厌其烦的鸡说、鹅说、羊说、狗说、猫说、驴说,无不衬托着猪的那一句无可奈何:

你要杀俺俺不怪,俺是阳间的一道菜。

是认命,是决绝,更是绝望。

古往今来的皖北人,崇尚技多不压身,信奉一样技术能吃几辈人。哪怕编筐打篓,编席子打圈呢,总该不至于没饭吃。我猜皖北人的这个心思,跟这篇歌谣的教育,该有关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