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狗十三》观后感
《狗十三》观后感
乾州蕞娃
不知道为什么,在看到这个片名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出现的更多的是跟这部电影名字十分接近,但是风格和内容完全不一样的另外一部电影《卡拉是条狗》。那是由路学长编导,葛优、丁嘉丽、李滨等主演的一部剧情文艺片。电影以一个普通家庭寻找遗失的宠物狗卡拉的故事为主线,反映了中国社会环境下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以及人际关系复杂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并由此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让人们更多的把目光投向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们算不上弱势群体,但是他们占中国民众的比例却相当的大,也许他们的生存状况,才是整个中国民众生存状况(包括物质和精神)的最真实的反映。
《狗十三》也是一部跟狗有关系的电影,反映了因为一条名为“爱因斯坦”的狗遗失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我不知道编剧为什么要让爱好物理的李玩将这条狗命名为“爱因斯坦”?这让我感到有点不爽,感觉这好像是对传统观念的一种挑战。因为这在大多数传统观念深厚的人看起来,都是对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大不敬。也不知道爱因斯坦的后代会不会因此和编剧打官司,追究其先辈名誉权受到侵犯的法律责任?可能也有人认为不就是个名字吗,名字不就是个符号吗,谁能证明此“爱因斯坦”就是彼“爱因斯坦”?难道因为那个美国人起了个名字叫爱因斯坦,别人就不能叫做“爱因斯坦”?对于这一点,我也只是简单说说,可能编剧这样命名就是为了体现当今青少年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以及他们的思维模式对当代民众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在这部电影里,我们还可以看到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的粗暴蛮横和无礼。因为“爱因斯坦”的遗失,李玩对于爷爷奶奶表现出来的无礼,其实最初的根源还是在于父母亲的教育和引导,但是他们却一厢情愿的认为这只是孩子的错,看到孩子的手在流血,我的心也在流血。当李玩不想喝酒,不想听被人侃大山的时候,爸爸为了自己的目的,硬是逼着孩子喝酒,这是什么?这叫做逼不得已,这叫做生活的艰辛?我知道李玩的父亲陪人喝酒聊天可能有迫不得已的苦衷,但是能不能因此就可以把这种苦衷转嫁给孩子?他有没有想过这样的生活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实际上。他确实感受到了,因为当李玩的父亲在酒吧找到李玩的时候,李玩就用父亲的言行有力的阻击了父亲的责难。当然,我没有人为李玩喝酒是对的。只是想提醒家长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当今孩子的童年能有多少属于自己的快乐,他们的生活早就充斥着各种的补习班、特长班,充斥着各式各样的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什么还要强迫他们走进成年人的生活,过早的承担不属于他们的生活的痛苦,让他们变成小老头?当李玩把那块狗肉放进嘴里使劲地咀嚼的时候,李玩的父亲和继母提到嗓子眼的心才放了下来。在他们的眼里,孩子长大了,孩子懂事了,孩子知道照顾别人的面子了,但是他们有没有想过孩子的感受?我们很多家长口口声声是为了孩子,却让“爱”成为了“碍”。
那个像神枪手一样的老师也许是因为经常投粉笔头的缘故,所以才能有那样高的命准率,能够将无意闯入教室、捣乱课堂秩序的飞行物打昏,并轻飘飘地将那无辜的飞行物扔出窗外。这也许就是现代教育的悲哀,这跟教师个体有关系,但不是很大,因为这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除了学校、教师还有很多的相关群体。对于教师而言,现在已经成为一群带着镣铐的舞者,他们很多时候受到的外部制约确实太多了。
李玩的弟弟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爱,也许是因为是后娘养的,也许是因为他是男孩子,也许是因为“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原来,后娘养的会受到别人的歧视,现在他们却彻底的咸鱼翻身了(这也许就是社会的进步吧)。本来,只要具备这三者之中的任意一条都可以得到更多的关爱,更何况这个小家伙具备了其中的三条,他不得到别人的关爱都已经天理不容了。
李玩的名字起得也挺有意思的。由“玩”字,我们一般能想到的就是玩耍,也不知道当时其这个名字的时候有没有想到玩物并不丧志的李玩的人生命运?这也许就是编剧留给我们所有观众的最后一线希望。
最后,还是回到文章开头,以便形成首尾呼应的格局。狗在这两部电影中都只是一个线索,《卡拉是条狗》说的不是狗的事情,《狗十三》说的也不全是狗的事情。
乾州蕞娃(刘立军,关中平原、女皇脚下、城乡结合部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热爱教育事业中年男子。性木讷,爱文学,常著文章以自娱。俯仰天地间,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无愧于我心)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
我还是原来那个乾州碎娃,只不过把“碎”换成了“蕞”(乾县人读作suì)。写文化散文,让散文具有生活化气息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这是乾州蕞娃一直的追求。希望你在读乾州蕞娃文章的时候,既可以陶冶性情,又可以增长知识。